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侃(杭州交通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很多的实际上刚才大家交流的,基本上是统一的,我倒是这么认为,一个站点里面如果车辆过于多的话,肯定这个站点承受能力有问题了。反过来溢出了以后,对这个道路有影响。但是反过来,我们现在公交的线网结构,还缺少一个层次性,这是一个。
主持人郑煜:这个层次性指的是什么。
顾侃(杭州交通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它的运量,相关的出行的布局,相关的道路的路权的匹配,以及实际上我们今天讲的是公交的线网,跳的更大一点,是一个大的公交线网。是这个问题,我们目前可以把地铁网络,和我们现在的BRT网络,看成一个大的骨架网络,今后这个骨架网络会逐步逐步丰满起来,丰满起来之后。今后我们这个城市的公共交通的体系,会有它自己的一个层次性再出来。
陈施承(公交集团调度中心主任):我还是很赞同站点设置的问题,对我线路会造成影响,我也不谈什么理论性的东西。我举个例子,就讲武林门这个地方,如果连这个点都不能让我调头的话,我从余杭也好 从平遥也好,开过来的公交线,要穿过整个主城区,要到城市的那一头,要到凤山门才有一个点让它休息下来。老百姓直接受到的影响就是两个,一个它的线路拉的过长,线路拉的过长,造成整个线路的营运效率是相当低下的,这是一个。第二点就是中心城区,刚才各位嘉宾也讲到了,中心城区公交线路,其实本来就已经比较密了,就会无端的在中心城区,再增加重复系数。
吴伟强(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如果要讲优化线路的话,我随便提几个的话,可以提出无数来了,举个例子今天在和平会展中心对面看到,左边是普通的公交车站,右边是一个庞大的BRT的车站,隔壁的,这两个怎么衔接。
主持人郑煜:您觉得这个是站点重复。
吴伟强(浙江工业大学教授):普通公交和快速公交,这个衔接是不是线路可以优化的问题,这是一个吧。另外一个大量的重复线路,比如我举个例子,香积寺路是比较小的一条路,从三塘南村到东新园小区,就有72路 78路 41路,走的同一段,全部走在香积寺路上,有这个必要吗。还有一种重复我觉得,应该大大可以减少的,已经有BRT的线路上,还有普通公交线路的大量的重复,那这个BRT是干什么用的。它的效率就不能提高,就不能够体现BRT的作用,应该尽可能把普通公交这个客流量,集中到BRT上去,这是可以调整的吧。再一个我举一个新加坡的例子,往返行驶距离50公里以上的,巴士线条数不超过总数的20%,尽量要减,除了郊区以外,在市区里面尽量要减少长距离运行的,60公里以上的不得超过5%,这个都是最基本的原则。
主持人郑煜:好的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想问一下程科。交警在路面执勤的时候,是不是也发现了像刚才吴老师说的,公交车这种车次,在站点里面重复的车子特别多,有没有这种现象。
程洪孝(市交警支队道路秩序处秩序科副科长):这个情况应该在杭州来说,还是比较普遍的。
主持人郑煜:会给路面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程洪孝(市交警支队道路秩序处秩序科副科长):站点会引起拥堵,第二个路口的通行效率会大大降低,第三个涉及到的站点比较集中之后,人穿马路或各方面的这种情况,会影响到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会造成一定的混乱。
主持人郑煜:是不是这样也会造成我们城市拥堵。
程洪孝(市交警支队道路秩序处秩序科副科长):对,这个拥堵是有加剧性的,刚才讲的越堵越不愿意去坐公交车,越不坐公交车越拥堵。
顾侃(杭州交通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我觉得这个说的很好,我们今后城市的出路到底在哪里,是给公交车更多的资源,提升他的服务,让大家去坐公交车,还是限制公交车的发展。
