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我们圆桌会 使用帮助 频道简介
  所在位置: 杭网议事厅>我们圆桌会
 
城市 为啥越来越热?
hwyst.hangzhou.com.cn  2013年07月29日 15:11:47 星期一

分提要2

解说:杭州绿化能对热岛效应起怎样的作用?

孙晓萍(杭州市绿化管理站总工程师):每年是500万方的速度递增在扩绿。

张和平(市政协城建委副主任):绿化覆盖率达到50%,对热岛明显削弱。

解说:广告之后《我们圆桌会》继续深入讨论。

 

主持人张平:现实已经是这样了,杭州已经这样了,我们现在已经意识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我们建筑的高低、它的摆放、它的规划设计,包括它的材质到底该怎么使用,现在我们都意识到了,所有嘉宾给出的结论,热岛的效应都是下垫面、用材,我们整个城市的布局,建筑高度、密度的问题,这些都出来了,这是现实了,到底该怎么办?

周春雨(市政协委员 杭州市气象台台长):有个规划叫做一主三副六组团,我想这个是不是要加快推进规划的实施,主城区现在人也好,产业也好,建筑也好,其实还是主要集中在老城区,如果主城区导致热岛效应的很多因素,都往三副六组团去疏散,或者搬迁,我想对缓解主城区的,城市热岛效应是有作用的。

孙晓萍(杭州市绿化管理站总工程师):城市热岛效应应该说,首先一个从源头上控制,我觉得一个就是刚才周台长讲的,要尽快的不要把所有的物业、人,都集中在主城区。

主持人张平:比如说我们把那些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全部搬到那里去,我想人们可能就会动起来。

孙晓萍(杭州市绿化管理站总工程师):包括人家也愿意产业投到那边去,最好就是一个主城区,旁边是三个卫星城嘛,人们工作生活都在那边,不需要这样穿来穿去,这样真正我们的架构就已经搭好了,源头上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来说能够非常有效地来缓解,比较有效地来缓解热岛效应,可能绿化也是起了比较大的作用。

主持人张平:这次政协委员非常辛苦,他们拿着温度计,跑了杭州好多地方,都进行了一个详尽的对比,我们记者也跟着我们政协委员,一个个都去把它给记录下来了,我们再详尽地了解一下,来认识一下这个现象,看段VCR。

 

VTR3

解说:许多人都知道绿化对温度有所影响,一些植被有着降低周围温度的功效,那么这样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带着这个疑问,记者随市政协委员们一起,在杭州城区内进行了实地测试。

彭丽萍(致公党员):树林底下的草地,地表温度是31度,太阳直射草地是50度,再跨出两步远,太阳下的水泥地的地表温度,那就是60度,不到5米远,三个温度迥然不同。

解说:树木的绿荫真的能降低,20多度的地面温度吗?政协委员们又来到了西湖大道,对阳光直射的马路,和有绿荫的马路路面温度,进行了对比测量。

彭丽萍(致公党员):有树荫跟没树荫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不是说十几度,有二十几度的差距。

解说:那么树荫使得路面温度降低后,会让整体环境的温度产生变化吗?

毛爱东(市政协委员):刚才阳光下的温度是38.4度,现在这里是36.7度,相当于降了将近2度,只有刚刚两分钟的时间。

解说:无论是整体气温,还是地面温度,因为有植被的存在,都会产生明显变化,西湖文化广场南山路等其他测试点,也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

何旭明(市政协委员):这个温度是35.4度,跟太阳底下的温度,相差四五度左右,我们地表上下垫层的材质,跟我们的气温相差很有影响

 

主持人张平:这是我们政协委员冒着高温,在这个地方进行实测的结果,其实我们的市民金德意,我们叫他藤将军,这么多年一直致力于绿化的工作,他也用他本身的绿化结果,来再次向我们市民来证明,绿化是多么重要,在夏天来说的话,我们看看金德意金师傅的一个测试。

 

VTR3

解说:立体绿化对于降温有多少作用,三年前金大伯曾经做了一个试验,在市区玉皇山路上的这幢三层小楼里,金大伯用藤本植物自制了一间空调房,大伯介绍说一楼西边卧室窗户下,自己种植了几盆紫藤、凌霄和金银花,不用一年功夫,韧性十足的藤蔓,就沿着铁栏杆爬到了二楼,成了一幅天然防暑降温的绿色窗帘。

金德意(市民):阳光照在叶子上,带走了一部分的热量,使室内的温度能降低4到5度。现在这个温度,在这个房间已经达到33度多一点,因为这个地方我们没种爬藤植物,这个房间很明显的很热,我们现在如果到隔壁房间,去测试一下有多少度,我们放个两分钟,可以马上看出这个到底是多少温度。现在这个温度28度还不到,说明爬藤植物有明显的降温作用。

