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我们圆桌会 使用帮助 频道简介
  所在位置: 杭网议事厅>我们圆桌会
 
8月1日:创新型经济给予杭州怎样的明天?
hwyst.hangzhou.com.cn  2012年08月02日 15:48:34 星期四

8月1日:创新型经济给予杭州怎样的明天?

总提要

解说:什么是创新型经济?

柳宏志(浙江大学):麦当劳市场两片面包加片火腿肠加片菜叶,但它绝对是创新经济。

解说:创新型城市能给城市和市民带来什么?

郑荣新(市经信委):摆脱目前我们的整个经济对资源的严重的依赖。

解说:《我们圆桌会》今晚讨论,创新型经济给予杭州怎样的明天。

嘉宾介绍: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郑荣新;杭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计划财务处处长姚寿坤;浙江大学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博士柳宏志;杭州市社科院经济所副研究员周旭霞;杭州博乐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立钢;万事利集团总裁李建华。

主持人郑煜: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我们圆桌会》。这几年杭州一直是致力于打造创新型的城市,创新这个词在各行各业里边就成为了一个流行词了。我们知道在城市当中,经济是属于一个主命脉,经济尤其离不开创新。今天我们在市委的十一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我们反复听到一个词叫做创新型经济。创新型经济它到底是什么呢,创新型经济它对于我们杭州这座城市,它又意味着什么呢?今天《我们圆桌会》将来关注这个话题,柳博士,您觉得创新型经济到底是什么?

柳宏志(浙江大学):什么叫创新经济,在商品和服务价格当中,非物质成本占的比例比较高,比如说麦当劳市场,两片面包加片火腿肠加片菜叶,你常吃就会成为三高人群,但它绝对是创新经济,因为它是商业模式创新。我们说什么叫创新经济以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为载体的这样一种创新产业,我觉得在当下谈创新型经济,它最根本的未来的发展方向有四个特征。

主持人郑煜:哪四个?

柳宏志(浙江大学):第一个智能经济。智能经济是什么呢,靠物联网、云计算、移动商务,靠新一代信息技术,靠智能装备,靠自动化智能控制系统,靠高脑数温机床,靠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我们说机器人技术来驱动的,它就是以智能控制来为核心的,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智动化、机器人这个为核心的来驱动,叫智能工业。人机可以交互的。第二个是精密工业,它实际上是靠专经特深的,这种特种加工、超高加工,这种来实现的,是精密工业。尤其是模具,尤其产品设计。文化创业在这里面占比比较高。第三个是绿色工业,从绿色食品到绿色服装,到绿色各个工业。第四个是循环经济,它可以可持续发展的,在这个过程当中,人力资源在商品服务价格当中,占比比较高。企业可以调价的空间比较大,而我们是以人,高素质创新型的研发设计检测,这种人力资源,为核心的驱动的经济。

主持人郑煜:好的,接下来我们来看个短片了解一下,在企业里边对于创新型经济,它们是怎么落实的,来。

VTR

解说: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工具五金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1993年成立之初,这家企业还只是一家小型企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占得了一席之地。

王伟毅(巨星科技):我们公司在这个行业里边做到持久的创新力,获得了很好的发展。

解说:杭州巨星成功的秘诀就是注重自主创新。在过去很长的的一段时间里,中国企业生产的刀具相比于欧洲北美,在刃口的锋利度、硬度方面几乎没有优势可言。面对这一现状,杭州巨星联合华东科技大学共同合作,研发出激光热处理设备,经过处理后的刀具就可以保持长久的锋利度,让这一情况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转,扩大了中国刀具在世界切削刀具的占有率。

王伟毅(巨星科技):我们设计了一个创新的产品,实际使用的工效增加了一倍,去年在美国市场销售非常红火,一个星期销售了80万次。

解说:如今,杭州巨星每年投入自主研发、并投产销售的新产品有660项,共拥有国内外专利369项,不仅拥有多个自有品牌,同时还收购了国外的刀具知名品牌。事实上,杭州巨星只是杭州众多自主创新企业的缩影。截止去年末,杭州已经拥有的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1596家,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3家、省级2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289家。在此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尽管遭遇了整体经济环境不利的困境,杭州规模以上工业仍然实现新产品产值1436.7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63%;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销售产值1626.49亿元,同比增长8.8%。这也充分说明,杭州企业创新能力提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主持人郑煜:我们看到这个片子当中提到这个企业,进行创新以后它的刀具在国外,在美国一周它就能销售80万次,而且还能够吞并国外的一些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我想问一下两位老总,我想问一下,周总你们的企业当中,你们是通过某些手段,你刚才说了创新是一种手段,你通过哪些手段,来进行对你们企业的一些产品,或者是服务进行创新的,怎么落实?

