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要
郑浙民(市政协委员):我们要通过社会组织来购买社会服务,而不是购买社会组织来进行社会服务。
丁常菊(西湖区政协委员):第一年就亏了2万多。
主持人郑煜:第二年。
丁常菊(西湖区政协委员):第二年3万多。
马丽华(市政协特聘委员):现在这个标准太低了,如果政府把标准提高了,这个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张喆(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主任):从这个比例上来说,投入的钱是大于我们老年食堂的实际收入。
解说: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到“杭改十条”,都对如何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作出明确的部署。今天我们圆桌会政协视点,邀请专家学者,政协委员,热心市民,职能部门一起深入讨论老年食堂该谁来办。
主持人郑煜:沟通改变生活,对话推动进步,欢迎收看我们圆桌会,我是郑煜。电视机前观众朋友,这个时候您可以拨打114转我们圆桌会的栏目组参与我们节目的讨论,跟我们一起来关注城市里面发生的每一件事情。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到杭改十条,大家都在说如何激发社会组织的力量,以至于在杭州的两会上面,这个词变成了一个热点、一个话题。今天我们政协视点,就邀请了部分的政协委员,还有专家学者就有关于这个话题来进行探讨,我们知道今天在场的政协委员对这个话题都是非常的关注的,所以我们就在想,为什么你们会特别关注这个话题,你们对这个话题又有哪些观点呢?
郑浙民(市政协委员):这次两会期间,我们政协就开了一个专题会议,其中一个内容之一关于如何培育社会组织购买社会服务。我归纳这次会议大家的发言,大家主要有三个观点,我在小黑板上已经写出来了,三个观点,第一个就是政府要转变职能、转变观念。第二个政府要培育社会组织,建立购买社会服务的平台。第三个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归根到底像我们三中全会决定所说的,最终要达到一个小政府、大社会,这么一个目的。
姚萍(市政协委员):我们政府要解决小政府、大服务,就引入社会这个力量来参与办社会事业是唯一的途径。关键怎么来引入社会力量,哪些政府的职能可以转移。我觉得就是建立和完善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机制,才能够来解决好我们有效的引入社会的力量。
主持人郑煜:在这儿我想问一下胡教授,包括委员们谈到的有关社会组织力量,我们在想为什么现在会这么去重视,去激发这个社会组织?
胡税根(公共管理专家、浙江大学教授):因为在以往我们国家强政府、大政府,但是这个社会力量是比较薄弱的。在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当中,社会组织它的积极性,它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所以我的观点是什么,不是小政府、大社会的问题,是强政府、强社会,还要强市场。这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我觉得这是一个最有效的体系。
主持人郑煜:社会组织这个词,到底应该怎么去解读它,是一个什么样的意思。
王先明(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社会组织我们过去讲,经常讲民间组织。
主持人郑煜:民间组织。
王先明(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十七大以后民间组织名称,我们就把它改成了社会组织。这个社会组织内涵,比原来的民间组织要深了。社会组织的作用和功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了延伸。第二个这个也是跟国外,西方社会组织管理体系接轨。
主持人郑煜:我们可以看一个题板,我们其实知道社会组织,按照目前的登记分为,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有三类这种情况。我想问一下王局,为什么要分成这三类?这三类有什么不同?
王先明(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这三类组织是目前我们国家依法登记的三类组织,社会团体是一种呼吁性的组织,社会团体是一种呼吁性的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它是一个经济实体。基金会是利用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捐赠的款项,开展一些公益活动。
主持人郑煜:公益活动。
王先明(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总的来讲三类组织,都是非盈利组织,非政府组织。
主持人郑煜:都是非政府组织,都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王先明(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是的。
主持人郑煜:那么一个社会的团体。
王先明(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对。
主持人郑煜:好的,谢谢。,我们就想问一下我们的委员,在我们当下的社会事业当中,你们觉得哪一块的事业领域里边急需要我们这样的社会组织介入?
