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提要:
解说:湖滨路步行街,还有哪些缺憾?
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吴伟强:隔离带的多少,与城市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反方向的。
民情观察员宋忠赤:这个隔离带就像,美女脸上的一道疤痕一样难看。
热心市民海风:通过水渠或者台阶桥这种。
解说:广告之后,我们圆桌会继续深入探讨。
主持人张平:好的,这条街现在已经是很美了。但是我们今天可能,咱们圆桌会,大家伙坐在一起的话,可能还有共同的心愿,就是怎么样使它美上更美,更符合一个城市,,杭州城市西湖门厅的,这么一个定位。记者也到我们周围这一带,又去向我们的游客,向市民进行了一个随机采访。看看这条街上,还有什么样的问题存在?是不是能够使它更完美。我们来听听,大家是怎么说的。我们看段VCR。
VCR:
解说:湖滨路回归步行街之后,对来西湖边游玩的人来说,变得更加舒适了。但是人们在点赞的同时,也反映了湖滨路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此记者进行了随机调查,调查中人们反映最集中的,就是隔离护栏。
市民:栏杆拦着干嘛,本身就步行了还拦着。
市民:隔的基本上没必要了。因为以前的话,这边是有车子过的嘛,现在没有了,基本上就没作用了,反而会阻挡人家游客。
解说:在回归步行街之前,湖滨路上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来来往往十分地繁忙。而游客需要穿越这条湖滨路,才能到达西湖边,于是经常出现人们
随意横穿马路的现象,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规范行人过马路,相关部门才竖起了,这一长排的隔离护栏。而如今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都不能从湖滨路上行驶,隔离护栏,不仅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且给人们游西湖
增加了阻碍。好多游客都是跨越护栏,去了西湖边。
市民:这个东西装不装都无所谓。
市民:应该是没有它的话,会更自然一点。
解说:休息座椅少,老旧,也是人们集中反映的一个问题。记者发现湖滨路,只有靠近市区的道路一侧,才有几排长条椅,而且数量也不多。不少游客坐在花坛边绿化带的石礅上休息,有的甚至坐在了隔离礅上。
市民:你看。
记者:哦,这个椅子是吧。
市民:这个椅子也是。
记者:稍微摇一下就动,是吧。
解说:也有不少人提出,湖滨路在美化上,还有提升的空间。不能只有绿,没有花。
游客:你看里面这个绿,它的花木就比较多,你看那些吊花吊得很好,希望吊花能吊得更全一点,有的树好像空了一点。还有你像这儿,也可以。你看如果弄一点吊花的话,那就漂亮多了。
游客:再多一点花草,就是花呀可能会更好,就是艺术上的搭配。
解说:调查中记者看到,在通往湖滨路的几个路口,都设置了隔离柱和指示牌,现在还有工作人员在劝导。可是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的游客和市民,想骑车进入湖滨路。特别是在平海路和湖滨路的交叉口,以及学士路和湖滨路的交叉口,短短几分钟就有十几个骑车人,被工作人员拦了下来。您看这位市民,趁工作人员不注意,一溜就骑车进了湖滨路。不少市民就担心,如果没有工作人员的劝导,湖滨路还能否保证纯粹的步行街呢?
主持人张平:好。这就是我们这个,记者随机调查的一个结果。首先第一点就是说,这个隔离护栏,目前在这条路上,这两个比较,那排醒目的隔离护栏,大家都觉得有碍观瞻。就跟现在这个步行街不是很相称,这点好像忠赤是不断地,到处在呼吁是吧?
民情观察员宋忠赤:我提了好多次了,跟园文局交涉好多次了,就今天园文局李局长在这儿,我真是还要批评他,真是不可理喻。说出来这个理由都牵强附会,真是的,因为这条栏杆,正是他们和上城区的界限。这是栏杆区分的两个地盘,你上城区地盘和我景区地盘,实际的作用就是这样。所以听他的,到现在为止,就是到6月3号之后,没有任何作用了。就是没有正作用,而且起的都是副作用,你看看我给他们提了,我给他们提了多少了。包括他们怎么美化,怎么做花架子,怎么隔离栏,我都给他们画草图。草图提了这么多次,他们只有一次是回复到。当时还说这个隔离栏,不是他们设的,是铁通和杭州市城管委共同设立,实际就是他们湖滨管理处设的。
市园文局风景局局长李慧敏:这个我倒是没有收到过这个材料。
主持人张平:你赶紧当面交给李局长。
民情观察员宋忠赤:我今天的话我就说到这些了,剩下看他们的行动了。
主持人张平:忠赤显然带着情绪的。你呼吁了很久了吗?
民情观察员宋忠赤:很久了,有半年多,快一年了都。
主持人张平:这块地方840米是吧?这个长度有多少部门在里面?