周立钢(博乐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从最早成立我们在服务模式上,我们提供的是一个纯粹的工业设计或者产品设计的服务后来随着市场需求,我们再逐步地成立了一个品牌策划公司,又陆续地成立一个博乐展具,自主公司这样的话给客户提供了,从产品设计到品牌策划到展具,专卖店、专柜的制造,对我们自身博乐提升了竞争力,扩大了产业的规模。

主持人郑煜:我想问一下李总,你们如何面对这种经济的创新,你们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把创新的手段注入到你们的企业?

李建华(万事利集团):我们的创新点主要是在技术引导、文化领先两个方面。上半年我们1到6月份,我们的销售和利润都同步增长了50%以上,这个成绩的取得,是我们万事利全体员工创新的结果。我的理解创新不是一个技术,也不是一个管理,是一定要达到全员,每个人都必须要有创新的思想,企业才会有真正创新的产品,和创新的成果。

主持人郑煜:我想问一下周女士,您觉得企业通过经济创新,是否能够让他们保持常青藤的概念?

周旭霞(市社科院):其实我原来在日本留学的时候,日本它很多企业的产品,确实是做得非常地精致,而且他们很追求卓越。为什么会达到这样的一个境界?就刚才如同万事利所讲的,它实际上是一种全员创新的结果,在企业里面的所有的这些员工,都有一种危机感。这个企业如果不推出新的产品出来,附加价值不提高,我不创新的话,那我这个企业未来这个日子,就可能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而且作为企业的员工,可能要想有很高的一种待遇的话,可能是难以实现的。所以我觉得创新的话,确确实实它并不是说政府层面,或者是企业老总层面,也不是单纯的技术人员,而是这个面我觉得应该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企业里面可能应该是每个员工都要有这种创新的。

李建华(万事利集团):我举个例子,我要求我们在公司里面每一次开会都有不同的安排,不同的表达,不单单是好像说我们设计一个产品要新的东西,我们大的商业模式要创新,实际上是点点滴滴的创新,才能汇聚成整个企业的创新。

姚寿坤(市科技委):实际上创新就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指某一个企业。刚才我们周研究员也讲到了,它也是包含了政府、企业、研究所、高校等等的层面的一个创新,它既包含了理念的创新、机制的创新、管理的创新、技术的创新,几个层面都要有创新,才能够推动整个产业、企业发展。

主持人郑煜:您谈到产业的时候我就在想,一个企业的创新发展,带动了一个产业,产业的整体的提升,它对我们的城市会带来一些什么呢,郑主任?

郑荣新(市经信委):通过创新型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摆脱目前我们的整个经济,对资源的严重的依赖,对环境的损害,有利于创造一种,创业、创新 宽容失败的氛围,那就能够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

柳宏志(浙江大学):我们杭州要打造生活品质之城,要打造东方幸福之都,必须要依托智能经济、精密经济、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创新经济是无处不在的,杭州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如果再不以创新经济作为支撑引领的话,杭州将在未来的区域经济竞争力格局当中,PK当中可能将进一步下降,这是我的一个感觉。

主持人郑煜:您刚才谈到我就觉得,大家谈的东西,包括这种创新企业到产业 到城市,谈的面很大,但是对于我们的公众来说,老百姓来说我们感受到一些什么?

郑荣新(市经信委):从文化娱乐上面,我们的数字电视会让我们体会到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在健康生活上面生物医药这个产业的发展会提升我们生活的质量。

主持人郑煜:在做这期节目的时候,我们觉得杭州的现在的创新型产业可能涉及到这么10大块,其实刚才你已经提到了几块,在这个东西里面,10大产业里面,我不知道在座的你们看了这个东西以后,觉得这些10大产业的发展,对我们杭州的市民会有什么样的一个实实在在的生活上的提升?

