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我们圆桌会 使用帮助 频道简介
  所在位置: 杭网议事厅>我们圆桌会
 
5月11日:发泡餐具“解禁”如何消除大众疑虑?
hwyst.hangzhou.com.cn  2013年05月13日 12:41:55 星期一

VTR1

解说:发泡塑料餐具解禁,市民有哪些疑问,记者日前做了一个调查。

市民1:本来不是说不太卫生吗,不太干净吗?

市民2:这个塑料的东西,一盛上去有没有什么化学反应。

市民3:对以后的身体健康有没有影响,还有一个环境污染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

解说:记者调查发现,市民普遍对发泡塑料餐具的解禁,心存疑虑,首先一个担心就是来自食品安全方面。

市民4:一次吃了问题不大,吃了多了以后对我身体影响看不到的。

市民5:有化学成分,对我们老百姓身体肯定不好的。

市民6:我总觉得这样对食品安全来讲是不利的。

解说:显然大家都很担心,发泡塑料餐具在遇热后,会产生有害物质,另外的担心则是来自环境保护方面。

市民4:这个东西肯定要污染环境的,据说100年以后都不会化的。

市民7:对环境卫生肯定不好的,因为这个东西不能够降解掉。

市民2:白色污染现在又要开始泛滥了。

市民8:对环境是一个很大的污染,再加上现在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基本上已经出于一个快满的状态。

市民1:也许在我们这一代看不到,到了下一代环境就没办法治理了。

解说:此外还有市民认为,目前市场上的发泡塑料餐具,质量参差不齐,对于这个行业的管理还不规范,缺少必要的行业标准。

市民3:回收的一些废旧塑料用进去,对老百姓的身体更加不好。

市民9:有些地下工厂这些东西还是存在的。

市民8:有时候我们看到泡沫,有发黄的也有白的,我们就不清楚制作的原料,到底有没有毒害的。

市民10:老百姓没有放心的东西,一开始好的,一段时间可能又要出问题

 

主持人张平:这是我们记者一个随机采访,这是老百姓从各个方面提出他们的疑虑,他们的五大疑虑,首先会不会有塑化剂。

沈烈(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副教授):这个不会有,大家都知道很多塑料里面有塑化剂,是指那一类,比如说像聚氯乙烯之类的,它不太好成型加工,所以我们需要加塑化剂,像这类饭盒加工的时候比较好加工的,没有塑化剂,没有塑化剂。

主持人张平:这是第一点,第二个高温会不会产生有害物质,高温下会不会产生有害物质。

沈烈(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副教授):理论上讲高温要到300度以上,聚苯乙烯才能够发生分解,这时候可能会有一些有害的小分子产生。

朱成方(特约评论员):但是据我了解,好像65度以上就会对食品产生影响,你承不承认这一点。

沈烈(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副教授):80度左右它会产生软化,只要是合格的产品不会有小分子出来。

主持人张平:其实对这个问题我们做了现场的试验,我们来看一下,我们在浙大的一个实验室里面,对此进行了温度的实验 看一下。

 

VTR2

解说:为了弄清楚发泡塑料餐盒在高温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浙江大学高分子系的研究生们,做了一个实验,实验的对象是三种不同材质的,一次性餐盒,分别是硬塑料纸质 发泡塑料,第一次实验,实验人员烧开一壶水,分别倒进这三个餐盒里,观察变形情况,在刚倒进开水后,红外线测温仪显示,硬塑料 纸质 发泡塑料餐盒中的水温,分别是79度 72度 81度,第一个硬塑料餐盒摸起来变软,其余两个外观并无明显变化,五分钟过后再次测量水温,硬塑料 纸质 发泡塑料餐盒的水温,分别是60度 44度 67度,外观依然没有变化,开水并没有让这三种餐盒变形,实验人员告诉记者,相对而言在这一温度下,发泡餐盒不仅保温隔热效果好,而且安全,因为80度高温下,发泡塑料既没有发生物理变化,更不会发生化学变化,理论上80度左右分子链只会移动,不会断裂,在这个温度不会释放出有害物质。

张涛(浙江大学高分子系博士研究生):这张图片就是说,聚苯乙烯发泡结构示意图,它就类似于大分子链,这种聚合物它在,80度到100度左右的时候,内部的分子链段可能会移动,虽然它在移动,但是它不会释放出有毒的一些小分子,但是如果温度上升到,330度到380度的时候,里面的一些小分子可能会释放出来,主要是因为分子链发生了裂解和断裂。

解说:那么如果遇到比水温要高的多的油温,餐盒会有哪些变化呢?实验人员随之进行了第二个实验,这一次将硅油加热到200度,然后分别倒进这三个餐盒,第一个硬塑料餐盒,在倒进油几秒钟后,立即发生漏油现象,底部发生了变形,第二个纸质餐盒在倒进油之后,马上产生大量密集的气泡,但没有变形或是产生漏油现象,第三个发泡塑料餐盒倒进油之后,迅速从底部往上开始融化,几秒钟之后就融化殆尽,伴随着的是一股刺鼻的气味飘出,实验人员介绍说,不能耐一百度以上高温,是发泡餐盒的显著特点,但可以肯定的是,在80以下是安全、可靠的

