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我们圆桌会 使用帮助 频道简介
  所在位置: 杭网议事厅>我们圆桌会
 
8月18日:“战高温”后的启示
hwyst.hangzhou.com.cn  2013年08月20日 13:29:07 星期二

主持人张平:我想问一下,我们红色预警发出之后,那么多的响应部门响应,响应的程度到底如何,他的工作有没有做到位,他工作是怎么做的,有没有具体的一个指标 标准,或者有一个督促的机构,或者有一个检查的机构,来检测他这些工作做得如何,这个目前有没有?

何爱芳(杭州市气象局减灾与法规处处长):我前面讲到了现在的很多预案,翻出来就会发现会缺这个环节,这个里面本身预案的严肃性的问题,昨天我也翻了上海的(高温应急预案),上海是8月10日新出台了一个,高温的应急预案,它是在2009年出台应急预案以后,重新的修订,也是紧急情况下修订出来的,刚好他上半年已经在做相关的工作了,他这次的预案就很明确的在最后讲到,一旦进入到紧急情况,市政府会成立紧急指挥部,指挥部分几个组,监测预警组由气象局负责,他会动员社会力量,还有一个宣传组,由宣传部来负责,负责检查的,各部门的预案执行情况由应急办负责,他这个执行性会更好,这次预案的修订我们非常美好的期望,就是像香港一样,像包括我们国内的深圳一样,只要预警信号一出,各部门都知道怎么干。

主持人张平:所以我就说我们在整个,面对灾难的应急的措施当中,对他的问责 监督这一块,相对比较缺失的,比如说马路上的遮阳篷的问题,一直那么高的温度,迟迟搭建不起来,我们也不知道最后怎么处理,有没有人来承担这样的一个责任,到底有没有督察它,你必须要在什么时候给我搭起来,都没有 都不知道,但最后还是搭起来了,可能有很多的原因,但至少最后是哪些单位承办的,他到底最后有没有承担这个责任,我们都不知道。

朱成方(特约评论员):再比如说社区两个老人死在家里,死在家里有没有人应该追责,我觉得应该追责,它本身就是居家养老的一部分,这两个人死掉了,他有没有根据这个城市预案来做,有没有做好 是哪些事情,也没有人追究了,本身就造成,我们这个预案的严肃性不够。

卫龙宝(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我就觉得这个预案,像这种应急的预案,我们也不能讲预案要包含一切,比如说纳凉的问题,还有老人死在了公寓里面,这种事情是不是跟我们预案不灵,或者响应程度不够有关,我觉得不太有直接的关系。

朱成方(特约评论员):高温预案当中应该是有的,孤寡老人的照应这个应该有,特别是空巢老人,社区的话假如你出了这个事情,我觉得这个当然应该有(在预案条例中)。

何爱芳(杭州市气象局减灾与法规处处长):所有的预案里面,只要涉及到自然灾害的,它都会涉及到弱势群体。

朱成方(特约评论员):那么你这个预案没执行好,你说没关系,那肯定有关系,在这段时间,在预案时间里面,在警报时间里发生了事情,当然是跟这个预案有关的,怎么会没关系呢。

胡税根(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实际上政府在民政工作,社会保障体系当中,对这些孤寡老人,弱势人群它本身有常态化。

卫龙宝(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如果不常态化没用的,这两天你管了平时呢。

胡税根(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而且杭州在这方面,总体做得还是很不错的,按照我们国家突发事件总体预案,或者我们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的应对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就是应急的准备;第二个阶段监测与预警;第三个是应对,应对与处置,具体的处置;第四个阶段是恢复与重建,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这些预案,有的问题是什么呢?他强调响应,强调响应的话,实际上就是强调第三个阶段,我们突发事件的处置和应对,这一块我们现在地方政府,包括中央政府都比较重视了。

主持人张平:刚才我们何处说了,比如用电为什么可以有序,因为它已经常态化的管理了,才会很有序,这一次的高温,可能它虽然是一个突发的灾难,但实际上它给我们很多的警示,比如说像美国的芝加哥这个城市,它也同样遇到这样的问题,最后它做了哪些工作呢,我们来看一下,有请我们信息小灵通,给我们介绍一下。

来源:杭州网 作者: 编辑:李媛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杭网议事厅动态
·“杭网议事厅”连续四年荣获社情民意直报点先进单位
·杭网议事厅获“市民之家”年度红旗窗口殊荣
·杭网议事厅加入"四位一体"联动运行工作模式
·“杭网议事厅”荣获人民建议集体奖
·杭州网荣获中国城市网站联盟三项大奖
· 杭网议事厅“社区服务岗”荣获杭州新闻奖
·“杭网议事厅”走进白杨街道 望公交更便捷
·热心市民称赞杭网议事厅进社区很贴心
·网友赞议事厅 建议采用回访制让平台更贴心
·“杭网议事厅”走进清波街道 聆听市民需求
联系 杭网议事厅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邮箱:hwyst@sina.com
热线:85052222
联系 我们圆桌会
地址:之江路888号杭州广电中心1610室
邮编:310008
热线:89912345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