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我们圆桌会 使用帮助 频道简介
  所在位置: 杭网议事厅>我们圆桌会
 
12月15日:谁,来做谣言的“终结者”?
hwyst.hangzhou.com.cn  2013年12月17日 09:12:46 星期二

  分提要2

  解说:为什么我们的科学素养,跟发达国家存在20年的差距?

  张天立(中国能源环境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老看我们伟大的古代文明,就是看不到我们科普知识的教育。

  曹明富(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市科技发展研究会理事长):我连续三年,将近四年了,评为优秀科普工作者,这个都没人认可我。

  解说:如何进一步提升我们的科学素养?

  赵国秋(浙江省暨杭州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我们的政府在这个中间,恐怕要有一个顶层设计。

  沈立荣(浙江大学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教授市食品营养学会秘书长):我们实验室要对社会开放。

  张天立(中国能源环境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没有人全面来教是不行的,科协几万个会员也就是会员。

  解说:谁,来做流言的终结者《我们圆桌会》广告之后继续深入讨论。

  主持人张平:所以说科学方面的这种培育,科学思维和素养这方面的培育,真的是蛮重要的。

  王玉宝(新闻评论员):我觉得是不是从政府到民众个体,整个环节来看的话,对这一方面还真的不是非常的重视。我觉得中国人传统上,从古代说就是学而优则仕,一直这种科技的东西,在社会的文化层面属于叫奇技淫巧,不是把它当成一个很高的东西,你想想看一百年前,我们五四运动开始的时候,提出来两个大旗,一个科学,一个民主,但是到现在的话,我们还是处在一个科学素养欠缺的层面,可能从文化理念上要提升一个对科技的认识,刚才谈到怀疑的问题,我觉得不一定是说对某个具体的信息是怀疑的态度,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现代的公民,科学里面应该最基本的元素,就是质疑的态度,像古代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他说吾爱吾师,但是我更爱真理,你这种质疑的态度,你保持自己的一份独立性,但是不是说你去怀疑一切,你通过质疑,然后去寻找更多的信息源,达到一个兼听则明的态度,我觉得这是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

  张天立(中国能源环境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我想科普科学素质问题现在更紧迫了,十八大大家知道,共同参与要求在决策过程各方面,多听大家的意见,给你民主权力,参与的权力,你自己没有素质你怎么参与,你给政府提意见大家去吃柠檬,那一个说明天大家吃白木耳、吃黑木耳,那你怎么办?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更紧迫的需要我们来提高我们自己的科学素质,这个说实在的我认为,政府是要加强这方面的重视。

  主持人张平:我们来看一个,目前中国人的科学素养的水平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我们来看看。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3.27%,日本这个国家在1991年的时候已经到了3%了,加拿大在1989年是4%,欧盟在1992年就达到了5%,而我们到现在2010年我们只到了3.27%,整个中国的国民素养跟西方相比的话,目前显然是落后于他们十年、二十年这样的程度,这就是目前的现状,所以目前整个现状来看,可能对科学素养的培育,对我们这个民族的科学素养的培育这一块来说,可能相对于别的方面来说,还是比较弱的。其实在西方他们这方面一直没有放松过,我们来听一下信息小灵通,给我们介绍一下,目前在西方他们是怎么做的。

  信息小灵通

  王佳莹:好的,主持人,如何向民众普及科学知识,各个国家都做了很多工作。首先我们先到印度去看一看,印度是唯一把培养国民科学素质写进宪法的国家,为了让科学走出象牙塔,印度政府专门设立了国家科普奖,奖励提高人们科技兴趣和个人机构,以及报告科技新闻媒体。无独有偶,英国皇家在1986年就设立了迈克尔•法拉第奖,专门奖励对科普做出特殊贡献的科学家,每位获奖者在获奖时,还要做一次科普讲座,不要小瞧英国的科普讲座,如果哪位科学家被BBC选为一年一度的圣诞科普讲座的主讲人,其荣誉不下于获得一次科学大奖,英国皇家学会还要求,每年至少有10到15名科学家去电视台工作一年,电视台也要派出10到15名工作人员,到科学家的工作室去工作一年,增进彼此的了解。接下来我们再到德国去看一看,在德国尤利希研究中心会主动向公众开放,每年的6月份研究会中心会组织一次公众开放日,这天人们聚集在研究中心内喝酒聊天,而研究中心就趁这个机会,向人们介绍最新的研究成果,展出一些实物和模型,通过这种形式拉近人们与科学的距离。最后我们再到美国去看一看,在美国科学协会不光鼓励科学家做科普,而且培训科学家怎么把专业的科学知识讲得通俗易懂,除此之外美剧《生活大爆炸》也是极佳的科普渠道,这是一部以科学天才为背景的情景戏剧,在剧中四个科学天才一开口就是包罗万象的科技知识,其中有最前沿的,也有最贴近生活的,更重要的是妙趣横生,让观众知道科学也可以非常有趣。好的,主持人,我这里的情况就是这样。

