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我们圆桌会 使用帮助 频道简介
  所在位置: 杭网议事厅>我们圆桌会
 
如何满足市民健身需求?
hwyst.hangzhou.com.cn  2013年10月22日 10:56:29 星期二

  分提要1

  解说:杭州健身场地供应紧张,我们应该如何增加健身设施?

  凌平(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博导):我们现在的乒乓球房、乒乓球馆,不管打也好,不打也好,就是放在那里。

  赵荣福(市体育局局长):新建的公共体育设施,一直主张全部要多功能。

  解说:广告之后《我们圆桌会》继续讨论。

  主持人张平:好,赵局说有信心,他也开了眼界,其实我们今天也准备了一下,当然可能完全照搬西方的做法,我们也不现实,但是有一些做法,我们还是可以借鉴的,我们也开开眼界,我们有请我们信息小灵通,来介绍一下,在西方他们整个的体育设施配备,他们是怎么要求的。

  信息小灵通

  王佳莹:好的,主持人,国外社区体育设施,相对集中于社区体育中心,是构建社区服务网络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美国,美国的社区体育中心,大致分为五个层次,小型公园、街区公园、社区公园,管区公园和地区公园,一般室外的设施除了球场和运动场,还有钓鱼、儿童游乐场等区域,此外美国政府还规定了,社区每10000人,就要建一英里的,野营自行车或健身路径,每25000人要建一个公共游泳池,每1000人要建四亩开放的休闲公园。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日本,在2000年日本政府颁布的,《体育振兴基本计划》规定,到2010年之前,要在全国各市、街、村,至少发展、建立1个综合型地域体育俱乐部,综合型地域体育俱乐部,备有多种多样的运动项目,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文化需求。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英国,英国的体育理事会,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制定了,英国社区体育中心的基本标准,要求每25000人的社区,就需要建立一个社区体育中心,社区体育中心必须能够开展,17个体育项目,如羽毛球、篮球、5人制足球等,此外中心还需要有健身房、会议室,以及更衣室等等。好的,主持人,我这里的情况就是这样。

  主持人张平:他们基本上都是以2万人作为一个标准。

  赵荣福(市体育局局长):乡镇。

  主持人张平:一个乡镇。

  赵荣福(市体育局局长):相当于一个社区。

  凌平(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博导):欧洲特别是德国,从1960年开始,就有一个叫黄金计划,黄金计划要求经过15年,几个黄金计划,要达到人均12%,人均12平米的运动场地。

  主持人张平:人均12平米。

  凌平(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博导):另外在美国每个城市都有一个叫Parksandrecreationprograms,就是公园和娱乐项目,公园和娱乐项目,就像刚才赵局说的,一个我在那边的一个城市,叫Caderfalls,一个3万多人的一个大学城,有一个Parksandrecreationprograms,一个足球场,我去了以后看到24片足球场,大大小小的,有五岁,有七岁,有九岁,有十几岁,有成人在踢,另外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场,德国人在这方面做的非常好,比如说一个篮球场,一个篮球场不仅仅是打篮球的,篮球架是挂在高空的,需要的时候篮球架升下来了,下来了就打篮球,不需要的时候就升上去,边上还有一个器材室,打开器材室的时候,比如说场地是空的,乒乓球出来了,桌子全部围好打乒乓球,两个小时以后乒乓球全部下去了,地上有一种暗道,你架了一个杆子以后变成羽毛球,架了一个杆子变成排球,我们比如说到大学去,学期之前每个人都可以拿到一本本子,这本本子就告诉你,下一个学期星期三下午,几点到几点是乒乓球的,几点到几点是羽毛球的,几点到几点,充分达到极致化的利用,我们现在的乒乓球房、乒乓球馆,不管打也好,不打也好,就是放在那里,它没有一个移的,所以说这个是非常好的一种(方式),尽管它有很大的运动空间,同时非常高效的,利用每一个场馆设施。

  赵荣福(市体育局局长):我们也在做,新建的公共体育设施,特别是场馆,我们一直主张全部要多功能。

  主持人张平:另外我知道,在这样一个场地严重不足的前提下,后来我们有一个规定,要中小学生的运动场地向社会开放,目前通过我们人大的执法检查当中,发现40%多其实都没有按照这个要求,我想苦衷我是有所了解的,我觉得我们都能够理解,我们记者对此也进行了一个调查,来看看学校的体育场馆设施,到底是怎么样的情况,我们看一段VCR。

  VTR3

  解说:住在益乐路上的古荡社区的居民们,最近几个月来,锻炼健身变得十分方便,蒋先生对此深有感触,作为古荡社区的居民,蒋先生自从小区附近的,古荡第一小学对外开放场地后,几乎每天晚饭后都会前去锻炼。

