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我们圆桌会 使用帮助 频道简介
  所在位置: 杭网议事厅>我们圆桌会
 
10月19日:直供直销 离我们有多远
hwyst.hangzhou.com.cn  2011年10月20日 14:09:58 星期四

 

10月19日:直供直销,离我们有多远?

主持人刘煜: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我们圆桌会。买菜是我们每个家庭,每天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为此菜市场里发生的事情,它就和我们千家万户都发生了联系。今天节目开始之前,我们带着大家到我们市中心的万寿亭菜市场先去走一走看一看。

记者:早上七点半记者来到万寿亭农贸市场,熙熙攘攘的菜场里,有一家蔬菜摊店特别抢眼,围满了不少来购买蔬菜的马大嫂们。

市民:他的蔬比人家摊要新鲜,然后价格也比其他摊位要便宜。

市民:比较便宜,而且也比较好,经常来买。

市民:我们已经是老相识了,天天来买。

记者:作为蔬菜直销点,这家摊位是临海蔬果专业合作社于今年一月份设立的。从设立至今,人气一直非常旺。

杨田香:每天四点半从蔬菜基地出发,到这里五点多钟开始卖。

记者:售货员小杨告诉记者,今天两个小时过去,已经卖出了十多框蔬菜,平均每天都要买出两千多斤蔬菜。他们的蔬菜到底比其他摊店便宜多少呢?

杨田香:这个青菜别人卖两块多,我们只卖一块二一斤,萝卜只卖一块三一斤。还有玉米别人卖三块五,我们卖两块五。

记者又在附近的摊店亲自做了一番调查。万寿亭农贸市场经营户:青菜现在便宜一块三一斤,零卖一块五。

万寿亭农贸市场经营户:一块八。

记者:通过调查后我们发现:青菜叫价最高是平均两块五,普遍一块八一斤,最便宜一块五,比直销点的要贵三毛钱。随后记者来到了三公里以外的=朝晖农贸市场,这里目前还没有引进基地菜。

记者:这个青菜多少钱一斤

朝晖农贸市场经营户:两块钱一斤。

朝晖农贸市场经营户:两块。

记者:这个玉米多少钱(一斤)?

朝晖农贸市场经营户:这个四块。

记者对两个市场里的芹菜、玉米价格进行对比,发现部分菜的价格还是存在差距。针对这一现象,万寿亭农贸市场曾做过统计:他们发现自从基地菜进入市场以来,就有了一种鲶鱼效应,从某种程度上整体降低了整个菜场的价格。

主持人刘煜:刚才看这个短片,我们就想起来在前不久,温家宝总理召开了一个部署会议。在这个会议上面他特别强调,要求要保障鲜菜的流通供应性。同时他还要求,要有专业资质的这种合作社进驻到社区进行直销直供。那么这种形式和现在的这种菜市场里面的供菜体系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好处呢?那么在杭州这种形式,它又能否得到普遍的推广呢?我们今天就来关注这个话题。在节目开始之前,依旧关注一下本期嘉宾。

主持人刘煜:我们在节目开始,我觉得应该从这张图片来开始进入我们今天的主题。这张图是讲的就是刚刚在节目当中提到了,有关于国务院部署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设。我们看到这里边有几个关键句:首先是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鼓励农业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到社区菜场进行直销直供,而且鼓励设立周末直销菜市场、早晚市等临时摊点。首先我想问一下王阿姨,您经常买菜吧?

王招锦(市民):我天天买菜。

主持人刘煜:天天买菜。您觉得听到这个直销直供跟你现在的买菜,你觉得有什么不一样吗?你听过这个词吗?

王招锦(市民):听过,报纸、电视上看过,觉得是蛮必要的。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吃的菜总想新鲜一点。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一个新鲜点、价格便宜点。国务院部署确实为了解决老百姓这一点(需求),所以我们还是蛮支持欢迎的。

主持人刘煜:你觉得还是蛮喜欢的。在这里面我们不要忽略今天坐在这里的何麟海,他是一位农业合作社的社长。你们就是专门是做这个蔬菜直销和供应的对吗?

