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提要
解说:抢购口罩,雾霾6天致黑肺,柠檬水能治百病,我们的生活流言四起。
张天立(中国能源环境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我想我戴完以后可能要抢救我了,气喘不过来了。
王玉宝(新闻评论员):没有一个东西是治百病的。
赵国秋(浙江省暨杭州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不靠谱。
解说:为什么我们这么容易相信流言?
赵国秋(浙江省暨杭州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科学素养本身就不够。
张天立(中国能源环境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所谓的名人不要用你的影响而来误导了大家。
解说:究竟该怎样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
曹明富(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市科技发展研究会理事长):我们科学家必须要参与科普。
赵国秋(浙江省暨杭州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政府在这个中间恐怕要有一个顶层设计。
解说:谁来做流言的终结者《我们圆桌会》今晚讨论。
主持人张平:沟通改变生活,对话推动进步,这里是《我们圆桌会》,各位好,我是张平。今天是12月15号,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个日子,今天是中国科协会员日,大家可能都很陌生,但是今天《我们圆桌会》就想谈谈科学这个话题,我们想来了解一下,一个民族来说的话,科学素养、科学思维、科学素质这些对我们到底有一些什么样的益处,我们远的不说,就说近的,最近雾霾困扰我们整个中国,杭州这几天也是,前段时间也是身受其害,一说到雾霾很多人很惊慌,因为很多的传闻,比如说PM2.5进入我们的肺以后,对我们造成很大的恶果,大家都感到很恐慌,到底情况怎么样呢?今天我们请来了非常多的各个领域的专家,我们来谈一谈这些事儿。在我们节目开始之前,我们还是先来看一个短片,看看大家对这方面的一些认识。
VTR1
解说:尽管冷空气带走了雾霾,但是前几天杭城严重污染的景象,还是让很多人心有余悸,严重的雾霾天,也带动了很多相关产品的热销,雾霾天首先带火的就是口罩和空气净化器的销售行情,很多药店、商场和超市都卖断了货,在记者的采访中,我们发现很多市民都买了口罩,但是面对各式各样的种类,大家并不清楚该如何选择。
市民:我就买那种厚一点的吧,觉得效果好一点。
市民:大家就问卖口罩的,是不是能防雾霾的嘛,他说是的我就买了。
市民:我就随便这种纱布口罩买来的。
解说:那么雾霾天里戴口罩,究竟能对保护我们自身起到多大作用呢?接受我们采访的市民们就更拿不准了。
市民:我的口罩可能是没什么用的吧。
记者:看一下,看一下,您就戴这种口罩。
市民:现在还不知道,反正戴了再说吧,总比没戴好。
解说:此外记者还发现,对于近期热销的空气净化器,很多市民也有不同的说法。
市民:他们不是说(空气净化器)要致癌的吗?
市民:机械的这种我觉得也是有一点害处的。
解说:雾霾天让口罩和空气净化器热销,也让很多说法到处流传,有人说雾霾可使鲜肺6天变黑肺,还有人说香烟的过滤嘴能过滤PM2.5,市民告诉我们,对于这么多的雾霾消息,他们通常也是一知半解,非常困惑。
市民:大家都在风传,你也不知道这个事情到底是真还是假,比如说通过电视台,比如说通过报纸,通过专栏,或者一些专家出来说的话,可能会比较好一点。
市民:最好还是官方出来表个态。
主持人张平:首先我想请各位专家,各位老师,用题板来写一下,你们认为这种像刚才对雾霾的认识,你们认为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呢,还是觉得可能是一种心理作用?
吴式琇(杭州市肿瘤医院院长市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委):可能会有一点科学性在里面。
主持人张平:沈老师。
沈立荣(浙江大学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教授市食品营养学会秘书长):也是可能有一点。
张天立(中国能源环境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不够科学,不严谨。
主持人张平:有一定的道理,有一定的道理。
赵国秋(浙江省暨杭州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但过于恐慌。
主持人张平:但过于恐慌。
王玉宝(新闻评论员):只能是说有一点,不能扩大。
主持人张平:我们在座的几位嘉宾当中,只有王玉宝应该说,跟我们一般的民众是一样的,他不是一个科学领域里面的专家。我想问一下这几天雾霾天气非常严重的时候,各位老师你们出门戴口罩吗?
赵国秋(浙江省暨杭州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没有戴。
主持人张平:没戴。
张天立(中国能源环境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我没戴。
主持人张平:基本上都没有戴,都没有戴,为什么这么从容呢?
