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我们圆桌会 使用帮助 频道简介
  所在位置: 杭网议事厅>记者出击
 
浙江省要普及微课教育 杭州网带你先来学学这门课
hwyst.hangzhou.com.cn  2013年12月25日 18:06:24 星期三

杭州网讯:想象一个场景:你的孩子放学之后兴冲冲地拿起IPAD,你正要去收缴,却发现他不是在玩游戏,而是不紧不慢点开一个APP,浏览一段课堂视频,补足自己薄弱的功课。

在很近的将来,这将在我们身边成为可能。

风靡于网络的哈佛公开课、新浪公开课刮进了校园,催生出一个新名词:微课。

12月23日,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会议在杭召开,记者从会议获悉,到明年年底,全省将建成100个微课程和1000个微课资源。

微课正在走进校园(网络图片)

什么是微课?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一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灵活、合理运用教育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突破难点、传授技能、培养兴趣、启迪智慧等教育教学目的数字化资源集合。

为什么要做微课?

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建设微课资源是我省力推教育信息化、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的举措之一。今年可以说是我省微课建设的元年。还举办了浙江高校微课大赛,涌现了一批受师生喜爱的微课资源。

杭城高校和中小学“试水”情况如何?作者做了走访。

安吉路实验学校:微课助力信息化校园建设,核心是互动

作为信息化校园建设的先锋,在微课的施行上,安吉路实验学校同样走在了前列。

记者采访了安吉路实验学校办公室上官主任和分管技术的祝主任。后者告诉记者,浙江省此次将评选包括高校在内的200所“信息化校园示范学校”,安吉路很有机会成为杭州市入选的20所学校之一。

公办学校不能补课,微课是用技术手段破解难题

祝老师说,公办学校绝对不能补课,这是政策规定好的,但是作为一些名校,怎么能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这个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微课的使用,实际上是用技术破解这一难点,是基于外界的环境和教育的发展做出的尝试。

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的放矢作为一种长度在5-10分钟的教学视频,微课怎么拍?拍什么?祝老师说,微课在设计时,先将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进行分解,主要针对一些学生在课堂上不容易掌握的知识进行摄录,学生可以在网上“自选”学习。

“比如孩子的个位数加减法不过关,那么就可以强化这方面的练习。”

有的放矢,是微课设计的初衷。

“如果全程将课程录下来,一个没有重点,另一方面,40分钟一堂课,大多数孩子也看不下来。”

PC端到移动端,一个都不能少

记者了解到,安吉路实验学校目前已经采购了大规模的存储设备和服务器,并储存了一些课程在非编系统里,明年将全面推向社会。

“前期硬件投入大概在50-80万,后期还要100万左右。但是假如能达到实效,真正服务于学生,我们认为性价比也非常好。” “我们有个长远的计划,首先把学校的平台建好,然后逐步开放移动的设备。”

来源:杭州网 作者:徐文杰 编辑:王帆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杭网议事厅动态
·“杭网议事厅”再获社情民意直报点先进单位
·杭网议事厅获“市民之家”年度红旗窗口殊荣
·杭网议事厅加入"四位一体"联动运行工作模式
·“杭网议事厅”荣获人民建议集体奖
·杭州网荣获中国城市网站联盟三项大奖
· 杭网议事厅“社区服务岗”荣获杭州新闻奖
·“杭网议事厅”走进白杨街道 望公交更便捷
·热心市民称赞杭网议事厅进社区很贴心
·网友赞议事厅 建议采用回访制让平台更贴心
·“杭网议事厅”走进清波街道 聆听市民需求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邮箱:hwyst@sina.com
热线:85052222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