
西湖大道定安路口,左转绿灯早早熄灭
7秒内需行40米,这个绿灯有点短
近日,杭州网网友“pcoco130”在杭州网论坛上发帖,吐槽西湖大道和定安路交叉口,非机动车道左转绿灯太短了,只有4秒钟。
下午,杭州网记者骑车来到网友爆料的路口,虽非早晚高峰时段,但由于两条路紧衔市区与景区,来往车辆依然川流不息。
记者观察发现,定安路与西湖大道自南向北的路口,有一台圆饼形红绿灯,还有一台带箭头的非机动车指示灯。其中,非机动车指示灯分为直行和左转两个部分。
很快,非机动车指示灯首先亮起,大家纷纷向前冲去。不过,骑车大军才过了马路的一半,左转绿灯突然开始闪烁,催促“赶紧过去”的意味不言而喻。
果然,在指示灯闪烁了三下之后,左转绿灯变为红灯,而此时,直行的圆饼灯变绿,浩浩汤汤的机动车队立刻阻住了一位出发稍晚、意欲左转的骑车者。
直待车流量渐稀,这位被卡在马路中间的骑车者才得以找到一个缺口,突出重围,向西行去。
记者低头看表,从左转指示灯变绿,到绿灯开始闪烁,为4秒,加上后面绿灯闪烁的时间3秒,加起来一共7秒。
而西湖大道定安路口的马路很宽,双向共计9个车道,按照一个车道3.5米的宽度计算,从定安路南向西斜穿西湖大道,至少也有40米的距离。
记者亲身尝试了一下。待指示灯由红变绿,记者从西湖大道定安路口东南侧出发,以正常速度南向西转弯,当记者骑至马路中央时,果不其然,指示灯开始发出催促信号,记者不得不加快脚下马力,才得以赶在绿灯最后一口气之前,安全抵达马路西北侧。
7秒钟内走过40多米的距离,这意味着骑车者需要5米/秒的速度骑行,并且必须在指示灯变绿的那一刻准时出发。 难怪在记者观察的十五分钟内,都会有三四位意欲左转的骑车者,因出发稍慢一拍,被后来的直行车流截住,尴尬地卡在马路中央。
“每次骑过这个路口,都跟打仗一样的,没见过时间这么短的绿灯。”市民周大伯就因为起步慢了一点,差点没被堵在路中央。
周大伯今年退休了,说起这个红绿灯,他蛮有意见:“他们年轻人手脚快骑得快点也过去了,我们老年人腿脚不灵活,经常需要抢在红灯变绿以前,看着没车了赶紧骑过去。”
周大伯承认这很危险,但也很无奈,更多时候,他选择先直行至定安路,再等待东西向红灯变绿时穿到对面。
记者观察了该路口北向东的红绿灯情况,发现非机动车左转弯指示灯变绿时间有十几秒,与南向西的7秒形成了鲜明反差。
不过,因为西湖大道定安路口规定使用地下通道,所以这短暂的南向西左转绿灯并未给行人带来不便。
红绿灯根据车流量大小自动控制,若有不便将作调整
市中心主干道口绿灯7秒变红灯,这样的设置是否合理?为此,记者联系了杭州市上城区交警大队。
上城区交警大队徐警官告诉记者,西湖大道定安路口南向西指示灯设定时长为10秒,因为在启动与结束前各有1-2秒的延时情况,因此左转绿灯实际显示时长为7-8秒。
那么,这7秒的信号灯是根据什么来设定的呢?
徐警官说,这全部由 “SCATS”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来完成。据了解,这套系统会根据路口车流的变化,对红灯绿灯的长短进行自动调整。它依靠埋在路口的线圈感觉车流变化,通过电脑自动调整红绿灯的时间。
“比如早晚高峰时期,系统就会自动根据检测到的车流状况,适当调整各个路口的信号灯时长。”徐警官介绍说,这套2000年就已经从澳大利亚引进的控制系统,目前已经在杭州市区每个路口到岗就位。
“因此这个路口的绿灯时长并非固定,而是会根据车流量进行调整的。”徐警官说,目前十字路口的红绿灯都以智能程序为主,人工调试为辅。
徐警官还表示,因为交通信号灯的设置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交警部门会继续监测这个路口的通行情况,若确有需求,将适当、适时人工延长绿灯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