赵国秋(浙江省暨杭州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戴口罩应该说绝大部分的一般性的那种口罩,是不能够有效的去预防PM2.5,包括PM1都不能有效预防,如果说你真的要通过口罩来解决问题的话,那只能是M95,像猪鼻子一样的,要戴这样子的口罩,它才能够有效地去通过过滤,减少一些影响。
张天立(中国能源环境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PM2.5什么意思呢?细小颗粒。多大?2.5微米。多少?头发丝的二十分之一。现在我们进一步来讲更危害的、厉害的还是小于PM2.5的,这个是在医院里面戴的,防止打针的时候,口水不要感染病人,这种戴了以后,我们在禽流感的时候,SARS的时候,可能戴戴也有好处的,这个是好的。M95我为什么不戴呢?我想我戴完以后可能要抢救我了,气喘不过来了,它这个非常致密,正因为致密以后,所以它可以去除细颗粒,也正因为致密我就喘不过气来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不适合戴的,与其戴了没什么大作用,也憋闷得不得了,你回去也不处理,可能没毛病还带点毛病回来,要洗什么的。
主持人张平:我们问一下吴院长。
吴式琇(杭州市肿瘤医院院长市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委):口罩肯定是一个人不可能长期戴的,特别像如果是过滤得越仔细,或者是越细小的(颗粒物)都过滤掉,肯定是很致密,这个时候你呼吸会有阻力的,这是一个;第二个你呼出来的气,我们呼出来的气是废气也会过在里面,在我们医学上有一个术语叫部分重呼吸,你把呼出来的废气又把它吸到肺里面去,这真的会像我们这位专家讲的,会造成疾病的,所以说这个长期戴是不可能,短期戴可能是可以的。我在想哪些人适合戴呢?对于一种有过敏体质的人,比如说有哮喘的,比如说慢阻肺这种病人,本来正常呼吸都比较困难的这种人,在PM2.5高了以后,会降低我们空气中的氧分压,这种人是适合戴,正常人你说戴这个,我估计它的弊还大于利,要多很多。
主持人张平:我们今天主要是讲,因为民众对这方面的知识缺乏之后,可能会盲听、盲信或者会盲从,比如说前段时间传得很火的一个实验室的试验,一个小白鼠在雾霾的情况下,六天的时间它的肺变成了黑肺,大家很恐慌,小白鼠都这样了,这样浓度高的雾霾下面,我们人是不是吸进去之后,马上肺也全部成了很黑的肺了,这个怎么来认识呢,怎么来看待这个问题呢?
吴式琇(杭州市肿瘤医院院长市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委):我们肺就是过滤空气的,当我们人体在发育过程中,我们的肺也慢慢的会变黑,所以这个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至于说这个时间,小白鼠肺变(黑)六天就够了,我们人需要多少天呢?这个在人体上可能是做不到,小白鼠的体质和我们是不一样的,它吸食一天比如说是限制的实验条件下的,那么我们人体不是这样的,所以从这个来讲没有可比性,但是有一定的警示作用,这种东西对人体可能是有害的。
主持人张平:对,说起雾霾对我们的影响有几个传言,其中还有一个空气净化器,现在空气净化器都卖断货了,也是很神,好多人都指望它了,觉得好像最起码我在家里面空气会好一点,空气净化器的作用,是不是像宣传所说的有那么大的作用呢?