  主持人张平:这就是别的国家的一些做法。

  王玉宝(新闻评论员):看刚才说的倒是对媒体也提出了一个任务,他们有一些科普节目为什么做得那么好,因为我们现在第一印象好像一说这些科学常识很乏味的,没人看,看他们《生活大爆炸》就做得很好了,媒体也应该去动动脑筋了,在这方面做一些更好的东西出来,能够普及一下。

  沈立荣(浙江大学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教授市食品营养学会秘书长):科普的手段现在也是要与时俱进了,我们的宣传你看,都是展板、发资料,就这些做法,现在的年轻人用的都是手机,或者是一些现代的东西,这样的手段要跟进,我们大学里面就要发挥作用,实验室要对社会开放,这样的围墙要打破。

  主持人张平:比如说大学实验室像柠檬水的问题,柠檬水到底有多大的功用,我们通过实验室进行实验,展示给大家看,大家就明白了,对吧?其实这个就能够一下子就把这个常识传输出去了,但是这一块我们基本上没有人做。

  张天立(中国能源环境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一个是要大家来做,光靠科协不行,包括社区也好,学校也好,当然首先是政府,没有人全面来教是不行的,科协几万个会员也就是会员,这是一个面我想要宽;第二个方式要变,我们很多说教式的,还是50年代的,还是苏联那些老模式,所以方式也要变,现在我手机上很多灰霾的歌,什么乱七八糟的编了很多,为什么我们科普知识就进不去呢?杭州动漫在全国来讲领先的,为什么看不到动漫在宣传我们科普呢?不够。再一个我们所看的电视、电影,都是皇朝、清朝、古时候的,看看国外的都是未来的机器人,这说明我们老看我们伟大的古代文明,就是看不到我们科普知识的教育,这是最明显的。不要为了所谓的眼球利益,眼前挣笔钱,吸引老百姓,动不动就是爱情,动不动就是男女之间的问题,科普知识就没有了,这个东西怎么办呢?所以我还是讲到品德的问题,我有讲品德问题,品德不解决,这个问题是要害人的,科学品德。

  曹明富(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市科技发展研究会理事长):我们的科普法是2002年已经颁布了,法律当中规定了我们政府的职能,科学普及是政府的职能,但是这样的话,我们每个政府都成立了,我们杭州市科普领导小组,成立了十年了,但实际上都做了一些形式,美国和其他很多国家,科学家亲自做科普,但是我们现在科学家不愿意做科普,科普做得再多,评价体系不认可你的,评职称,什么都没有关系的,我每年在杭州市一般一个月讲一次科普,我连续三年,将近四年了,评了优秀科普工作者,这个都没人认可我,没有用的。

  主持人张平:你完全是在奉献了。

  曹明富(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市科技发展研究会理事长):而国外的话,一个科研项目的立项,首先总经费的3%到5%必须要用于科普,比如说美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当时1986年提出来的,首先好多科学家写了一本小册子,就讲人类基因组密码排出以后,这件事情,这个科技成果为我们人类,造福于人类,对我们老百姓有多少好处,花了整整两年时间,每人都发小册子,我们国家的科研立项都只有申报,你去研究什么,研究之后再讲跟老百姓脱节的,要从开始应该早一点(告知),这个为什么去研究,研究出来对人类,对老百姓有什么好处,这个要搞清楚,因此一个科学家要参与,另外一个对科普设施的建设,我到小区里面去讲课的时候碰到很多很多事情,有的地方连一个讲课的地方都没有,另外我们现在媒体电视台黄金时间最好的时段,里面是搓麻将、打扑克,这个时间为什么不搞一个科普电视节目呢?

