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芦俊呼吁:应该像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一样,对生活垃圾的排放量也制定一个约束性的指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环保很关注,但很多都是大的工作。其实,保护环境应该是人人有责。”芦俊直言,如何发挥每一个人的积极性,这才应该是环保的重心。
通过前期的调研,芦俊发现从2007年至今,杭州城市的生活垃圾平均增长约7%,基本上与GDP并驾齐驱。“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3年全市GDP还要将增长10%左右。”对于这一点,芦俊既高兴又有些担心,“经济的高增长势必会带来高污染,这是一个世界定律,我们应该要对此有所警觉。”
芦俊坦言,目前杭州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还是依靠末端处理,即通过垃圾分类和直运的方式,对产生的垃圾进行相应的处理。“这种方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们城市的垃圾问题。应该从源头下手。在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上就制定一些硬性指标,在源头上就有所制止。”芦俊认为必须要将源头与末端两手一起抓。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制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指标,效果就挺不错的。总量都在下降。”芦俊觉得,这个方式也可以沿用到其他环境问题上面。“要治理好雾霾,要治理好水源,要搞好地下水,要搞好三江两岸,一定要有量化的指标,一定要约束性的考核,这是指挥棒。”。
此外,芦俊认为虽然现在杭州的垃圾分类已经做的很全面,但整个处置设施和能力一直没有根本性的突破。
“垃圾分类与直运其实更像是一个管理问题。”芦俊建议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在体制保障上把垃圾作为一个城市管理的主要内容。“例如垃圾分类该归谁管,垃圾流通领域的约束指标归谁管,从国家到地方能职责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