柳宏志(浙江大学):比如说我照了一张照片,我想传给你还得找你的电子邮箱,不用、我这个直接甩屏就过去了。

主持人郑煜:直接甩到我手机上了。

柳宏志(浙江大学):直接一甩就过去了,这种是信息技术。其实在衣食住行,任何一个领域都需要。我举几个例子,比如说我们李总是做服装的,纺织行业的,我们智能纺织夏天太热了,我运动完了冒汗,走的一路满头大汗,如果可以吸湿排汗呢,如果可以产生保暖或者制冷的环节呢,智能防暑可以变温的、潜热,那么我可以智能防暑。

主持人郑煜:您说的这个衣服我觉得挺科技的,是不是未来的。

柳宏志(浙江大学):不是未来,现在就是我们杭州的,也是我们浙江的成果,已经在卖了,完全可以。再比如说这个住,比如说我们可以用节能减排,比如说每个人家里夏天都要开空调,空调甚至还得挂窗帘,为什么,太阳光赤橙黄绿青蓝紫,红外线、紫外线光波不同,从普通的玻璃照进来屋内很闷热,你要开空调,开了空调你还得挂窗帘,你还得点灯,发电要烧煤对不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如果我们用了节能建材,可以完全把辐射的95%到98%,全部吸收出去了,10年到15年以后,不是越节能的,越一级能耗的空调越有前景,它就被节能建材,节能玻璃给替代出去了,空调直接被替代掉了,应该这么讲衣食住行在任何领域,我们都需要。

主持人郑煜:都可能会有。

周旭霞(市社科院):另外还有一个是公共自行车,公共自行车其实也是物联网的,具体的一个产品,大家也觉得非常便捷、方便,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可能是能够提高一些,我觉得这个都是一种,很具体的一个表现了。

柳宏志(浙江大学):我举个我身边的例子,前不久我那个社区放了一个触摸屏,我以为就是普通的触摸屏,就是做宣传的,发现原来跟家里的数字电视,一模一样的,你的周边有哪些交通路线,任何信息在那里都可以输入,旁边围了好多老头老太太,大家都在学习。

主持人郑煜:您这样一说我就忽然想到,这可能对于我们,我知道我们在前期,我们在做有一个叫智慧杭州的时候,就我们了解到经委其实一直在主导和倡导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就想了解到底我们的杭州,在做创新型城市的时候,我们的政府 我们的职能部门,他到底做了哪些工作呢,先进广告,广告之后继续来了解。

分提要。

解说:目前杭州发展创新型经济到了怎样的一个水平?

姚寿坤(市科技委):在全国来讲是比较好的。

柳宏志(浙江大学):前有堵截,京沪深短期超不过,后面有一系列的追兵。

解说:政府如何更好的支持创新型经济发展,《我们圆桌会》下节继续讨论,。

主持人郑煜:好,感谢朋友们广告之后继续关注《我们圆桌会》。刚刚在广告之前我们提到了,我们杭州的创新型经济,我们政府部门实际是做了很多的工作的,具体做了哪些工作呢,我们进一条短片来了解一下。

VTR

解说:杭州市一直以来对涉及到创新企业的培育、创新产业发展、创新平台建设等众多环节和方面都给予支持。在资金方面,从2011年开始杭州市政府每年安排不少于6亿元,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等项目建设,对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最高资助比例达25%。同时符合条件的企业还普遍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按15%和企业研发费用150%加计扣除政策。杭州还实施了知识产权战略。通过专利试点、示范企业、园区的培育,鼓励企业强化知识产权意识,积极申报专利。今年1-5月份,全市专利申请量共计19703件,同比增长40.68%,截止到六月份,发明专利授权量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位。杭州致力于培育科技型初型企业。2010年开始实施的“雏型”、“青蓝”计划,入库企业已分别达678家和128家。同时推进杭州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发展,到2011年底,全市孵化器总面积170万平方米,在孵科技型企业3200家,实现就业人数4万多人。同时,杭州还在搭建各种创新平台,整合高等院校、科技院所等科技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行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如推进大江东、城西科创两个产业集聚区建设,吸引了香港大学浙江研究院、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等科研机构,以及浙大网新、盾安环境、等知名科技型企业入等等。

主持人郑煜:从短片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实我们的政府做了很多工作,在这儿我就特别想问一下两位企业老总,通过这个片子,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感受到,片子里所说的政府部门做的这些工作?