叶峰(评论员):当你说主城区重复线路是6的时候,你不觉得这里面有空间可挖吗。你非得要在主城区,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直达率,我就一定要从,哪怕三墩过来,我也要到杭州大厦,我从临安过来也要到杭州大厦,我从丁桥过来也要到杭州大厦,有必要吗。所谓的主城区的6,不就是这样形成的吗。
主持人郑煜:在公交优化,在要使杭城拥堵的情况能够治堵的话,在这种情况下,显然公交是作为其中很重要的一分子。在这个情况下面,公交能不能对目前的,这种重复多的线路进行调整。
顾侃(杭州交通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大家刚才在看那个讨论的时候,就盯着一个点,一个站牌上面有多少条线,如果说我要撤并的话,我要拿掉哪几条线,这里面就有几个问题,一 这几条线拿掉了,这些人还是要送走的。第二如果这几条线拿掉了,导致有一部分人不方便了,这肯定是有的,所有的调整肯定会有利于一部分人,不利于一部分人,原来那些被撤并的线路,肯定对原来坐的那部分人有影响,如何来减少这方面的影响,这个是我们要努力的地方。其实不要怕影响了,就我们这次实际上,比如说像建国路 延安路,这几个大的公交走廊,我们公交专用道设了以后,它的运能上去之后,我们在外围就设换乘了,线就不见得往里面接了,撤并到这条走廊上以后。就是刚才孙大伯说的那几个走廊,不是说全是那样子,大的 延安路 东新路 建国路,我们想做这样的事情,把公交走廊里面的自身的能力提强之后,在远端设置换乘站,这里面公交的配车频率就有保证了,我就好控制了,我控制一路线比控制好几条线方便。
叶峰(评论员):其实你说到这一块的时候,我觉得你们把自己的一个责任,你们忽略掉了,什么意思,你们想让人人满意,你们担心听到骂声。我告诉你 任何改革都是一种,已然成立的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
顾侃(杭州交通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我们要考虑整体的运行效能。
叶峰(评论员):第二个你说如果说,你现在是说我如果有了公交专用道以后,我有了这个走廊以后,我就可以接驳了,你把线路先砍掉,你不就成了有走廊了吗。
主持人郑煜:按着叶老师这个话说,顾总 你觉得有没有办法做,有没有办法优化。
顾侃(杭州交通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现在我们整个城市。
主持人郑煜:第一步应该做什么。
顾侃(杭州交通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规划,政府的规划部门做相关的,公交的专项规划,公交专用道,BRT和站场,你得有下面的支撑,上面的服务才能做。
孙重岚(市民):现在问题是出在你的线路有毛病,而且是观念上的大问题。因为你那个观念是老的观念,他是客流量调查,他作为主要的依据,然后来设立这个东西,在城市发展的初期,这个流量是可以比较集中的,有几个集结点的。但是现在这个密度越来越高,外来人口流动性很大,原来这个调查本身就是不科学的,已经不能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
主持人郑煜:或者说他以前的调查其实是滞后的,因为已经不再适应现在的,一个社会的发展需求。
孙重岚(市民):如果没有创新的话,你们永远没办法公交优化。
主持人郑煜:在这里边首先孙大伯这个观点,你们给我说一下,你们觉得他说的对不对 有没有道理。
陈施承(公交集团调度中心主任):其实是种观点的碰撞。
顾侃(杭州交通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他刚才是说我们这个不对 他说了,什么是对的我们想听一下。
分提要
解说:公交线路和站台究竟该如何优化。
吴伟强(浙江工业大学教授):稍微的撤并一下,重新设置新的走向,走直线多一点。
顾侃(杭州交通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我们的理解不光光是几个线路,简单的归并的问题 层级化。
