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提要2
解说:杭城供水、供电的基础设施如何改善?此次高温干旱天气,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卫龙宝(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缺少真正有能力的农业经营的主体。
何相之(市水务控股集团副总经理):供水的问题也是个能力的问题,也是一个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
陈锋铓(市经信委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处处长):所以还是要呼吁,各级政府要加大电网建设的力度。
解说:高温“烤”出了什么?《我们圆桌会》继续讨论。
主持人张平:广告回来接着我们刚才这个话题,我们说了今年突然出现的,高温和干旱这样的灾难,可以说给我们的城市上了一课,我们一些相关受损失,联系最密切的这些行业,肯定很多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反省和总结的,比如说我们的山核桃,今年山核桃损失特别严重,很多就颗粒无收了,就这么一个状况,果脯,它的果脯,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个,除了自然的因素之外,是不是还有别的原因造成呢?我们先来看段VCR,我们来看看山核桃的这个情况。
VTR3
解说:在临安市岛石镇,随处可见漫山遍野的山核桃树,就连山顶上也种满了,林农叶师傅家有,7亩左右的山核桃林,前年他特意清理了一下山顶,种上了山核桃树。
叶师傅(临安市岛石镇新二村村民):以前都是松树,现在都砍光了,发展山核桃了。
记者:为什么要砍掉?
叶师傅(临安市岛石镇新二村村民):山核桃价格高。
解说:林师傅说上世纪80年代初,村里把山分到了每户农家,2000年以后,山核桃的价格一路飙升,眼见利益可观,他们村几乎每户人家,都把整座山用于栽种山核桃树,而且因为采摘需要,山核桃树下的灌木和杂草,都被林农们清理的一干二净。
丁立忠(临安市山核桃产业协会秘书长):所以说我们一直在提倡的,一个我们经济林,不光是山核桃,种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保留一部分原有的植被。
解说:丁立忠告诉记者,经济林与天然林,在生态功能方面,是无法比拟的,对于涵养水分、防风固沙、美化环境,都有重要作用,是树种单一的经济林,所不能取代的,临安市一些地区大量发展经济林,在这平时不大看的出来,但是到了极端天气,水土流失的恶果接踵而来,临安市龙岗镇镇长张群说,他们也曾多次劝说村民,要正确对待,自然林和发展经济林之间的矛盾,但效果并不明显。
张群(临安市龙岗镇镇长):我相信经过这次的干旱之后,老百姓可能也会慢慢体会到,山顶的帽子摘了,对下面山核桃林发展,绝对是没有好处的,老百姓慢慢可能观念上也会有所转变。
主持人张平:这就是这次高温灾害,直接给我们山核桃的这些农户们上了一课。
卫龙宝(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很大的来讲我们以后怎么样,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因为我们这几年整个经济发展很快,但是对整个生态环境,生态文明方面的建设,可能还是不够的,所以我们看了现在总书记提出来,叫作美丽中国,我觉得这个可能就是一个,比较高一点来讲,稍微小一点来讲,我们怎么样总是考虑,灾害的抗灾能力的角度要去加强,我觉得前面说的基础设施建设,其实除了基础设施加强以外,可能还要我们的农业现代化的建设。
主持人张平:我刚才不断的听说基础设施,基础设施不完备,可能也就是说造成这次,我们很多抵抗能力不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吗,像何林海他们的话,他们的基础设施,是不是算相对来说算能力比较强的?
叶安(市农业局农作物处副处长):他就属于我们投入建设的,示范型的叶菜生产功能区,他的包括一些大棚的设施,包括一些沟渠的设施,也是政府财政予以投入和支持。
主持人张平:像他这样的模式,在咱们杭州目前来说,大概有占了多少的比重?
叶安(市农业局农作物处副处长):对整个的农业来说,它所占的比重还不高,投资比较大。
主持人张平:但是目前来看的话,咱们可能目前缺的像这种规模化的,占的比重还是比较少的,亟待要进行不断的推开 ,才能够是非常强有力的一个(保障),是吧,卫院长?
卫龙宝(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我们讲农业现代化讲了那么多年,但是真正的要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最薄弱的一点,我们缺少真正有能力的农业经营的主体,就像他一样,因为一方面你要有资金的实力 ,另一方面你也要有这种知识水平,像我们说实在留在农村里面的农民,老龄化非常多,老的或者弱的,这样子我们当然就比较难,我感觉这次的灾害,也给我们提了个醒,怎么样增强我们农业现代化的建设的力度。
主持人张平:可能农业现代化反而是一个蓝海,但是好多人没意识到这个蓝海的潜力,我们政府要做的工作之一,也是怎么样能够把这个蓝海,能够呈现给大家面前,吸引那些人能够进去,这可能就是个问题,另外我们知道今年,这样的灾难来到我们这个城市面前,我们的水又面临着考验,就像多年前的电一样,有什么办法吗?有些什么样的思考?
何相之(市水务控股集团副总经理):其实说到供水的问题,也是个能力的问题,也是一个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供水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水厂处理能力和生产能力的建设;第二个是管网的建设,根据今年的形势,我们集团已经同步启动了,九溪水厂的扩建改造的,这么一个立项工作,九溪水厂我们目标当中的,改造是分两期进行,第一期是我们今年准备立项的那个,在现在60万吨的基础上面,我们再扩建20万吨,同时对80万吨进行深度处理的改造,这个改造完了以后,我们再进行第二期改造,第二期改造是40万吨,再增加40万吨的生产力。
主持人张平:就是100万吨,加起来120万吨。
何相之(市水务控股集团副总经理):120万吨,就相当于又一个九溪水厂。
主持人张平:好的,我知道我们这个用电,虽然说今年保证了我们生活用电,基本上工厂企业也能够降低到,它的损害程度也降到最低度,但是我刚才听我们这位处长说,基础设施也是我们很大的一个瓶颈是吗?也是同样面临这个问题。
陈锋铓(市经信委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处处长):特别是老城区这一块,用电负荷增长很快,近十年来新增的变压器下不去,下不去的主要原因一个很难落地。
主持人张平:大家不太愿意接受它。
陈锋铓(市经信委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处处长):不太愿意接受是一个问题,第二个点很难选。
主持人张平:没地可去。
陈锋铓(市经信委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处处长):没地方可选。
主持人张平:如果说它不落地的话,出现的最坏的结果就是崩盘。
陈锋铓(市经信委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处处长):最坏的结果如果说控制不好,变压器的负荷率控制不好,很有可能会造成,这台变压器所供电的范围,要烧掉 要瘫痪,所以还是要呼吁,各级政府要加大电网建设的力度,很重要,空间要预留出来,另外一个因为变压器,实际上安装的地方都是经过环评,对环境的影响实际上,是已经降到最低程度,实际上按照专家来分析,在变电站工作的这批电力员工,对他的身体一点影响都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