 

主持人张平:我们懂了一个道理,目前来看的话,分子链如果是不发生变化的话,它基本上不会释放出(小分子),这个道理再跟我们讲一讲,我们这个图也到了现场,您再具体给我们讲一下。

沈烈(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副教授):聚苯乙烯从石油资源里面提取的,苯乙烯单体,经过聚合反应生成聚合物,生成聚合物以后,它是一个长链的大分子,分子链非常大,也就是这个链非常长,这些它肯定不会从饭盒里跑出来,升温到80到100度的时候,我们发现它变软,变软的时候实际上这个长链分子里面,某一些分子链会移动,移动的范围非常小,所以80到100度虽然变软了,也没有小分子跑出来,只有到300度以上的时候,这时候分子链由于温度足够高,所以这些分子链开始发生断裂,这些有苯乙烯的小分子,可能会挥发出来了,这些对人的健康可能会产生一些危害。

主持人张平:好的 如果说仅仅是物理发生变化的时候,化学变化就不会释放出,新的一种物质出来,这是肯定的是吗,好的请坐。

李树波(市民):其实我觉得也有一个不明白,装水的时候,可能水比较稳定的时候,不会发生这种化学上的变化,但是我们的食物是有多样性的,比方说有醋,有其他的化学物质,在这个时候,相关有化学物含量的时候,会不会跟发泡塑料发生变化。

沈烈(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副教授):聚苯乙烯化学耐腐蚀性非常好,所以一般能够食用的醋,或者酸性碱性的东西不会产生腐蚀。

李康(杭州市质检院日化化工产品检测中心主任):这个我来做一下解释,像现有的卫生标准里面,我刚才讲的几个指标里面,其中有一个叫蒸发残渣,蒸发残渣这个指标怎么测的,模拟食物的特性,我们国内是用水乙醇 乙酸,进行一些配比,还有正己烷进行配比,模仿水向流向,然后在不同的温度下,对这个容器进行浸泡,浸泡完以后,对提取液进行浓缩最后称重,把它完全干燥以后称重来测量,通过这些提取液,能够从容器当中浸出,释放出什么东西,我们通过这个来反映的,所以这些现有标准,对这个都是有规定和要求的。

主持人张平:第二个我们基本上解决了,高温会不会产生有害物质,这个明白了,第三个在生产过程当中会不会有污染。

沈烈(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副教授):据我所知是没有的,因为它没有有害的溶剂,它不需要这些东西。

主持人张平:如果按照严格的要求,按照这个程序走的话不会有污染,第四点有没有二恶英这种物质,二恶英是一种高度的致癌物质,有没有这个物质。

沈烈(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副教授):这个没有,因为二恶英有两个苯环,苯环上面有氯原子来取代的这种化合物,聚苯乙烯里它没有氯原子,常用的塑料里面,只有聚氯乙烯才会有氯原子,所以它即使在燃烧的过程当中,也不会产生二恶英。

王革(中国计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以前禁止的时候发改委的理由也有一个,生产过程中使用发泡剂,说有的会破坏大气臭氧层,有的存在安全隐患,现在新的就没有发泡剂,没有安全隐患,没有这个问题了吗?

沈烈(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副教授):发泡剂现在都改用丁烷,都用丁烷做发泡剂。

王革(中国计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以前不是。

沈烈(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副教授):以前不是。

主持人张平:以前的发泡剂,跟现在的发泡剂不是一个原料了。

沈烈(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副教授):以前有害的发泡剂现在都不用了。

主持人张平:原来的有害发泡剂叫什么?

沈烈(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副教授):氟利昂。

主持人张平:当时是氟利昂。

沈烈(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副教授):现在国际上也禁止用氟利昂了。

主持人张平:现在在用丁烷。

沈烈(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副教授):丁烷。

主持人张平:这也是老百姓特别疑虑的第五点,使用的发泡剂会不会有危害,目前来看它用新的一种原料。

沈烈(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副教授):这个发泡剂没有危害了。

主持人张平:事实上目前像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或者一次性发泡塑料这样一种材料,在国外在西方大量普遍在使用,用了很多年,我们来看一下我们的信息小灵通,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国外这方面使用的一些情况。

 

来源:杭州网 作者: 编辑:沈霖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杭网议事厅动态
·杭网议事厅获“市民之家”年度红旗窗口殊荣
·杭网议事厅加入"四位一体"联动运行工作模式
·“杭网议事厅”荣获人民建议集体奖
·杭州网荣获中国城市网站联盟三项大奖
· 杭网议事厅“社区服务岗”荣获杭州新闻奖
·“杭网议事厅”走进白杨街道 望公交更便捷
·热心市民称赞杭网议事厅进社区很贴心
·网友赞议事厅 建议采用回访制让平台更贴心
·“杭网议事厅”走进清波街道 聆听市民需求
·议事厅入选全国“社会管理创新”优秀案例
联系 杭网议事厅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邮箱:hwyst@sina.com
热线:85052222
联系 我们圆桌会
地址:之江路888号杭州广电中心1610室
邮编:310008
热线:89912345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