  赵国秋(浙江省暨杭州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所以我在想恐怕科普法已经是颁布了,在这样的情况下面,我们的政府在这个中间,恐怕要有一个顶层设计,今天我们大家都很起劲,在讨论这个问题是因为会员日,这就跟3•15的那个一样了,3•15过了以后就没那么回事了,我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的各级政府恐怕真的是要在搭建平台,人才、物力投入,评价指标、考核标准,以及我们对所有的不同群体的要求,都要实实在在落到字面上来,这样的持续十年、二十年,可能我们还能够跟发达的工业国家缩小一点距离,你要超过它我看也很难。

  曹明富(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市科技发展研究会理事长):我补充一点,科学素养是科技创新的土壤,是科技创新的源泉。

  沈立荣(浙江大学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教授市食品营养学会秘书长):我们教育体系,里面有很多问题,原来浙江义乌、诸暨、萧山一带的人文文化气息重一点,大家把读书看得很重要,觉得要当科学家,现在不是这样了,要么去做老板,价值观也在改变,要么去做公务员,科学的话是一种精神,代表了一种国家的软实力,如果优秀的人才都去干那些,整个民族素质就会下来,是不是?

  吴式琇(杭州市肿瘤医院院长市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委):其实政府也要认识到,老百姓科学素养提高以后,政府在实施各件事情的时候,遇到的麻烦就会少很多,它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政府的开支就会少很多。像去年、前年我们在香港考察,因为香港的卫生支出非常高,所以他们卫生署要搞一个健康社区,它的目的其实也是很功利的,要减少卫生支出,它是真正的用心的去做社区健康,但我们现在所谓的社区健康,往往有的时候是我们医院去做的,我们医院是什么?想多拉一点病人,这是一个完全不同概念的做法,这点来讲科学素养政府做了,对政府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张天立(中国能源环境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我举两个例子,环保上的,PX项目的问题,从厦门到青岛各地立项了,其实是很好的项目,老百姓闹事,一塌糊涂,最后否决掉了。为什么?老百姓不知道,就是没有科学素养;第二个垃圾焚烧炉,建垃圾焚烧炉就闹,北京也闹,垃圾焚烧炉如果说选形对的、操作正确,绝对是个好东西,但是也没有很好的宣传,大家说二恶英也来了,所以科学素养问题没有搞好,到时候政府要做的事情做不了的,我们政府不要搞业绩式的,科学素养是长期积累的,你要想这一届政府要拿业绩,科技素养达到多少是达不到的,比不了GDP,这是两回事情,所以科学素养是要不断地天长日久地每一届政府长期来做。

  王玉宝(新闻评论员):还有很多热点的新闻事件,包括一些群体性的事件,它在矛盾激化的过程中,也存在这么一个问题,你要长期培养他这种理性思考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什么都不相信,情绪化的东西太多了,就没有办法去很好地沟通了。

  主持人张平:到现在为止我们在说中国梦,在说我们的生活品质其实恰恰是这种科学素养,是它最基本的土壤和基础,如果科学素养高了,我觉得我们的中国梦的实现,包括我们个人的生活品质提高,肯定有非常大的作用,这一点咱们全社会可能都普遍缺乏认识,也希望这个话题真的是能够,我们电视机前每一个观众,我们的政府,每一个政府,大家都能够充分,包括我们的国家,意识到这个问题,只有这个能够重视了,能够上去以后,可能我们的一些梦想,我们的生活才能够比较快地好起来。由于时间关系,咱们今天这个话题就讨论到这儿,谢谢各位嘉宾,也谢谢大家收看,我希望这个问题,我们真的好好去思考一下。再见。

  

来源:杭州网 作者: 编辑:陈浩鼎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杭网议事厅动态
·“杭网议事厅”再获社情民意直报点先进单位
·杭网议事厅获“市民之家”年度红旗窗口殊荣
·杭网议事厅加入"四位一体"联动运行工作模式
·“杭网议事厅”荣获人民建议集体奖
·杭州网荣获中国城市网站联盟三项大奖
· 杭网议事厅“社区服务岗”荣获杭州新闻奖
·“杭网议事厅”走进白杨街道 望公交更便捷
·热心市民称赞杭网议事厅进社区很贴心
·网友赞议事厅 建议采用回访制让平台更贴心
·“杭网议事厅”走进清波街道 聆听市民需求
联系 杭网议事厅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邮箱:hwyst@sina.com
热线:85052222
联系 我们圆桌会
地址:之江路888号杭州广电中心1610室
邮编:310008
热线:89912345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