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张平:当时在优质小学的招生当中,包括我们这次民办中学的招生当中,强烈反应的一个群体,其实是家长这个群体。
朱成方(特约评论员):这个太不应该了。
主持人张平:但是我觉得这个反应,也不是说它不应该,这也是很正常的反应,但是通过这样一种反应,它折射出什么样的问题,我觉得这个我们是好好的,可以来剖析和探讨一下。
薛冰(特约评论员):家长的素质是完全不一样的,有很大的差异性,有相当一部分的家长,他有很积极主动的意识,他其实是考虑到了孩子的成长各方面,他是在争取机会,但是也有一些是被动的跟着别人在走,说别人要去培训,别人要去上课,可能这个过程当中他没有思考那么多。
王群力(资深媒体人):现在的这些孩子,他们家长的成长过程当中,他的价值观的形成,正好是一个国家,利益趋向导向的一个过程,价值观,这是一个。第二这个过程当中,昨天金老师在说的,民国时期理想的教育结构,这种多元化的教育结构,这种成才方式,包括对人才的判定方法,这30年几乎是完全被颠覆了,只有千军万马一条路,高考名牌大学 怎么怎么,总之一点是明确的,一定要接受最好的教育,人要接受好的教育是没有错的,但是现在,面对我们现在这样的现实,面对我们实际上一个终极目标,人类文明的进步,究竟是应该遵循天性,在遵循天性的情况下,来服从一个最合理的,教育框架之下的选择,还是我们要面对这样的一个,不合理的制度框架之下,我们来去拼,这个确实是值得,我们今天家长来思考的。
主持人张平:王老师说得非常好,在最后用了一个拼字,现在我们的状态基本上是一种拼的状态。
薛冰(特约评论员):说实话每一个家长都在纠结,比方说我的孩子各方面表现,都还算比较突出,到底是文澜(中学),还是在原来的学校直升上去,其实我也在纠结,各有利弊,并不是说只有单方面的好处,可能在文澜(中学)的周围的同学,可能相对来讲会成绩好一点,基础好一点,所谓大家讲的学习的氛围好一点,但是在那边的时间可能就很少,我能够让他去发展自己兴趣的,自由的空间可能就很少,但是在公办的中学,可能管理会相对的,给他留的时间多一些,他的个性化的发展,包括可能我带他去旅行,或者甚至去做一些研究的项目,这些就有时间可以做,所以本身也是在这种纠结当中。
朱成方(特约评论员):作为家长我觉得,要设定一个目标阶梯,我想这里,下一阶什么 下一阶什么,要设定几个阶梯,这几个阶梯我都是能够接受的,小孩子最适宜是哪一阶的,要想好,我觉得这阶最好,这个够不到,我到第二阶第三阶,这样你不会失望,小孩子也不会失望,他有很大的一个空间。
孙强(家长):你这个事情不是我说说就算,现在要么摇号到文澜或者到哪里,要么就是直升,就两个选择,阶梯没有的。
金新(学军中学高级教师):摇不进以后还可以到别的学校。
孙强(家长):就直升了,那就是A B两个选择,你可以选择两个,阶梯是没有的,如果有阶梯就好办了。
薛冰(特约评论员):这是一个理解问题,其实我们现在,可能提醒我们的家长是说,在什么样的阶段,怎么来规划孩子以后的成长,就像马云的父亲来看他的优点,我们能根据孩子的特长,或者跟孩子可能发展的这个方向,来帮他设计一个今后的道路,不仅仅到上大学为止,而是要考虑得更深远。
金新(学军中学高级教师):而且要在尊重他的,意愿的前提之下来设计。
朱成方(特约评论员):不能强迫他,他不喜欢的你教他干嘛。
主持人张平:什么是他的兴趣。
朱成方(特约评论员):尊重是最大的爱。
孙强(家长):他选择的面就是太窄。
