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张平:一个十几天的游学,家长寄予了孩子那么多的期望,这就是目前我们推动我们整个市场,游学热的可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之一吧。我们来看一下,家长这样的期盼和实际的游学之间,是不是真的能够实现这样的愿望,我们来看个题板,我们来看一下有一个中介机构,组织这些孩子们出去旅游,他的一个宣传语,他是这么说的,这可能是到英国去游学的一个宣传,他说是两周的一个游学,经典伦敦与风情苏格兰寄宿家庭游,两周游,第一点走进伦敦的国际语言学校,体验以实用为目的的英语学习,感受地道英文的运用,这是语言体验。入住寄宿家庭,每天和寄宿家庭的“爸爸”,一起聊一聊遥远东方的家,唠家常这是要,品尝英国的“妈妈”烹饪的英式美食,第二点。第三点纵贯英伦,感受英国不同城市的文化特色,激发英文学习的动力,这可能就是旅游了,就是玩景点了,这是它的一个宣传,一般说来像这样的一种宣传的话,你们觉得能实现吗?
钟皓(参与游学学生):我是可以的。因为我那次在Homestay,就跟德国的“老爸”,因为德国“老爸”很豪放的性情,天天跟我聊,“老妈”也在那边做菜,给我吃当地的美食。
仲秋阳(参与游学学生):但是我觉得说它到底有没有,激发你英语学习的动力,这个还有待商榷,但是这是他们营销的一种策略、手段,话总要说得漂亮一点。
主持人张平:但是这个出来以后,这个宣传语作为家长看了以后,觉得还真的很有吸引力,这种游学是不是真的能够达到目的?
杨慕光(春蕾中学教师):他有这几个情况,需要就是说明一下。第一个他游学的设计,跟你的需求之间的关系,你在选择的时候,如果它设计的线路中间,本身就是以游为主的,家长也要有这个承受,因为中国人现在富起来,全世界都在接待中国人,你要承受。第二个家长如果说,要是以学为主的,刚才那位同学就是参加一个,相对以学为主的政府组织的、名校办的、政府组织的,或者是相应比较有层次的,民间机构组织的这些团体,参加这样的团体,这就可以达到你学的目的,这个中间的核心是什么呢?核心就是你的宣传,跟你实际之间的距离,你不能说一套做一套,这是它的核心。
主持人张平:有没有接到过这方面的投诉,或者是有些人反映,实际上他这个宣传,跟他实际走的这个过程来看,还是不是很吻合的,有没有这方面的这种投诉现在?
高宁(杭州市市教育局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应该这样说吧,如果是一些学校跟学校之间的那种互访,这种一般情况下不太会有这样的问题,刚才所指的这个情况,可能估计是一些中介,或者旅行社它的某些宣传,它是来招揽一些游客,最后又不能够兑现,这个是有可能,但是一般这种投诉它肯定就是什么,是买卖双方之间的问题,不会投诉到我学校,因为是家长自己去跟旅行社(联系)。
主持人张平:可能到消费者协会去投诉什么的,旅游局去投诉什么的。我们再来看看,到澳洲名校去旅游,它们一条线路的设定,我们看看它们是怎么设定的,首先他说是布里斯班游览,他是两周的时间,等于是十四到十五天的时间,布里斯班游览,第三天的时候参观,就说他第一第二天,还没到大学里去,第三天参观,昆士兰大学和格里菲斯大学,黄金海岸游览、凯恩斯游览,第九天参观悉尼大学和悉尼科技大学,在悉尼游览,第十二天参观新南威尔士大学,用了十四天的时间,只有三天安排到几个学校转了一圈,它就是叫名校游了。
黄拥军(浙江大学外语学院继续教育中心主任):这个实际上就是一个游而不学的项目,就是旅游。
高宁(杭州市市教育局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看一下。
黄拥军(浙江大学外语学院继续教育中心主任):这个就是旅游,看一下学校可能门口转一下,大学里有人给你介绍一下也有可能,有些甚至是他就叫个留学生来介绍一下,这种可能性都存在。
黄拥军(浙江大学外语学院继续教育中心主任):这个跟我们国内曾经搞过,北大游、清华游是一样的,就是门口这么走一走。
侯公林(社会心理专家):类似这种以后就不要叫游学了,干脆就是旅游,我们所说的一种旅游产品,大学校园旅游。
黄拥军(浙江大学外语学院继续教育中心主任):但是它就这么一个项目,挂了游学,他就挂了,你也没办法,谁去监督他?你这个不能挂游学的,你这个只能算旅游,没人去监督他。
侯公林(社会心理专家):所以像这样的那个问题的话,今后我们有关部门,实际上要管起来的,你如果要这样说的话有一个问题,你必须向相关部门提供相关的材料,让人们来界定你到底是不是游学,你如果不是游学,就不能说是游学,你就是旅游。
主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