何麟海:我们直供直销这一块是我们尝试的范围。实际上我们在勾庄蔬菜批发市场有批发点,还有直接把蔬菜直供给超市的。

主持人刘煜:你以前做蔬菜体系的这种供应和现在国务院颁布的这个直销直供之间,你觉得有什么变化吗?

何麟海:首先对我们来说是很有利的。

主持人刘煜:有利。

何麟海:为什么?这个蔬菜有的季节有的日子有时候价格会很便宜。像这种天气很好的时候,他们的青菜会卖到两毛三毛。但是我们到直供直销的时候不可能卖两毛三毛,两毛三毛必定要亏钱。这个情况下等于两毛的青菜它不经过我们直供直销的环节的话,到批发市场那边也会一块多。但这个情况卖个八毛一斤,这样我们的利益保证了。再一个情况下,打个比方说天气很恶劣的情况下,这个蔬菜价格很高了。这个时候我们积极性可以调动起来,打个比方可以买三块四块的青菜,我们可以适当降一点。我们也好了大家也好了,市民也好了我们也好了,这个大家都有好处的事情。

主持人刘煜:就是对你来说,其实颁布这样的信息跟你原先在你原有的供应体系当中,其实让你的经济含量更加提高了一点儿。

何麟海:对、对、对。

朱成芳(新闻评论员):我倒觉得这个菜摊在万寿亭一摆的话,整个万寿亭的蔬菜都要以它为基准了。它假设说卖两块,人家卖三块人家就不会买了,它正好再降下来。所以我觉得它这个菜场,在万寿亭这个菜场,对老百姓的好处是:不光光是他这里买菜多,旁边它有基准价,只要他有这个菜,人家相同类型的菜就不敢高得很多。因为他也要做生意,所以我得他这个菜摊是很好的。

主持人刘煜:杨老师您一直在听,您听完这些您觉得当时为什么政府会出台这么一个指示?就行政上它出现这么一种指导的意见?

杨建华:现在你看我们刚刚公布的CPI是6.1,前一个季度是6.3。就现在物价上涨得非常快,而且物价上涨主要的是和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蔬菜价格。就是食品价格上涨、食品价格的上涨对老百姓的生活影响很大,尤其是对中低收入群体人的影响。因为他每天都要吃饭吃菜,这个是必须的消费品。必须消费品上涨过快对我们整个社会生活影响都很大,所以为什么这次国务院出台这样一个文件,然后温家宝总理又亲自来督促要搞这样的直供直销点。主要我们现在蔬菜供应当中的物流环节太多,物流成本太高。老百姓的菜篮子拎得很重,所以如何让老百姓的菜篮子拎的轻一点,这是政府党委一直在想的一个办法。所以如果能把菜篮子这样拎得轻一点、蔬菜价格能够降一点,对我们整个百姓的生活也好、对我们的社会的这样一种秩序也好、对物流的环节也好都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所以这个不单单是一个小小的菜篮子的工作,实际涉及到整个社会的日常生活、涉及到整个社会的一个日常稳定的这样一个大问题,所以中央高度重视这个菜篮子。因此我们大妈也在这里,我们的菜农也在这里,我们的管理部门,大家都在想尽办法在想,如何使我们的蔬菜供应环节减少小点、成本降低一点、菜篮子拎得轻一点,这是我们大家共同的目标。

孙继群(杭州市贸易局网点建设处调研员):国务院颁布这么一个建设市场的体系是两个:一个是保障供应,另一个保证优惠的价格能够供应给市民。

主持人刘煜:就这两点。郑处,从你们部署里面看,对于比如说农民或者是做蔬菜生意的这些人,对他们来说有什么好处呢?