李建华(万事利集团):我们去年被评上了中国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这也是我们丝绸行业全国唯一的一家。我们杭州市的科技局、经委跟我们一起来争取,这是一个。第二个在人才方面,我觉得我们企业的核心支持,我感觉还是我们杭州市这几年创新以后,对全国人才的吸引力,我们很多的竞争对手,他们在其他城市就不太具备,能够吸引这么多设计师,留下来的空间。

主持人郑煜:而这些设计师留下来,其实都源于我们杭州政府出台了一些相应的政策配套,才让他们留在了杭州,留在了你们的企业。

李建华(万事利集团):因为首先我觉得是环境,然后是一个政策,然后还是我们企业的环境,大中小是构成了企业的核心能力,这一点我们非常感谢我们杭州市委市政府这些年出台了这么多的政策,特别是对我们丝绸行业的鼓励。我们杭州市丝绸每年有一批,特别的扶持资金我们经委,郑总这边每年有四千万支持,丝绸行业发展,这个实际上是对我们丝绸行业,非常之直接的一种鼓励。

主持人郑煜:好的,周总。

周立钢(博乐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我觉得这几年市里面,对我们这方面的支持还是蛮大的,这么几年来市政府举办的很多工艺设计论坛、会议,去年在经信委直接的组织下面,去年10月份举办了全国规模最大的国际工艺设计会议。这样的一些活动举办可以让更多的老百姓知道,或者更多的企业知道工艺设计到底能干什么,或者能够帮他们的创新带来一种什么样的办法。这样就增强了一种认识,另外一方面再具体的,比如说在园区方面的建设,可以让我们到一些专属的可以里面享受更多的一些政策,或者更多的一些支持关怀,像经信委这一块,这几年也一直在帮助我们,在工艺设计的专项资金这一方面一直在努力,我觉得在这一方面,政府在推动我们创新这一方面工作做的还挺多的。

主持人郑煜:从两位老总的言谈当中我看到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他们已经很真切的体验从政府部门给予的支持和力度上面,他们体会到了带来的收益的一种东西。在这儿我想请问一下郑主任还有姚处你们这边,从你们专业领域,包括你们的职能部门,所掌握的信息来看,杭州目前我们市里面的创新型经济发展目前已经到达一个什么样的水准?

姚寿坤(市科技委):根据这次市委在发展创新型经济,打造创新型城市过程当中,应该说在这一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刚才两位老总提到的,第一个就是营造环境。杭州的环境,无论是软环境,还是我们现在政策机制的环境,都应该在全国来讲是比较好的。你们刚才片子里面也看到了,百分之一百的研发费的加减抵扣,到去年的时候我们实际抵扣了,企业享受这样的政策,两千多家企业都享受到了,而且企业实际抵扣多少,将近20多个亿,这是远远高出我们现在财政预算给我们的科技经费。所以这样对企业的创新是非常有利的,第二个我们作为职能部门来讲,发展创新型经济,首先要培育创新型的企业。我们刚才片子也看到了,雏鹰企业的培育计划。雏鹰是我们创新型经济,或创新型企业里面的一个刚刚起飞的过程当中,这样子我们已经是六七八百家企业培育了,我们力争五年时间达到一千家。再一个的话我们讲,专利的试点示范区的培养,万事利你的专利很多,也是专利的试点示范的企业,所以通过这样子的企业的培育,发展创新型企业,然后推进创新型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企业的培育。第三个我们是重大的专项,我们杭州市市委市政府非常之重视,每年拿出1.5亿的资金来支持我们企业重大技术的攻关,公共技术领域的攻关。每一个工艺企业我们支持力度最高可以达到500万,像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照明,电动汽车可以突破一千万,单个项目。农业类的项目,我们可以最高支持200万。这样大力度的支持,使我们的企业有机会、有能力、有信心去突破一些管理的技术。跟一些高校的合作,我们光财政支持,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也要引导银行、投资机构、担保公司,为企业助推。

主持人郑煜:郑主任你呢?

郑荣新(市经信委):应该说我们目前已经正在申报国家级的创新型城市的试点的建设,所以我觉得我们目前处于一个基础比较好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我们觉得创新型经济发展,作为政府来讲,除了大力支持鼓励以外,重点我觉得还是要以创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为己任,把这项工作做好了。创新来发动全社会来,关心和支持创新的工作,重点是八个字我觉得,一个是加强引导,就是引导,要通过各种的规划,各个专利型新兴产业,以及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作为我们的进行编制规划,来进行引导这个社会要素的投向。第二个就是指导,编制有关的政策,帮助企业在引进人才、拓展市场、搭建平台、加强合作等方面的力度。第三个就是规范,在创新的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打击假冒,营造一种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第四个就是服务,政府的服务要,急企业所需,想企业所想,把它服务到位。特别是我们要继续深化对企业的长效服务机制,能够在企业需要的时候我们施以援手。

主持人郑煜:在这里我想问一下柳博士,目前杭州的创新型经济其实已经在不断发展,它的发展过程当中,它其实在我们整体,包括我们全国,您是研究宏观经济的,在全国上面来讲杭州发展创新型经济,它处在什么位置,它目前跟其他哪些城市,是不是还有差距?