  蒋先生(古荡社区居民):十多年没碰(篮球)了,这次(学校场地)开放了,终于捡起了篮球。

  解说:像蒋先生这样来学校锻炼的人还有很多,许多人都因此而改变了,晚饭后的生活习惯,加入到锻炼大军中来。

  古荡社区居民:很开心的,对我们也蛮好的,出来走走,锻炼锻炼身体。

  古荡社区居民:有地方玩了,平时我们来这边逛逛,饭后散步都比较好的。

  古荡社区居民:喜欢,能运动。

  解说:记者了解到,学校从2013年6月开始,向附近的居民开放,兵乓球室和室外场地,要求居民到所在社区办理出入卡,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到学校场地进行健身,社区与学校派专人负责维护秩序、保障安全,体育部门组织,有体育指导资格证的志愿者,指导居民正确健身。

  古荡社区居民:跟他们打打他们都会给我们指导。

  古荡社区居民:最终对兵乓球爱好,大家对都来全民健身。

  陈忠祥(体育指导志愿者):注意安全,体育设施也不要损坏。

  解说: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来学校锻炼的市民,就由刚开始10多个人,增加到现在的200多人,不过随着锻炼人数的增加,一些管理上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古荡古荡一小保安人员:尤其像一些小朋友,或者骑自行车,有些人带着宠物,大家刷卡,在拥挤的过程当中,有可能会漏掉。

  解说:而一些常来锻炼的居民,对管理方面也表示了担忧。

  古荡社区居民:(宠物)粪便万一自己踩到了,或者怎么样,总有这种事发生。

  古荡社区居民:觉得(宠物)还是不要带进来好,因为这里毕竟小朋友比较多,万一没看好的话,对人身安全,可能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古荡社区居民:有垃圾的,特别有的带着小孩子,小孩子吃的东西,这些东西都会有的。

  古荡社区居民:晚上最好灯光稍微强一点,黑漆麻乌的,有些东西乱扔,扔在地上,人家也不知道。

  主持人张平:我们的书记也在现场,俞书记怎么样,你们开了几个月到现在为止,你们感觉如何?

  俞春龙(杭州市古荡第一小学书记):实际上因为校园安保的问题,中间停止开放一段时间,以前是一直在开放,在以前开放的过程当中,确实碰到一些问题,比如说一个是职责不明确,到底开放是社区管的,还是我们学校管的,第二个是设施设备的损坏方面,比如维修给学校增加了成本,第三个是一些安全方面,包括这种校园财产的安全,包括来锻炼的这些人员的安全,万一如果有一点事情,到底是谁的责任,还有一个是卫生方面的,刚才也提到了,有的时候早上去的时候,发现锻炼以后喝过的一些可乐瓶。

  主持人张平:随手丢在那里。

  俞春龙(杭州市古荡第一小学书记):对,还有比如说绿化带里面、草坪上面,都有一些烟蒂,还有我们学生在运动的时候,在草坪上比如说在玩耍的时候,一不小心就踩到了狗屎。

  主持人张平:你们学校从开放到现在,作为你来说的话,你觉得学校,内心是不是心甘情愿地说,我向社会开放。

  俞春龙(杭州市古荡第一小学书记):以前确实感觉是很被动的,现在利用重新开放的机会,西湖区文体局教育局,在古荡街道进行了试点,我们也是其中的一个试点的学校,现在的职责明确了,文体局、教育局做些什么,街道,包括社区,包括我们学校,非常的清楚到底做哪些事情。

  赵荣福(市体育局局长):市里就是负责统筹协调、检查、考核和奖励,市级层面,区的文体局,区的教育局,对本辖区内的学校场地的开放,进行领导和指导,还提供部分经费,学校主要是负责开放、安保,包括清洁卫生,包括设施的维护,社区就组织好居民,对接好学校,初步设想现在我们正在出台一个政策,对像我们西湖区,古荡地区的试点里讲到的,每个学校给予一定的安保费,安保人员由政府出钱,第二个就是门禁系统,市民卡刷卡这个设备,第三就是检查考核,第四我们对进去人员多少,还要以奖代补的补助。

  主持人张平:如果说全体开放的话,全国推开的话大概有多少面积,可以补充到我们这个设施里头。

  赵荣福(市体育局局长):精确数字我也说不准,但是全部开放的话,现在是1.43,我估计至少能涨到2.43。

  主持人张平:涨一个点。

  赵荣福(市体育局局长):涨一个点。

  凌平(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博导):60%以上的体育场馆,它是在中小学和大学学校里的,如果说学校的体育馆能够,向社会开放的话,可以大大缓解。

来源: 作者: 编辑:夏迎莹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杭网议事厅动态
·“杭网议事厅”再获社情民意直报点先进单位
·杭网议事厅获“市民之家”年度红旗窗口殊荣
·杭网议事厅加入"四位一体"联动运行工作模式
·“杭网议事厅”荣获人民建议集体奖
·杭州网荣获中国城市网站联盟三项大奖
· 杭网议事厅“社区服务岗”荣获杭州新闻奖
·“杭网议事厅”走进白杨街道 望公交更便捷
·热心市民称赞杭网议事厅进社区很贴心
·网友赞议事厅 建议采用回访制让平台更贴心
·“杭网议事厅”走进清波街道 聆听市民需求
联系 杭网议事厅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邮箱:hwyst@sina.com
热线:85052222
联系 我们圆桌会
地址:之江路888号杭州广电中心1610室
邮编:310008
热线:89912345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