郑俊辉(杭州市农业局农作物处副处长):我觉得多开辟了一条渠道,销售的渠道。

主持人刘煜:多开辟了一条渠道,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主持人刘煜:我想了解一下何社长,像你们这样在菜市场里面进行直销直供的话,你的价格是不是比其他的这些菜农在卖菜的时候价格要低?

何麟海:这个我们有自己的定价机制。

主持人刘煜:你们定价机制是根据什么来定的?

何麟海:因为我们在勾庄也有批发端口,我们也批发的。不可能说低于这个批发价格,肯定高于这个批发价格,但高的比较合理一点,这就是我们定价机制。这个讲出来也不是什么秘密,所以我们的价格始终走的比人家稍微低了一点,但一般的话不会低得很多。

郑俊辉:我觉得价格高低也不能误导,就是通过直供直销这种方式,不能价格一味的在整个摊位过低。

主持人刘煜:在这个过程当中,何社长像他们直销直供进入到农贸市场以后。大家假如说都向王大妈一样到他们那里去买,不到其他经营户去买,其他经营户对他们会不会有意见、会不会有矛盾。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何麟海:这种矛盾毕竟说实在的,菜农还是比较理性的。

主持人刘煜:理性是什么概念?

何麟海:打砸这种的肯定是没有的,开始的时候争吵两句肯定有。但是后面的话,我们这个价格体系,我们引领这个价格体系,大家跟的很近。

朱成芳:关键是我认为你的价格也在向摊位的价格在靠拢,也在变的。因为价格这个东西,我觉得你一摊比人家便宜一点点,你就便宜了。

杨建华:这里有几个问题,刚才他们讲的。第一个这位处长所讲的,并不是价格越低越好。实际上菜农出售菜的价格可能是比较低的,当然我们希望菜农这样一个摊位,在经营农产品时,他能够得到相应的收入。我们要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这是我们社会发展一个很重要的目标,是不是?但是现在的菜价问题是菜农并没有得到多大的好处。

朱成芳:对对对。

杨建华:主要是中间环节。到老百姓手中,为什么菜价这么贵?菜农没得到多少好处。菜在菜农出售的时候还是那么低,菜农获利不多,所以我们的农民的收入一直提高不快。你去看看每年农民的收入,往往要慢于城镇居民的收入,城镇居民的收入又慢于GDP增长的速度,GDP的增长速度又慢于财政收入,这是一个大的一个态势。那么我们如何要提高农民的收入?所以要提高农产品价格,这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们现在到了老百姓的手中,这个价格为什么这么贵?主要是中间的环节。

主持人刘煜:我不知道何社长你有没有听到,刚才提到有很多关于有流通环节的。这个流通环节您作为供应商,你觉得流通环节,你们现在是多还是不多。

何麟海:我们直供直销的形式,就只有一个流通环节。我们地上种出来,直接拿到批发市场——直接拿到直供直销点去。

主持人刘煜:你的直销点有几个?

何麟海:直销点有三个。

主持人刘煜:三个 。这个直销点三个,你觉得多还是不多?你有没有想过要扩大?

何麟海:没想过要扩大。

主持人刘煜:为什么不想到扩大?因为大家都喜欢到你们这儿买,为什么你还不想扩大呢?

何麟海: 并不是有很多农贸市场会支持你。

主持人刘煜:为什么有些不支持你?

何麟海:打个比方说,一个小的农贸市场你进去。你没有那么多的人流量,你销不掉那么多菜。你进去有什么用 ?没有用的。所以说必须要人流量大,我们销路销的开来。

孙继群:现在是这么个状况,年初的时候实际上直供直销,市委市政府去年年底就提出来了,从今年以来我们贸易局和农业局一块在做的。那么到目前为止,当初年初的时候,杭州一百来家农贸市场一共腾空了1260个摊位。目前大概有一半以上的摊位已经租出去了,都是直供直销的,产品有蔬菜、也有鱼类、有家禽、有肉类,方方面面的农副产品都有。实际上碰到的困难也确实是很多的。

主持人刘煜:最主要的问题是哪里困难?