杨慕光(春雷中学教师 八届杭州市政协委员):刚才各位家长都谈到选择,我就讲当时我为什么让我的儿子,选择四季青中学,实际上很简单,他小学六年级毕业的时候,就面临这个升学的问题,四季青中学就在我们小区里,近这是第一点,第二我就客观的去,作为一个家长去听了他的一个家长会,我小孩还在小学,我就去听了他的家长会,听了家长会以后,各个老师介绍的情况,这个学校我认为是可以的,一个学校它的优或者劣,我的观点第一它教学是否规范,这个很重要,你不能就是为了分数,就是为了考试,包括我的体育也是这样,你只能跑步不能打球,因为打球它不考试的嘛,你只能去跑步,这对人的终生来说是一种摧残,在这个年龄段就把它卡断了,我就再一次地建议我们的家长,就是我们的公办学校已经很好了,你不要去迷信或者去崇拜,它周围有很多好的学生,没有好的学生又怎么样呢,你做最好的,带领大家前进有什么不好呢?你真的是不用纠结,现在的公办学校都已经很规范了,所以现在这个矛盾为什么特别激烈呢,因为民办学校它的生存,迫使它只有走这一条路,所以它更坚决的要选择好的学生,它也没有路好走,所以我在这儿,我就希望民办学校转变观念。
主持人张平:还不是一个好这个字的学生,只是说他的成绩,分数高点的学生,倒不是说这些学生就是好学生,这个概念还是要说清楚的。
薛冰(特约评论员):杨老师讲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地侦查,你要跟学校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它,而不是武断地简单地把他拒绝。
王群力(资深媒体人):所以我说这期节目做的,它有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因为现在很多舆论,没有做这方面的疏导。
薛冰(特约评论员):对,披露信息不够。
王群力(资深媒体人):第一它营造这种气氛,紧张气氛,第二就简单地罗列这个现象,第三就没有对教育资源,公办教育资源做深入的调查。
主持人张平:对。
王群力(资深媒体人):究竟怎么样,规不规范,它好不好?第四个对民办教育,现在出现乱象的结构性问题,没有作出深度的分析报道,所以整个造成社会舆论的这种浅薄、乱象,进一步引发下一轮的浅薄。
主持人张平:是。
薛冰(特约评论员):引发焦虑。
主持人张平:引发下一轮的焦虑嘛。
朱成方(特约评论员):公办未必差,民办未必好。
主持人张平:首先一点,你到底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这是一个家长要考虑的,一个好的孩子,当然孩子都是好的,一个健康的孩子什么是它的标准,这个我觉得我们要考虑清楚,第二个就是我们这个衡量标准,如果说这个标准如果不变的话,家长依然会焦虑,我们的选择太少了,比如说这个家长,不是去文澜就是去拱中,他对拱中情况又不是十分了解,在这样的前提下我怎么选择,所以说我们的教育部门也要考虑,多选择,我的选择余地很多很多元,比如说我们金老师,不断地在提倡差异化的教学的模式,我们能不能出现在杭州,能不能因材施教。
薛冰(特约评论员):我是建议,因为我经常跟家长打交道,家长一定不要,仅仅用成绩来衡量你的孩子,把他归类好坏,或者责骂或者怎么样,一定是要去发现他的长处,去鼓励他的成长,其实我们女儿具体她做什么作业,各方面我很多时候,基本上从来不管的,我是不知道她具体做什么作业,我只负责最后签字,但是我在乎的几点,我是从小开始就在乎的,我在乎她什么呢,一个她品格上面,她会不会贪小便宜,或者有一些不好的。
主持人张平:比较自私的。
薛冰(特约评论员):这种个性的发展,第二个她承受挫折的能力,因为现在小孩子都比较顺,她遇到困难的时候,遇到挫折的时候,她能不能够很好地应对,第三个她有没有主动地,去探索的一个精神,她有没有那种好奇心,对生活的一种热爱,我觉得这些基本的东西,才是我更在乎的,如果是离开了这些东西,她光有一个好的成绩,可能她以后也很难获得,一个很好的成长。
朱成方(特约评论员):刚才张平讲的一个观念,我觉得很要紧,做一个健康的孩子。