柳宏志(浙江大学):我个人的感觉杭州应该是属于第二方阵,第一方阵主要是京深沪,北京、深圳和上海。第二方阵本来我们是排在排头兵的,现在属于苏州、南京、杭州、天津和青岛,属于第二方阵。我们属于第二方阵其中的骨干力量。而后面还有一些广州、西安、成都、武汉、重庆、沈阳、厦门、宁波、大连,正在加快发展,而且速度更快,所以我们实际上属于什么地位,前有堵截,京沪深短期超不过,后面有一系列的追兵很快就赶上了。

主持人郑煜:而且挺多。

柳宏志(浙江大学):很多,没有本质性差异。我把杭州的创新型经济、创新型产业、创新型企业,我把它定位为什么呢,有特色,更堪忧,缺高峰,少突破 ,重应用。我举几个例子,比如说我们新型能源,杭州市的新型能源产业,基本上在国内排到四到五名,肯定你不如江苏,你也不如山东,甚至你可能都不如快速发展的广东。我们说新型能源产业现在进入到冬天,太阳能光伏光热都进入到冬天,至少还得两年半到三年的冬天。我们在生物智能这方面,也没有特别领军的企业,凯迪热力也不在你这儿,一大批的企业排前十名都没有你。再比如说风能,杭州也没有领军的企业,我听了你说的好多都不在杭州,无论金峰科技、华日风电、旭杰电器,都跟你没关。

主持人郑煜:别再比如说了,您这一说我已经知道了,你刚才说了我们好的就这么一小撮。

柳宏志(浙江大学):所以我最后想说一点,杭州有特色,特色在文化创意产业,在现代服务业,在通讯,在物联网上应用方面有特色。但是缺高峰,所以我们说现在更堪忧,我是觉得这样。

郑荣新(市经信委):目前我们这个状况下面如何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的话,也应该说面临着很多的考验。从目前情况来看的话,我们的经济目前遇到了六个方面的瓶颈。比如一个是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升,第二个电力供应的紧张,这几天电力缺口达到190万千瓦,同时杭州的土地资源也非常的紧缺,有很多优秀项目无法落地,环境的容量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包括区域项目的限批,也导致了我们很多优秀项目难以落地,这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在现有的存量上面,做一些提升和改造,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引进一大批优秀的项目,要形成具有杭州特色的创新体系和产业体系。

主持人郑煜:所以听了你说的以后,原先我觉得我们创新型体系挺好,被你一说,其实我们还有很大的地方要提升,包括企业方面、在产业方面都需要提升。在企业的自主创新方面,到底应该做些什么,我们又能给它出些什么点子呢,明天圆桌会将继续关注。感谢收看本期圆桌会,明天同一时间,再见。

再说几句。

李建华(万事利集团):过去丝绸在人家心目中它永远是一种材料,做衣服的面料。实际上丝绸除了做衣服以外,还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东西,比如说可以做墙纸,可以做沙发,可以做窗帘,所以它是一个创新空间巨大的市场。

柳宏志(浙江大学):创新经济恰恰是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我们要从过去的建载浮云和流沙基础上的房地产和金融,加快向实体经济转型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单纯的靠组装、装配、加工、制造是不可持续的,没有任何生命力。只有靠创新经济在研发、设计、检测,售后服务、交易交割、品牌策划、营销渠道拓展,以及战略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给传统产业提供自身引领、带动作用,才能从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和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

来源:杭州网 作者: 编辑:沈达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杭网议事厅动态
·热心市民称赞杭网议事厅进社区很贴心
·热心网友称赞杭网议事厅 建议采用回访制让平台更贴心
·“杭网议事厅”走进清波街道 与12345共同聆听市民需求
·议事厅入选全国“社会管理创新”优秀案例
·杭州网杭网议事厅登上市两会宣传屏
·“杭网议事厅”被评为2011年度优秀窗口微博
·市领导慰问杭州网采编人员
·市民代表承诺要为杭州民主民生贡献力量
·杭网议事厅荣获杭报集团“最佳新媒”奖
·杭网议事厅被评为杭州市“名专栏”
联系 杭网议事厅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邮箱:hwyst@sina.com
热线:85052222
联系 我们圆桌会
地址:之江路888号杭州广电中心1610室
邮编:310008
热线:89912345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