孙继群:我想想第一个是,直供直销它这个品种来说,它相对来说比较单一。你说它这个蔬菜,一个农贸市场的摊位它有十几二十几个品种。直供直销的经营户进入农贸市场,它的品种可能是两三个三四个。它只有满足消费需求来说,它有这方面的缺陷,这是第一个困难。第二个困难它积极性比较强,比如说我这几个蔬菜上来了,那就是大批量的上来了,它下一段可能跟不上了。这是积极性比较强。第三个困难,它是要快进快出的。我这几十亩或者几百亩土地的大白菜或者是什么菜上来了以后,我不可能向农贸市场细水长流销售的。我是要大批量一块儿出去,一下子全部卖掉了。它和农贸市场搞零售不适应。第四个困难,我们合作社也好,它的经营能力说句实话它怕进入市场。

主持人刘煜:为什么?

孙继群:它缺乏这方面的人才,它不熟悉这个市场。当初我们推出直供直销的形式的时候,你可以自己来农贸市场租摊位,也可以委托我们农贸市场里面找大户帮你代销也可以,或者我们农贸市场直接来经营你这个品种也可以。

主持人刘煜:像你刚才说的这三种,哪种模式可能散去比较多一点?

孙继群:实际上还是像他这样的,进来的比较多。

主持人刘煜:自己找摊位。

孙继群:自己找摊位。实际上刚才郑处说了,实际上越是大的合作社它进农贸市场的几率越是小。而且是个体的一户一户的,反而是比较多。

主持人刘煜:这个里面是跟它规模的大小是有直接关系的。

孙继群:规模大小有关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后来也在尝试,就是让合作社抱团。

主持人刘煜:怎么个抱法?

孙继群:比如说我们现在在推广做的,登云路的桐庐农产品直销中心。它就是由桐庐的合作社,六家合作社或者是六家公司组织了一个新的公司。把它这个农产品接送到杭州来供,而且还是搞配送的。

主持人刘煜:何社长 刚才孙处讲的这种形式,你赞同他吗?你现在采用的形式是什么样的?

何麟海:我们现在自己合作社底下种的品种拿出来卖,一般有十来个品种。

主持人刘煜:那你有没有像刚才孙处说到的品种单一,需求量可能不能够满足,还有个季节性的问题,有大有小。

何麟海:客观肯定是存在的。

主持人刘煜:存在。

何麟海:但是总体来说,我们这个合作社品种还是算丰富的,我在优化。以前从开始做直销的时候,只有三个到四个品种,我现在优化到十几个品种。我也在种植,可以科学性的把它安排下去。

孙继群:实际上它也有个适应市场需求这么一个过程。一上来你说它成功失败,现在不能下结论。

朱成芳:因为市场的全国化,现在已经是认定了,大家认同了。因为表示反季节蔬菜整个市场我们是全国化的。勾庄这个东西,它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希望是不是,原来比如说三里亭到勾庄规模是大了,但老百姓不方便了。是不是东南西北都弄几个这样的稍微小勾庄这些东西呢?

孙继群:按照杭州市的规划是一南一北。

朱成芳:对 。

孙继群:勾庄这个建完以后,现在农都在萧山。

朱成芳:这个建起来就要降低好多成本。

孙继群:现在已经成形了。

朱成芳:这是一个东西。第二个我至少认为,到现在还认为假设大篷车进社区不是一个长久之计,我觉得必须要以社区菜场为基点。社区菜场怎么搞呢?菜场的公益化很要紧。

孙继群:要搞好农贸市场的价格,农贸市场必须是公益化、公益的,这是我们朱老师说的。

主持人刘煜:是公益化。

孙继群:在供应化的前提下,还必须引进市场竞争。

主持人刘煜:其实刚才我们谈到是杭州方面的有关于直供直销的方面情况。我们中国其他城市在这方面又做的怎么样呢?我们先进广告,广告之后我们来关注。

主持人刘煜:感谢朋友们广告之后,继续关注我们圆桌会。在广告之前我们谈到了是有关于杭州有关直供直销,我们现在做的情况。那么对全国其他城市情况到底怎么样呢?我们先进一段小灵通来看看。