解说:杭城治堵 公交如何优先,《我们圆桌会》广告之后继续讨论。
孙重岚(市民):我对公交线路的规划,我认为你们覆盖是成问题的,因为你片面的强调了乘客的方便,就是直达率,所谓直达率其实是你们自己认同的,我并不认同。我每次坐公交,我不一定要去那个地方,但是我没办法,只能坐这路车。从理论上面来讲,一个纵横交叉的道路,我们杭州纵横交叉的道路,其实并不多,不到三四条,在主城区这个范围。
主持人郑煜:孙大伯 您帮我们来指一下。
孙重岚(市民):如果说把路名说起来,可能是有100多条,实际上你看它从这一头到这一头,纵横都是大概将近10公里的路,汽车跑跑顶多半个小时。现在有900多条公交线路,在市区起码应该有500多条,500多条,一共只有5000多辆公交车在市区开的,这一个拥堵范围。但是你这个覆盖是有盲点,还有重复的 这两个。如果说你这个直线覆盖的话,你开的是直线车,把这个30条公交线路,全部是开的直线车,你会发现这个覆盖,是完全最简单的全覆盖,没有盲点 也没有重复。
叶峰(评论员):孙大伯他讲的一个什么道理呢,讲了一个地铁的概念,你去看我们的地铁,永远不可能这里走来走去,那里走来走去,不可能弯的。北京成了个网的时候,二号线就是一个环线,一号线直拉,五号线往上走,通过他的换乘的点,形成我自己换乘。
主持人郑煜:首先想问一下有可取性吗。
顾侃(杭州交通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孙大伯讲的有他一定的道理,但是有一个什么样的问题,我这里解释一下。我们这个城市的空间结构,不是一张均匀的开发强度的城市,如果是一个均匀开发强度的城市,那均匀布局的路网强度,和均匀布局的公交服务强度,那是与我的城市空间布局吻合的。
吴伟强(浙江工业大学教授):杭州市的公共交通,我们就从公交公司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杭州市土地出让金,2.5%来支持公共交通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他的财政补贴还不算,投资不算少。我们杭州最多的时候,一年土地出让金1000亿,如果2.5%算的话,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远远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这么多年发展下来,划了不少的公交专用道以及BRT,分担率最新的统计数据23%,平均车速8到9公里,23%跟前几年比起来的话,有多少大的提高,前几年一主三副17.06%,主城区20.92%,江南副城8.6%,下沙副城高一点24.7% ,临平副城7.79% ,就算20.92%到现在的23%,提高了几个百分点,投入了这么多,分担率这么低,车速越来越低,而且对城市交通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说拥堵,是提高了3个百分点不到的情况下,给整个城市造成一个什么样的影响,公交公司的经营状况怎么样,每公里扣除补贴每公里亏5块多。
顾侃(杭州交通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规你就说好像政府花这么多钱,公交(分担率)提高了之后,好像大家不是很满意。反过来如果不做这些措施的话,我们今天外面的杭州交通,是什么样子的交通状况,会更加恶化,这个是个方向性问题。我认为23%提高的还不够,还应该再花更多的资源给公交公司,提高它的公交出行率。
叶峰(评论员):我觉得这是几条腿走路,我没有完全否定公交的意思,事实上杭州的公交,也确实有很多的分担。如果没有公交车大家想想会是什么样,但同样的,我们作为公交的设计者也好,我们公交的运营者也好,包括我们乘客也好,其实对我们现在的公交运行的状况,说心里话我相信你们都会有,些许希望 些许不满。从公交集团的角度来讲也好,从跟公交有关的政府部门也好,还是其他部门也好,其实都应该想想,我能为杭州的公交做点什么,并且不光是想 想完了还要去做。我就觉得现在,不要去等到规划有了所谓的,城市公交通道走廊,我们再去考虑我们的接驳线,我觉得接驳线,现在就可以实行起来。
