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街天桥、地道增加的同时,随之增加的就是无处不在、一层又一层的隔离带!希望进一步与交警部门协调,尽量少用。这条路,既然定位为杭城第一繁华旅游特色街,是市民游客必到之所。因此,所有设施应体现人性化,应优先考虑行人逛街的便利,而不是过路车辆通行的快速。过境交通主干道功能应该着眼于钱江时代大杭州的格局,逐步加以置换替代。即便需要做功能隔离,也应该选择软隔离即绿篱、标示、引导提示语等,而非冰冷生硬的铁栅栏。比如,考虑到新增各过街地道都远离各大商场,除了在地道口紧贴着立一块提示牌外,更应该在人流密集的商场门口就开始设立引导牌,然后至少在与地道配套的隔离栏杆起点处,也设立一块引导牌。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引导行人走过街地道。至于非机动车道过街,似乎没有考虑在内,只能到未封闭的交叉路口绕行。
此外,还应考虑各类供行人休憩用城市家具,如座椅、坐凳、花架小长廊等,要有设计感、品质感,不要买普通成品。沿街商户有条件的,经许可,也可在店面前空地摆放美观精到的咖啡座茶座等,共同营造轻松休闲的氛围。
可是,非常遗憾的是,整条延安路刚开通,人行道上违章停放机动车的现象比比皆是,电动车、自行车更是无序停放,特别是龙翔、明珠等几个小商品市场处,把本来就并不宽敞的人行道占得满满当当。人行道营造轻松步行、休憩的氛围沦为空谈。希望后续对机动车违停加强处罚,对非机动车停放,划定区域,最好在交叉小路上或者物业背后及地下停车场(这些电动车基本上是市场内经营户的)。
已设立的公用电话亭、书报亭等在形式和功能上还可与时俱进,拓展增设功能,比如应急的手机“加油”(充电)站、出行信息电子查询屏、免费WIFI查询、二维识别码查询等,又比如在直饮水机外,还可增设自动饮料贩卖机,以提供不同选择。尤为关键的是,以上设施可以和公交站台或公共自行车管理亭整合,统一设计,易于识别,以达到效益最大化、良性循环,避免重建设、轻维护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