解说:两个房间的温度要相差四五度,金大伯介绍说尽管夏天很热,但是他的卧室里却没有安装空调,由于立体绿化的降温作用,现在他只需要一台小电风扇,就足够对付高温天了

 

主持人张平:这是咱们市民的一个实际的行为,你看相差很多。

张和平(市政协城建委副主任):绿色对一个城市的绿岛会怎么样,对城市的温度会怎么样?像北京有一个调查,北京是48%的(绿化)覆盖率,他们推测增加30%,城市平均温度降低2到3度。

主持人张平:整个城市。

张和平(市政协城建委副主任):这个就很厉害了,同样通常认为绿化覆盖率达到50%,对热岛明显削弱,60%就基本消除了。

孙晓萍(杭州市绿化管理站总工程师):60%的覆盖率那不得了了。

张和平(市政协城建委副主任):70% 完全消除。

孙晓萍(杭州市绿化管理站总工程师):特别是我觉得立体绿化,是我们大力要推广的,特别是在主城区,可绿化的地说实话是不多了,我们近十年,每年是500万方的速度递增在扩绿,到近几年来,在主城区扩绿的面积不多,都在外围,萧山、余杭、下沙那边。

张和平(市政协城建委副主任):其实你刚才讲的绿化,屋顶绿化,屋顶面积有多少,占城市的面积三分之一。

主持人张平:全部屋顶的面积有多少知道吗?

张和平(市政协城建委副主任):我们城市面积400平方公里。

汤海孺(市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建筑密度的话,如果平均下来30%可能不会到。

张和平(市政协城建委副主任):25%吧,25%就是一百平方公里的屋顶,一百平方公里的屋顶,相当于城市25%的土地,我们现在的绿化覆盖率是38%,理论的说那就是多少了。

毛爱东(市政协委员 中国致公党党员):63%了。

孙晓萍(杭州市绿化管理站总工程师):去年的统计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0%。

主持人张平:我在想对这几个数字,我们也要解释一下,40%的绿化很多归功于我们西湖景区,西湖景区和我们的西溪湿地,这些估计在里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张和平(市政协城建委副主任):不管在哪里,你把城市的覆盖率达到了70%。

孙晓萍(杭州市绿化管理站总工程师):但是平均达到就很厉害了。

张和平(市政协城建委副主任):那就完全消弥了热岛效应,所以说我们的屋顶绿化,现在不是试点的问题,而是应该创造条件,大幅度地推进。

毛爱东(市政协委员 中国致公党党员):但是我感觉推广得还很不够,最起码我们小区里面,立体绿化是没有的,包括前几年杭州在改屋顶,什么平改坡,其实我觉得也是丧失了,屋顶绿化的机会,平改坡是很漂亮,但是从绿化上来讲,我觉得是不科学的。

孙晓萍(杭州市绿化管理站总工程师):我们现在新建的建筑都要求有绿化,必须有屋顶绿化。

主持人张平:但是我看到很多建筑上没有,光秃秃的。

孙晓萍(杭州市绿化管理站总工程师):裙房上、公建上必须要有,否则通不过验收。

主持人张平:是公建上是吧?

张和平(市政协城建委副主任):现在有新规定了。

主持人张平:这个是哪里管的?汤总,你们这边有没有这方面的。

汤海孺(市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按照要求像这些民用建筑,绿地率的话按道理要达到30%。

主持人张平:30%是绿地要求。

汤海孺(市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这是规定要求如果在地面上达不到的话,可以用屋顶绿化来代替,但是最多只能折5%,这个是有这样的规定。

主持人张平:只有5%。

孙晓萍(杭州市绿化管理站总工程师):不能都用这种,屋顶绿化来代替地面绿化,这个要控制。

张和平(市政协城建委副主任):我们有这个条件要去努力,现在那么多的厂房的顶部、住宅的顶部怎么去处理。

主持人张平:还有我们墙面的攀爬。

张和平(市政协城建委副主任):墙面的攀援以后,还可以到顶上去,而且不会增加屋顶的重量。

孙晓萍(杭州市绿化管理站总工程师):现在植物材料一点问题都没有,植物材料是可以选择的。

主持人张平:这个都没有问题,可能老百姓一个是不了解,还有老百姓担心虫害的影响,如果我们绿化部门能够指导,发明一些不太有虫害的攀援植物,虫子比较少的攀援植物。

张和平(市政协城建委副主任):最大的虫害是什么?因为我们原来讲是有这个的,确实是很阴凉很阴凉,不光是温度低,而且心里感觉很好,窗口的树叶在动,吹进来的风也是阴凉的,不是热的风,但是有老鼠,有一个办法就是纱窗用铜的。

