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我们圆桌会 使用帮助 频道简介
  所在位置: 杭网议事厅>问计于民>网民好建议>网民好建议列表
 
破解中国式过马路亟待关注道路各要素的科学设置
hwyst.hangzhou.com.cn  2013年06月18日 10:48:07 星期二

虽然前期通过多种措施严格风暴式整治行人过马路的行为,但是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依旧死灰复燃存在。整治难,除了自身原因外,还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如:人流量较大、马路宽行人过马路时间延长、绿灯时间短、右转车辆放行、没有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以及地下通道设计不合理等问题都会给行人过马路带来许多困难。

破解中国式过马路亟待关注道路各要素的科学设置。

一、当务之急是尽快科学规划行人过马路信号灯。可以借鉴国外多段式信号灯,并在路中央设置安全岛。

二、行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应考虑红灯亮时禁止车辆右转,因为,在行人绿灯通过马路时,左侧右转车辆抢行不仅会给行人安全造成风险,更加剧了交通拥堵。

三、地下空间在改善交通方面的作用值得进一步开发,特别是在人流量较大的地区,要坚持从方便行人的角度规划建设更多地下通道。

四、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把一些最常见的、最容易忽视的交通安全知识宣传到群众中去。充分利用电视新闻媒体的舆论效应,开展反面典型教育,用群众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教育群众,通过长期不懈和全方位的宣传教育增强其守法的自觉性。

五、把行人闯红灯问题列入小学生课题内容,让孩子形成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习惯,然后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活动,多渠道来根除闯红灯这个顽疾。

六、监督人员极度短缺,扩展文明单位交通志愿者队伍,严格规范对行人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制止与劝导。

来源:杭州网 作者:孙芬华 编辑:徐可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杭网议事厅动态
·杭网议事厅获“市民之家”年度红旗窗口殊荣
·杭网议事厅加入"四位一体"联动运行工作模式
·“杭网议事厅”荣获人民建议集体奖
·杭州网荣获中国城市网站联盟三项大奖
· 杭网议事厅“社区服务岗”荣获杭州新闻奖
·“杭网议事厅”走进白杨街道 望公交更便捷
·热心市民称赞杭网议事厅进社区很贴心
·网友赞议事厅 建议采用回访制让平台更贴心
·“杭网议事厅”走进清波街道 聆听市民需求
·议事厅入选全国“社会管理创新”优秀案例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邮箱:hwyst@sina.com
热线:85052222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