张天立(中国能源环境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台湾最近出来一个室内空气净化的一个律法了,这个大概是世界上最早的。我认为空气净化器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还是一个问题,现在的宣传夸大了,什么大于99%,怎么可能呢,而且很遗憾的有些报纸登了,是经过什么什么鉴定的,因为第一我们国家室内空气净化没有立法,台湾地区立了,我们没立法,标准还没有,监测方法都没统一,你拿什么来讲99%的问题。
主持人张平:比如说清华大学有一个什么实验室。
张天立(中国能源环境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这个实验室是什么标准,国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你是什么标准?所以这个东西我就感觉到,在宣传报道也好,做广告也好,不要骗人,我建议政府要管起来。
吴式琇(杭州市肿瘤医院院长市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委):我补充一个,空气净化器净化出来的空气,当然PM2.5可能是下降了,如果不下降就是伪劣产品,但是如果说这样空气净化出来的空气,是不是一定对人体是有益的呢?这个其实是需要证实的。改变了某一个环境,但是这个环境是不是对人体也产生了一样的好的效益,这也需要来证实的。
主持人张平:通过很多的传闻,包括人们的一些似是而非的行为,可能最大的一个基础就在于我们真的是不知道,民众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办。前段时间包括现在也在疯传关于柠檬水的问题,也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现在多少人家里面都在喝柠檬水,因为柠檬水治百病,特别还能防癌,说得神乎其神,我们来看一个片子。
VTR2
解说:热的柠檬水救你一辈子,把柠檬切成薄片,放在杯子里并加入热水,它会变成碱性水,每天饮用对谁都有好处,柠檬只杀癌细胞,它比化疗强一万倍,而且不产生毒副作用。最近一则柠檬水能治癌症的贴子,在很多人的微博和微信圈里疯传,很多人也听信了柠檬治病的说法,纷纷买来柠檬泡水喝,柠檬水真的有那么神奇吗?大部分接受采访的市民都觉得不太可能。
市民:我知道柠檬水挺好的,但是把体质变成酸性或者碱性,这种东西我觉得不太可信。
市民:现在不是蛮多的补充维生素C,可以增强体质,相对来说可能会有一点这方面的作用吧。
解说:但也有市民告诉我们,如果柠檬水真对身体这么好,自己肯定会去试试看。
市民:比方人家在说的,我肯定会相信的,到时侯也会去买柠檬水吃的。
市民:这我又不太懂,柠檬。
记者:您会去尝试吗?
市民:会尝试一下。
解说:翻开微博,类似柠檬水“包治百病”的信息并不少见,也被很多网友转发。再往回看,2003年非典时期,很多人大量抢购板蓝根,2011年日本地震后,因为听说食用碘盐能防辐射,很多地区爆发抢盐风潮,今年上半年,很多人相信板蓝根能防H7N9禽流感,抢购风再次回潮。采访中,几位市民说他们也曾经跟着别人一起去抢盐、抢板蓝根,有的市民到现在还吃着当时抢来的盐,这背后到底是一种什么心态呢?
市民:人都怕死的。
市民:他们都是一大包一大包地买,我也去买,买了两包,后来吃了好长时间。
市民:大家买了嘛我们也买了。
解说:在信息如此高效传播的时代,类似的谣言一再被击破,又一再发生,这值得我们深思。
主持人张平:这就是各式各样的传闻和人们各式各样的行为。首先我们先来,我想各位专家是不是在题板上写一下,你们觉得柠檬水治百病到底是谣言,还是有一定的道理?
吴式琇(杭州市肿瘤医院院长市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委):不可信。
主持人张平:不可信。沈老师,谣言,无道理。
张天立(中国能源环境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不能治百病,世界上没有一个治百病的东西的。
王玉宝(新闻评论员):这应该是属于一个假的信息。
赵国秋(浙江省暨杭州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不靠谱。
主持人张平:不靠谱。
曹明富(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市科技发展研究会理事长):肯定不科学的,但是人的酸碱度的调节,食物可以起一定的作用,就是这样。
沈立荣(浙江大学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教授市食品营养学会秘书长):因为任何你吃下去的食物,肯定有一个物质在起作用的,营养素,柠檬水里面什么在起作用,柠檬水应该绝大多数,包括橘子类、柑橘类都是维C,它实质性就是维C,或者有一些黄酮,你缺乏了这个东西就会营养不良,特别是小孩子有些会贫血或者是其他的,医学专家可能更清楚,你过多的(食用)也不好,它是定位一种食物,一种食品,一种营养素,它不是药。
吴式琇(杭州市肿瘤医院院长市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委):但是你说柠檬水防癌,其实大家还是可以想一下,其实吃柠檬水我们中国人是不多的,西方人是非常多的,西方人吃海鲜是不用醋的,是要用柠檬水去腥的,所以说他吃了这么多,西方人的癌症减少了吗?没有。所以从这一点来讲,就可以把这个事情给否定掉了。
主持人张平:从抗肿瘤的角度来说的话,柠檬对我们防肿瘤这一部分到底有什么作用?
吴式琇(杭州市肿瘤医院院长市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委):没有。
主持人张平:没有。
吴式琇(杭州市肿瘤医院院长市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委):这个是这样的,这个跟刚才小白鼠的实验是一样的道理,柠檬水可能在细胞里面,或者是老鼠的移植瘤里面,观察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不要说这个,你吐口唾沫在里面,你的细胞也会死掉的,因为改变了它的生存环境,所以我们说这个是实验的结果,不能代表人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