主持人郑煜:现在不要光想,其实可以先动手开始做了。
陈施承(公交集团调度中心主任):叶老师 我跟您讲一下,我们今年确实有这方面的打算,我们今年确实有这方面的打算。
主持人郑煜:这是一个,这是一个好的事情。
吴伟强(浙江工业大学教授):我提五条建议 简单一点,关于线路和站台的优化。第一点有快速公交的线路,尽可能把普通公交,过于密集的状况加以改变,尽可能把客流量集中到快速公交,以及有公交专用道的,这样一些公交车上去,这个应该是可以做的,第一点。第二点线路的调整也好,场站的调整也好,肯定会遭到某些人的,因为他自己不方便的反对,整个城市交通管理考虑的是多数人,不是个人优先,一定要从整体利益出发。第三点BRT和普通公交同台免费换乘,什么时候能够实现,现在已经在实现,在逐步实现当中,那就是说它的面还不是太广,在实现的过程中,尽量的能够发挥出BRT的,快捷的系统性的作用。第四点向厦门和广州学习,把同一个站台的双向站台连通起来,能不能实现双向换乘,有些地方的线路是明显有重复的,老百姓虽然不专业,但是他们感受到了,而且他们每天都在路上跑,已经提出来的话,我们应该引起重视。有些站点明显是设置过多的,能不能够稍微的撤并一下,重新设置新的走向,而且最好是走直线多一点 少拐弯。
主持人郑煜:两位你们听完以后,你们有什么感觉 什么感想。
顾侃(杭州交通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我就补充一点,我们现在城市发展进入一个,机动化的出行的方式和结构,但是我们面对机动化出行方式。我们真正的公交文化还没有形成,这个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比如说我们大家出行方式的选择,你以前没得选择只能坐公交,那不叫公交文化,你可以选择开小汽车,你也可以选择坐公交,这个时候你坐公交了。
叶峰(评论员):这个是什么观点,公交要为大家提供,我愿意坐公交的这样一个概念。
顾侃(杭州交通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我再补充一下,公交应该做些什么事情,三个方面。一个是社会的事情,公交要做些什么事情,一 成本上面,老百姓自己的物质成本条件下面,满足老百姓对时间成本的控制 准时。第二服务方面,在现有的硬件的舒适的条件下,要便捷,这个是企业做的事情,此外政府要做些什么,要给他相应的政策,相应的资源,要给他的,不然没有办法提高他自己的服务水平,反过来政府对他进行管理,服务水平要给他引导起来。包括刚才说到的路网结构,我们的理解不光光是几个线路,简单的归并的问题 层级化,换乘枢纽也要层级化,不同的换乘枢纽的层级,对应不同的网络层级,满足我们现在更大范围的,一个网络化大都市的发展需求。
叶峰(评论员):一句话点评,以此为荣 以坐公交为荣。并不是说我不管什么状况,我都先去坐公交,为了我的光荣。也就是说你不能够提供,给他一个方便快捷的公交车的,乘车环境的时候,你不能要求别人以坐你的公交车为荣的,这样的一种思想定势。
主持人郑煜:好 来。
陈施承(公交集团调度中心主任):我觉得今天大家也讨论很多,应该说思想也比较碰撞的这么一个观点,我觉得作为公交公司来说,我今天得到的最大的体会,应该说是希望社会上能够形成一种共识。我愿意坐公交车,我愿意采用公共交通的方式出行,我愿意为这个城市交通的拥堵的问题,出一份力。那当然这个问题,首先我自身我必须得做好,我的服务必须要优秀。比如说我的优质服务态度方面,包括我的准点率方面,在现有的情况条件下,我要更好的挖掘现有的线路资源。
主持人郑煜:其实我们大家在谈论公交的时候,我依旧还是这样,我们不针对某一个公共出行的交通工具。我们主要是针对杭州目前的,整体的公共交通的发展,可能还有不足,还有可以完善的地方,今天坐在这里大家是群策群力,我们可以面对现状,正视现在存在的问题,但是要以积极的心态去调整,或者是来提升和完善。所以在这个时候,首先各个部门要对交通治堵,不能光在口头上 。应该要有实际的行动,我们对杭州的公共交通,大家心里都会有自己的,一个蓝图和设想,好的 感谢收看本期圆桌会,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