小灵通:你好,主持人。先来看一下苏州,前不久苏州的一家农副产品基地首次以汽车蔬菜超市直销农产品模式进社区。近三吨农产品从基地直接运到了社区销售,价格平均降幅超过了三成以上,受到了居民的热烈欢迎。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成都,目前成都已有近30多家菜市场设置了直销区,生鲜农产品价格总体比一般的市场低15%以上,政府部门也通过财政补贴提供销售产地等多种扶持措施鼓励这种蔬菜直销。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下银川,在社区建蔬菜直销店是今年银川政府向市民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社区蔬菜直销店目前已由银川天天鲜公司建成57个,11月中旬完成了年初确定的120个蔬菜直销店建设后,银川将通过招标的方式择优选定农产品流通的骨干企业,通过农超对接的方式实施经营。好的,主持人,我这里的情况就是这样。

主持人刘煜:好的,谢谢我们的小灵通。刚才小灵通为我们介绍了全国的其他的几个城市一些做法。在这我不知道孙处和郑处,你们看了以后觉得他们那些做法我们杭州有没有可行借鉴,或者是能够融合在一起的?

孙继群:我们杭州实际上这方面都在探索,比如说鼓励农贸市场经营户星期天或者是周末到社区去供应蔬菜,同时也带着农产的检测设施。

朱成芳:这里我打断一下,你这里是农贸市场的经营户到社区。我认为我们希望的是农民的菜直接拉到,就像我们小区那个人一样,他就是种菜的。

主持人:就是一对一对接的。

朱成芳:他自己种出来的菜(拿到社区)。这里有两个东西要大家注意的:一个就是农民他本身的身份,他是种菜的。他种菜到这里卖的话,他可以获得很高的利益。他远远要高于三里亭的这个菜价,那么他得收益了。第二老百姓得收益了。主持人刘煜:在这里面我特别想问一下何社长,刚才我们看到的片子当中,这些城市的这些做法对你一个蔬菜的供应商来说,你觉得你有借鉴的地方吗?你觉得可行吗?

何麟海:我想如果像这种大篷车的话,像我们量大的有三四吨可销,可能是最好的事情,可以把量跑出来。毕竟我们产出来跟处长说的一样,我们这个量产出来确实很大。

主持人刘煜:必须要速度快的消耗。

何麟海:对对对。

主持人刘煜:这是你们希望能看到的一点。王阿姨刚才你看了这个片子以后,刚才聊的。你觉得现在你买菜要跑到勾庄去,和刚才片子里提到的这些进社区也好、其他的方式也好,你觉得哪种更适合你?

王招锦(市民):最好你说的通过他们,像他们农民上来以后。在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出来的时候安全仪器就(把安全问题)解决掉。保证这批菜(安全),直接送到社区里,大家最欢迎了。

何麟海:阿姨,我打断一下。我们都有农市档案做在那里,都有蔬菜农药检测仪全部检测过的,不经过检测我们一律不进入市场。

王招锦(市民):那么我们就放心了。

何麟海:像万寿亭这些抽检是百分之百的。

孙继群:实际上刚才说的直供直销,直供直销当初我们鼓励的就是朱老师所说的,鼓励这些生产经营户在社区租门店,这种直销模式我们也鼓励他实施。而且如果说他检测方面有困难,我们和农贸市场也协商过了,就是农贸市场输出管理,我来帮你检测,我们农贸市场愿意做。

主持人:听了刚才孙处这么说,我觉得买菜应该心里就会很放心了。其实大家知道直供直销无论是到社区也好、还是到菜市场也好。其实给我们大家带来的更多的是,我们居民区买菜的时候最直接的感觉是,菜价便宜了、我实惠了,而且我现在生活成本降低了。但是直供直销它仅仅带来只有这一点点的意义吗?它还会不会辐射到其他周边的一些,比如说上下游的产业,或者是对整个社会带来一些影响呢?杨老师。

