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拓宽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途径,建立社会管理反馈体系。新生代农民工是社会转型的产物,他们居住在城市,但是仍然保持着农村的户口,由于制度、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很好保障和诉求。如何改革政治弊端,让新生代农民工和城市人口享受到平等的待遇,让他们真正融入到城市生活中来呢?这只有从制度层面上来解决,政府应该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广泛的政治参与渠道,充分了解他们的政治需求,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融入城市。对此,1、要建立基本生活保障体系,为政治参与提供物质保证。新生代农民工只有在满足自身基本生活需求的前提下,才会有精力去参与政治生活,影响政府决策。2、不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人素质和政治素养,增强政治参与的可行性。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个人素质比较高,但是对于部分农民工群体仍然缺乏政治素养。在鼓励农民工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的同时,必须注重培养他们参与政治的能力。可以通过企业、社区等来宣传参与政治方面的知识,保证农民工政治参与的有序性。3、利用工会和社区自治力量,加强政治参与组织建设。作为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协调企业和社区等发面的力量,共同成立和组织社会性组织,集合多方面建议和策略,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问题给予客观评价,从而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政府可以以向企业、社区和社会邀请的形式,引导并组织关于农民工融入问题的探讨和具体活动,参照社会多方面的因素,为政府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思想和行动方面的支持。4、建立适时的反馈体系,保证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有效性。政府的法规政策是否得人心,是否真的对农民工融入城市有实际实施效果,是否还有待改善?这些都是政府难以了解到的,真正有切身体验的是政策的接受对象——新生代农民工。对于这种情况,政府应该主动建立适时的反馈系统,切实了解新生代农民工对于政府出台方针政策的实际想法和满意度,进而让政府对关于农民工融入问题作出敏锐的调整和改善方案。
五、创新管理体制,打破单一的政府管理局面。从“民工潮”到新生代农民工,政府及相关部门一直强调农民工的“市民化”,努力使农民工群体享受到平等的市民待遇。但是由于受到户籍制度等制度本身缺陷的影响,有些许多并不能得到预期的执行效果。对于新生代农民工从入城,到居住,到就业一直都是由政府主导管理的,这种体制具有一定的弊端,如不能很好地了解农民工群体的真实需求,带有过浓的政治强制色彩,执行手段不能综合多方意见和回应等等,因此,政府必须改变这种单一的管理体制,形成包括政府、社区、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其他非政府组织的多元局面。
政府在发挥最终决定权前应主动征询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在内的其他群体的意见。无论在制定决策过程中,还是在政策成型实施阶段,政府应时刻记住农民工问题是全社会的共同一体,不仅仅是政府或农民工单独个体的事情。不同群体利益的冲突导致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并不那么容易。政府的作用应体现在如何协调这些利益冲突,征求他们意见的过程就是了解其利益诉求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再积极搭建双方谈判和妥协的平台。
在农民工融入问题上增加非政府群体,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话语权,让他们述心中之所想,论生活之所求。改变政府单一的管理体制,不只是成立一个有企业、社区、政府、农民工代表等组成的组织,而且要在实际活动中真正让他们有话语权,表达农民工对于融入的愿望和建议。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议题,政府的控制力应把握分寸,在合理引导的情况下,不能过于干涉企业等组织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方面的讨论,保证问题反映得客观,从而作出更为准确的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