薛冰(特约评论员):健康的、快乐的,这两点一样重要。
朱成方(特约评论员):一个健康的孩子,我觉得这才是好孩子,而不是像现在跷拐儿,跷脚了,他成绩很好,其他事情不做,品德很坏,这是不健康的孩子,我觉得这个健康,张平你讲的这个观念,我觉得要灌输到每个家长身上去,我的孩子是不是健康的问一下,扪心自问一下,我的孩子健康的,说明你的教育是对的,假如不健康的话,我觉得你要加强教育,无论他成绩多好都要加强教育。
王群力(资深媒体人):我们这个十几年的一个极端的例子,你看药家鑫案,最近现在朱令的案子重新翻出来,自私到这种程度,如果说我们这一代人,整个民族的人格都要靠这一代人了,所以这个非常重要,所以这个家长孩子,倒还真不是这样,第一个你一定要相信,自己孩子是最优秀的,他只是在某一方面你还没发现,第二一定要顺应他的兴趣爱好。
金新(学军中学高级教师):他天分方面。
王群力(资深媒体人):当然有一点非常重要,培养学习能力确实非常重要,学习 学习 学习再学习,一生的学习,最近我看了一个片子非常好,百年大师,讲黄宾虹张大千,60多岁还在不断的学习变法,84岁到杭州潘天寿请他来,他那个时候也不被学校认可,但是临死之前他说,我的画50年以后会被人认可,中国的精神人格是一生的完成,一生的学习,所以我现在就觉得。
主持人张平:你看这个微博这是一个老师,他叫“我们一班”,他说我觉得现阶段的教育之一大问题,大问题就是让孩子花很多时间,很多精力去学了不少屠龙之技,原本应该是面向大众的,普及性国民教育,在激烈的分数的竞争下,成了越来越难的知识精英化教育,而相当多的知识只为考试选拔服务,而不是为了人格的发展和提升服务。
嘉宾群:这个太对了。
主持人张平:这是一个学校的老师说的这个问题,通过这一次出现,这么巨大的一个事件风波,其实从方方面面都揭示这些问题,到底该怎么办,所以我就觉得如果说我们真是,小的时候是为我们孩子的健康快乐考虑,我们的家长怎么做一个合格,同样也是健康的家长。
王群力(资深媒体人):这是一个三方面的问题,社会上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是社会大背景,第二主管部门制度设计要有,第三个家长的心态,常识这种观念。
主持人张平:前一段时间,我看了一篇文章,我们一个中国家长,移民美国之后发出的感慨,他说我们中国人,为什么都不愿意做普通人呢,他在美国时时刻刻感受到,美国做普通人的快乐,而且在我们中国,感受不到普通人这种快乐,大家都是焦虑的都想做成功人士,这就是目前我们很大的问题。
王群力(资深媒体人):什么原因你知道吗?就是因为中国现在,社会结构性的现象是,越是精英,越能夺取优质资源,在这样的情况下,千军万马去考公务员,千军万马要事业编制,都是制度设计上的问题。
金新(学军中学高级教师):它关键是说到底教育也是因为官本位社会,它才会出现这样的教育体制。
主持人张平:虽然是这次民办初中招生的,这么一个风波,这么一个事件,其实从这件事情上,折射出来很深刻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的问题,关系到我们整个国家的问题,我们都在说中国梦,到底什么是中国梦,如果说这些最根本的问题不解决,那个中国梦我们能实现吗,我觉得其实它真是一个大问题,通过这个事件,我也希望我们整个社会真的是要思考,作为我们家长我们真的要思考,首先我们做一个健康的,同时又是智慧的家长,我们的教育制度一定要思考,我们真的把教育回到原位,另外我们整个的社会的大氛围,包括我们的媒体,我们也要思考,什么才是我们正确的价值观,通过这个事件所引发出的,我希望我们这个城市都要思考,由于时间关系,咱们今天讨论到这儿,谢谢各位,谢谢大家收看,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