李诗佩(市政协委员):在发达国家,教育、医疗,好的都是民营的,都不是国家办的。所以像这些教育的、医疗的,包括文化的一些事业应该放开,让社会组织来承办。
傅丽华(市政协委员):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特别是在我们中国,这样未富先老的这么一个国情下,居家养老这块,特别需要社会组织来介入。尤其是在居家养老方面,老年食堂的兴办,更加需要有社会组织一起来参与,解决老年人迫切需要的一个就餐问题。
主持人郑煜:在这儿我想问一下周大伯,您退休了吧?
周承烈(热心市民):我退休了。
主持人郑煜:我想问一下你现在吃饭怎么解决,自己做还是到食堂?
周承烈(热心市民):基本上还是自己做的多一点。
主持人郑煜:自己做的多一点。在你生活的周围,比你年长的那些退休的老朋友,他们现在吃饭怎么吃?
周承烈(热心市民):有一部分自己烧的,有一部分在老年食堂吃。
主持人郑煜:您去吃过没?
周承烈(热心市民):吃过一次。
主持人郑煜:感觉怎么样?谈谈你的感觉。
周承烈(热心市民):一般。
主持人郑煜:一般。一般是指环境一般,还是菜品一般?
周承烈(热心市民):菜品。老年人口味很重要,对不对?
孙建磊(热心市民):我是流水东苑社区的。
主持人郑煜:流水东苑社区的。
孙建磊(热心市民):是这样的情况,我们社区到目前为止,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概有960个左右。
主持人郑煜:960个人。
孙建磊(热心市民):对,有960个左右。我们社区的话应该也是我们街道,第一个建老年食堂的社区。在建设老年食堂的时候,前期社区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进行了调查摸底,差不多有70%以上的老人,表示需要老年食堂。街道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物力、财力,建了这个老年食堂。
主持人郑煜:后来实际呢?
孙建磊(热心市民):但是目前来说的话,可能效果不是很好。
主持人郑煜:实际每天到那里大概是多少?
孙建磊(热心市民):三四十个。
主持人郑煜:三四十个。你看都是三十分之一,量特别小。我想问一下你们这个老年食堂,它的经营性质是怎么经营?它的经营模式是怎么样的?
孙建磊(热心市民):我们老年食堂现在是这样的,使用的人员是公益性岗位。应该是街道统一每天早晨去进菜,中午一顿卖完之后就不过夜。
主持人郑煜:社区自己办的。
孙建磊(热心市民):应该是街道办的。
主持人郑煜:街道统一办,财政出钱。
孙建磊(热心市民):没有,是街道补贴我们。
主持人郑煜:是街道补贴你们办的。
孙建磊(热心市民):因为我们现在目前来说的话,除了房租跟人员工资之外,一年差不多还要亏个两三万左右。
主持人郑煜:从目前来看我们杭州这个社区里边,大概有多少老年食堂是由我们社会组织介入去办的?
王先明(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我看了一下我们上城区,在我们民政部门登记的大概是5家,其他的区可能也不多。
张喆(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主任):老年食堂其实建起来的话,也有一些规范上的要求,比如说消防安全、卫生防疫,这些要求也是比较高的。要求我们社区来建老年食堂,实在也是一个怎么说,我们力不从心的事情。其实我们也非常地希望,有社会组织来参与我们老年食堂的经营和管理,
主持人郑煜:现在的老年食堂经营模式是怎么样的?
