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提要2
解说:新形势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有哪些对策?
高德康(市政协委员 德意控股集团董事长):它是比较典型的机器换人。
贾盛(江干区政协委员 名莎服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用符合公司定位的一个工业设计,来推动公司快速的发展。
章成力(市政协委员 杭州制氧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我们向产业链的两头延伸。
解说:《我们圆桌会》广告之后继续深入讨论。
主持人郑煜:目前杭州的一些传统企业,它通过这种模式的转变,给其他一些企业,提供一些很好的借鉴作用,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片子,我们来进一步了解这方面的情况。
VTR3
解说:说到豆制品,相信有一个品牌大家一定不会陌生——祖名。作为杭州市和浙江省的知名品牌,它用几十年的时间,把大家对豆制品的印象,从小作坊改变成了专卖品牌,2012年祖名实现了年产值6个亿,成为全国最大的豆制品生产企业之一。这是祖名豆制品有限公司,位于滨江区生产基地的一个车间,强烈的轰鸣声是,磨浆机正在工作,最终大豆原浆被汇集到一起,几十台机器几个人管理,这对于从业近20年的敬师傅来说,已经不算什么。
敬天知(企业员工):这个浆磨下来,还要经过人工操作才能用,现在新买了一台机器,它是全自动工艺流程,豆子进去一出来就是豆浆,我们就可以直接生产。
解说:对于这样一台机器,每天只需要开关各一次,就可以实现原先一台半自动机器,六倍的产量,而人工却大大节省,其实不光是在这个环节,目前从原料进入开始,直到成品出厂,祖名已经可以实现全自动化运作,而这样的模式,已经在安吉的工厂率先实现。
蔡祖明(市政协委员 祖名豆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2004年的时候我们这里第一条,搞了一个豆腐干自动降温、自动拆封,我们现在这边烧的豆腐干,到包装间热冷了,在20度以下了,既能保证产品的品质,第二个又能降低劳动的强度。
解说:作为杭城老百姓口中,颇具口碑的诚信企业,祖名其实不光光实现了生产自动化,从2000年开始,祖名豆制品陆续被国际质量体系,环境管理体系,以及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2006年时便已率先在全国,通过了QS认证。
蔡祖明(市政协委员 祖名豆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2007年还是2006年,成立了一个中国食品协会,下面成立了一个豆制品专业委员会,工艺的标准,包括我们臭豆腐的定性的标准,还在完善过程当中。
主持人郑煜:我们看到这个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可能在平时的家常菜当中,经常能吃到的一个食品——祖名的食品。它这个企业的做法,我不知道我们几位委员,你们又是委员又是老总,它的这种做法,你们怎么看待?
章成力(市政协委员 杭州制氧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祖名的做法实际上,在我们当前要素制约,所谓的用工荒的情况下,我觉得它的做法,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
高德康(市政协委员 德意控股集团董事长):其实刚才这个做法,有点像机器换人 。
章成力(市政协委员 杭州制氧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它是比较典型的机器换人,让我们耳目一新。
贾盛(江干区政协委员 名莎服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我们这边也有同样的类似的做法,但是可能效率没有他们这么高,因为我们还没有全自动,直接布料进去就出来,这么高效的一个做法,有些自动的缝纫机,或者有一些裁制的,以前需要比如说三四个人,去把面料给裁开,那我们现在可能只要一个人,或者是一个人就可以裁很多的面料,把它就可以裁开,这就是(自动化升级)。
徐土松(市政协委员 市经信委副主任):也是通过机器来提升,整体的一个效率。
贾盛(江干区政协委员 名莎服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对对对。
徐土松(市政协委员 市经信委副主任):现在服装业的自动化程度也很高,从电脑设计到自动画版,画版以后自动切割,在缝纫这一块还是大量靠人工的,我前段时间看,广州也有一个企业,有一个产品出来了,能够代替很多人工,一抵三,一抵四左右,也出来了。
主持人郑煜:其实刚才你们说到了,包括我们刚才祖名,看到的这个片子里面,它提到其实它都是采用一种技术,或者说是工业化的一种技术,来提升企业自身的一种,降低它成本,提高它的效益,其实我们很多的企业,除了通过这种形式来,提升他们的转型以外,还试着用其他的方式,来提升他们现有的产品的转型,接着我们再来通过一个片子,来了解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