杨建华:我感觉直供直销,刚才讨论了这么多。其实它是增加了或者是增添了我们销售的形式、销售的途径、销售的环节。我们现在实际上农产品的销售或者蔬菜的销售,这个形式还比较单一,是不是。或者农贸市场、或者市民跑到勾庄去 ,还有现在不多的一些在社区里面的蔬菜点。说明我们现在蔬菜的销售供应形式太单一,这个不利于我们讲市场它是个多元化的、是竞争性的。这样子不利于市场的发展、不利于市场的培育、也不利于我们刚才讲了那么多的老百姓生活的便利,以及我们菜价的下降等等,这都带来很多问题。而现在所讲的直供直销实际上是打开了我们的思路。我们就是蔬菜供应应该有多种形式、有多种途径、有多种环节、多种类型。所以我们在市场管理上,我们政府和管理部门可能需要放手让老百姓自己去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放手鼓励老百姓自己去创业,鼓励老百姓自己去想办法用多种途径去解决我们面临的现在的生活上或者是供应上的问题。而直供直销我们讲,政府我们是倡导,这是一个很好的一种方式。但是我在想思路是不是更加开阔一点,就是除了直供直销之外。比如我们鼓励在社区里面,它的安全也好卫生也好,在保证的前提之下,是不是可以多开一些门市部。在不影响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的前提之下,多开这些门市点。如何方便百姓,如何拓宽销售渠道,如何让市场充分竞争。这是我们在谈论蔬菜的销售也好、或者菜篮子也好,这个是我们一个前提,一个遵循的市场原则。如果我们遵循这样一个市场的规则和原则的话,我想我们的办法会有的。我们菜篮子可能会拎的越来越轻,我们老百姓这种生活的成本会降低的。

主持人刘煜:无论是直供直销也好,其实它要求一种多元化、更多的一种形式。其实这里边我们要讲的,其实不是说直供直销到底会怎么样。而是我们如何通过直供直销作为一个形式一个载体,更多去拓宽菜篮子的一个渠道。相信只要是渠道拓宽以后,菜篮子可能也有轻了。关于菜篮子轻不轻,我们明天将继续关注。感谢收看本期圆桌会,明天同一时间,再见。

朱成芳:菜为什么这么贵?主要是中间环节太多了。大家都了解这个东西,都想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怎么解决,怎么让中间环节更少,最少为止。那么最好当然是直接菜农跟老百姓直接面对面。最好的办法面对面怎么呢?就直接把菜送到社区。

杨建华:当前物价不断上涨、CPI居高不下的情况之下,如何让老百姓的菜篮子拎得更轻一点,如何减轻老百姓的生活成本,这是我们社会以及包括我们党委政府,都高度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因此今天我们这个话题非常有意义和价值。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种类、多类型的这样一种蔬菜的供应方式,也增强了市场的这样一种竞争性,以及市场的一种多元化。这对百姓的生活,这对百姓的菜篮子拎的越来越轻,可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来源:杭州网 作者: 编辑:沈达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杭网议事厅动态
·“杭网议事厅”被评为2011年度优秀窗口微博
·市领导慰问杭州网采编人员
·市民代表承诺要为杭州民主民生贡献力量
·杭网议事厅荣获杭报集团“最佳新媒”奖
·杭网议事厅被评为杭州市“名专栏”
·杭网议事厅试点“社区服务岗”进社区听民声
·杭网议事厅作为经典案例被引入浙大课堂
·中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长马馼视察杭网议事厅
·“市民体验日”杭网议事厅网络互动受关注
·文明城市检查组检查杭网议事厅为民服务情况
联系 杭网议事厅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邮箱:hwyst@sina.com
热线:85052222
联系 我们圆桌会
地址:之江路888号杭州广电中心1610室
邮编:310008
热线:89912345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