张喆(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主任):现在的老年食堂,每个城区不一样。一个是我们社区自建的,社区或者街道自建的。第二类是我们社会中介组织在参与的。第三类也有一些我们社会办企业在参与的,企业在参与老年食堂供应服务也有。我们街道社区自己在办的大概能够占到三分之一。三分之二是借助于我们的中介组织在那里运作的。
主持人郑煜:目前掌握情况来看盈利的多吗?还是亏损的多。
张喆(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主任):都是亏损的,没有盈利的。因为你不能赚老人的钱。
主持人郑煜:虽然大家都是在办,但是举步维艰。基本上都是亏损为主。接下来通过一个片子,我们来看一下现在老年食堂在运行过程当中到底它遇到了哪些问题,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思路,或者是怎样的思考模式来解决这种问题。
VCR1
解说:老年人对老年食堂到底有怎样的期待?记者随机进行了采访,在上城区上羊市街社区共有2141位老人,目前到社区老年食堂办卡用餐的老人有500位左右,每天实际到食堂用餐的约有50位。在下城区天水街道共有10268位老人,其中有独居老人739位,每天到街道自办老年食堂、女儿家用餐的老人约有100位。记者了解到对于老年食堂,那些独居老人尤其期待。但是目前仍有一部分老人,还是不知道社区有这样的服务。
记者:知道不知道你们社区有老年食堂?
市民:不知道。
市民:没去过,听都没听说过。
解说:满意度不高是老年食堂面临的另一大难题。在记者采访的30多位常在老年食堂用餐的老人,都认为目前老年食堂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口味不合、菜式单一是老年食堂普遍存在的问题。
市民:炒的菜味道不是很好。有的时候烧得太咸。
市民:不要油太多了,年纪大了油吃太多了对身体不好。
市民:品种太单调了,我经常吃就这几个老菜,还有(菜式)变化太小。
市民:要么老三篇,菜(价格)社区压住了,不准贵,就5块。但是他心里不乐意服务,他菜给你乱搞也不好吃。
解说:在采访中有三分之一的老人认为老年食堂还存在就餐时间太短、提供就餐次数太少的问题。
市民:我们的时间方面能够适应,是不是?也不要弄得很短。
市民:我希望晚上也能供应一点就更好了。
市民:双休日最好增加一天。
市民:有的老年人家里只有一个人,或者两个老的,晚上能够吃,那当然更好了。
解说:还有一部分老人觉得老年食堂环境的卫生和食品安全也存在问题。
市民:差的东西我们菜单都看到的。拿过去都是很差的东西。我们老年食堂死鱼死虾拿过去吃,给老年人吃。
市民:个体户一介入我就不放心。我就不吃了,我到其他地方吃。
解说:一方面是需求量不低,另一方面是满意度不高,看来老年食堂如何真正满足需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主持人郑煜:通过这个短片我们了解到,现在老年食堂,通过老人自己的言行里边,体现出来老年食堂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在这儿我问一下丁委员,从我们目前了解来看,您是办过老年食堂的。我想问一下,您在办老年食堂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刚才片子里提到的这些问题?
丁常菊(西湖区政协委员):也遇到过说是不好的大部分认为时间短了。有的时候还是想叫人送一下,我们也有助老员在送的。
主持人郑煜:为什么时间不能延长呢?
丁常菊(西湖区政协委员):时间延长就延长成本。现在实际上在亏本。
主持人郑煜:您刚才提到很敏感的一个词成本。现在你的(老年食堂)就餐时间是多久?
丁常菊(西湖区政协委员):就餐时间我们还长了一点。
主持人郑煜:几点到几点?
丁常菊(西湖区政协委员):一个半小时。
主持人郑煜:你办了几年?
丁常菊(西湖区政协委员):我办的时间不长,才一年多一点。
主持人郑煜:有没有亏损?
丁常菊(西湖区政协委员):亏损。
主持人郑煜:第一年亏多少?
丁常菊(西湖区政协委员):第一年就亏了2万多。
主持人郑煜:第二年?
丁常菊(西湖区政协委员):第二年3万多。
主持人郑煜:5万多,现在第三年。
丁常菊(西湖区政协委员):就餐的人越多亏得越多,
主持人郑煜:吃饭的人来得越多亏得越多。
丁常菊(西湖区政协委员):对对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