主持人张平:用铜纱窗就可以了。

孙晓萍(杭州市绿化管理站总工程师):现在有些市民反映蚊子多,壁虎,还有蛇,我们现在有可以阻挡的纱窗。

张和平(市政协城建委副主任):铜纱窗如果市民愿意做,是不是政府补贴一下。

毛爱东(市政协委员 中国致公党党员):这个不能种了之后就不管了,还有一些后续的服务,这个服务比如政府不能做,你也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来做,办法是有很多的,其实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刚才我们讲过了,有人同意,有人不同意,我就觉得,我们能不能从法规上有所规定,比方说这个厂区,必须规定要有立体绿化,如果不达标的话,我们就给他进行其他方面的一些处罚,包括在设立的时候,我觉得包括小区里面,就这个事来说应该来讲,肯定大部分的人都能接受,对整个城市肯定有改善,我想这么好的事情,应该通过法律法规,地方法规的形式能够加以规范化。

主持人张平:好,其实关于城市绿化的问题,每个城市他们都考虑到了,都做了不少工作,比如说上海我们来看这个题板,上海对林荫道,有一个具体的评判标准的,他说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的,绿荫覆盖率必须达到90%以上,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的绿荫覆盖率,要达到90%以上这是要求,四车道以下的机动车道路,绿荫覆盖率必须达到50%以上,四个机动车这样的车道,四车道及以上的机动车道,绿荫覆盖率应该达到30%以上,或者应该具有四排及以上,胸径大于15厘米的行道树,它是对道路的绿化覆盖,有这么多的指标要求,我在想我们现在杭州,有那么多的新道路都在开辟出来,我不知道我们杭州,有没有这方面的标准和要求?

孙晓萍(杭州市绿化管理站总工程师):应该说上海的标准确实定得是比较早,它在国内肯定是领先的,尽管我们杭州在做,但是这样的标准没出,我觉得它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参考价值。

王伟武(浙大建工学院副教授):行道树的树种跟它的结构,其实是很重要的,行道树最好是比较高大的,能够御蔽度比较大的,最好御蔽度能够达到90%以上的这种,结构最好是多层结构,高大乔木,再是小一点的乔木,或者灌木、花草,这种多层的结构,这样可能生态效果比较好。

孙晓萍(杭州市绿化管理站总工程师):王教授说得很对,我们行道树的选择,一般主干要通直、冠幅要大,现在比较好的树种就是悬铃木,也就是俗称的法国梧桐,这个树种的树干比较通直的,而且适应性比较强,种哪里成活率都比较好,生长速度比较快,树冠又非常的大,夏天的遮荫效果真的是比较好,我们杭州市现有的一些林荫大道,基本上是这个树种,我昨天还测了一下,35公分大概胸径,它的树冠的直径可以达到13到14米,可以整个覆盖人行道,以及机非带都可以覆盖掉,其他树种跟它相比就弱一点,很多市民或者说一些领导,不喜欢这个树种,一个认为它是落叶的,冬季没有绿色,第二个认为它的球果,在春天它会飞果毛,可能对人会有一些不舒适的感觉,其实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我们分析一个树,肯定是要利弊来分析,它肯定是利大于弊,而且据杭州市皮肤科的医生了解,他说这个果毛对人的,过敏性刺激不大的,只是一个过程性的刺激,不会因为果毛的过敏,而造成你皮肤有什么病态的东西。

主持人张平:其实热岛效应就是自然界对于我们人类的行为,所提出的一种警告,甚至一种报复,在这样的前提下,它其实牵涉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所以在这样的前提下到底该怎么办,我觉得一方面抓城市建设,抓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我觉得绿化建设很重要,特别的重要,而且是可操作,能够见效果的,关键是到底重视到什么程度,想不想做,去不去做,就是这么一个问题,这就是摆在我们城市面前的一个问题,我想当一个城市在发展的时候,是不是这方面也应该同步发展,这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期待。由于时间关系,咱们的话题先讨论在这儿,谢谢各位嘉宾,你们谈得非常好,给了我们很多好的知识,另外也谢谢大家收看,再见。

来源:杭州网 作者: 编辑:沈霖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杭网议事厅动态
·“杭网议事厅”连续四年荣获社情民意直报点先进单位
·杭网议事厅获“市民之家”年度红旗窗口殊荣
·杭网议事厅加入"四位一体"联动运行工作模式
·“杭网议事厅”荣获人民建议集体奖
·杭州网荣获中国城市网站联盟三项大奖
· 杭网议事厅“社区服务岗”荣获杭州新闻奖
·“杭网议事厅”走进白杨街道 望公交更便捷
·热心市民称赞杭网议事厅进社区很贴心
·网友赞议事厅 建议采用回访制让平台更贴心
·“杭网议事厅”走进清波街道 聆听市民需求
联系 杭网议事厅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邮箱:hwyst@sina.com
热线:85052222
联系 我们圆桌会
地址:之江路888号杭州广电中心1610室
邮编:310008
热线:89912345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