民情观察员宋忠赤:两个部门。一个上城区,一个景区。就隔离栏是他们的界限。
主持人张平:那我们听李局长,来给我们解释一下。
市园文局风景局局长李慧敏:我觉得这种圆桌会的形式,真的是非常好,可以让大家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我们其实也已经看到了这个问题,但是我要客观地说一句,在当初没有设置步行街之前,这个栏杆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的。投入十来万的资金来设置这个栏杆。但是为什么来这么设置呢?在当初双人以上自行车,乱相横生的时候,经常有车辆随意地冲击,穿入到我们的景区范围里面,存在一些,很大的一些安全隐患,所以说我们也叫做
没有办法的办法,来这个设置栏杆。这是第一。
第二,刚才那位老师也讲到了,这个是界限的这个,我不排除。这个也是一个原由之一,因为我们每年都收到,大量的投诉,都是景区管理怎么怎么不好。但事实上这个里边,确实还是有界限之分的。在一定意义上,这个也有一定的含义,这个我不否认。那么还有一点呢,我们的资金投入,工程结束都是要有个,审价的过程,到目前为止审价还没有完全结束。说白了要等它审价快速结束以后,我们才能够给它划上一个句号,该拆的就拆掉,对吧?再一个,从我们的目前的电瓶车的整个行驶安全角度来讲,我们确实还是有顾虑。
当然现在可以说,我们觉得还是整体状况,还是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好,整个栏杆的设置,确实把整个步行街的景观上,进行了一些割裂。其实是破坏了湖滨步行街的整体性。
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吴伟强:我们走过世界上很多的城市,没有一个国家的城市,说这种步行街,或者说是开机动车的。有机动车道的地方,隔离带会做得这么多。我们对隔离带有过调查,从交通的角度来讲,70%以上的市民,无论是机动车驾驶员,还是非机动车驾驶员,对隔离带是采取否定性评价的。第二点隔离带的多少,与城市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反方向的。
与城市管理的效果,是反方向的。隔离带我可以讲得不客气一点,也带动不了多少的GDP。充其量就是符合部门的一些利益。它体现了我们管理部门,单一一刀切的思维模式,是懒政的表现。我隔离完了,我可以不要管了。所以我可以做个结论,在杭州几乎所有的隔离带,毫无美感可言,完全是城市的盲肠和疮疤。我认为几乎所有的隔离带,都应该做一个重新的清理,最好是全部清除。
民情观察员宋忠赤:这个隔离带就像美女脸上的,一道疤痕一样难看。
主持人张平:好的。李局已经明确表态了,咱们马上就要会把它。
市园文局风景局局长李慧敏:对。接下来马上就拆除。
民情观察员宋忠赤:接下来我补充一句,我建议他们取消隔离带以后,那个树就是道路两边,湖滨路两边,放各种各样的鲜花,花架子,又起到一个相对的隔离作用,又使整个湖滨路,看起来像一个鲜花大道一样。那个整体效果,会比现在好得多。
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吴伟强:要用隔离带隔出美观来,是完全不可能的。
热心市民郑卫华:我同意教授的说法。隔离带不好,整体性就是差很多。就像住家一样,你要东弄西弄,你跑进去,为什么现在大客厅,看上去就是。
主持人张平:还是要简约。
热心市民郑卫华:给人一种大气。
湖滨街道办事处主任孔兴桥:刚才我们同志也讲了,本身可能就会设置一些绿化的隔离。那下一步就马上拆掉,估计是一个月吧,当时试行一个月,然后拆除以后。用绿化来适当地进行隔离。
主持人张平:我在刚才屏幕上也看到,除了隔离带之外,我们还有很多圆的石礅,密密麻麻的,也很难看。蹲在各个地方,也很难看,那些小圆石礅。
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吴伟强:那些小圆的石礅,大概是去年下半年开始。在城市里面冒出来的,包括我们游步道,游步道上也有很多的石礅。
主持人张平:圆的大理石的石礅,这是干什么用的?
湖滨街道办事处主任孔兴桥:如果前面没有石礅的话,那么汽车还会进入到湖滨路去。
主持人张平:是隔离机动车的作用是吗?
湖滨街道办事处主任孔兴桥:对。
热心市民海风:就是我们七个卡口,就是能不能通过美院,或者一些园林设计部门,通过水渠或者是通过台阶桥这种,台阶桥我给你设计成。你想上你也上不去。就是完全可以通过,这样的一些设置,给人的感觉又是非常的,感觉非常好。那么我们人力的成本也可以降低。
主持人张平:对,对。好的。
湖滨街道办事处主任孔兴桥:这里总体在卡口设置的时候,已经有考量,特别是做了三个紧急的出口,一个是六公园,一个是一公园,还有个是平海路的。三公园的这个地方,大家刚刚电视上看到了,有个不锈钢的灯。这个是可以升降的。万一发生紧急情况,它可以降下去,马上可以通车。这个已经有考量。
当然刚才大家提的这个想法,市政府前段时间,刚刚开了协调会,定下来由中国美院来设计。整条湖滨路的城市家居,怎么来做,美化怎么做,已经放上议事日程。而且已经在设计了。
主持人张平:好,基本上关于这个隔离栏的问题,到现在为止基本上清晰了。我们大家都知道了,肯定是必撤无疑,肯定是要撤了。第二个,就是我们在随机调查当中,大家可能也发现了座位,座椅。既然是个步行区,是个城市客厅,它的城市家具里,包括最起码的,那个城市客厅的沙发,就这个椅子,大家反映还是比较强烈的。一个是破旧,一个是不够。
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吴伟强:现在已经市政府,已经专题研究过。
市城管委市容处处长何加明:破损的一些设施,要进行维修,缺损的一些设施,要进行添加。包括刚才讲到的果壳箱,可能也是一个问题,现在都临时的。
民情观察员杨章耀:我的一个意见,首先要组织一个班子,专门管理委员会一个班子。第二个意见就是要一套,专家,市民有关同志一起,搞一个细化的方案,城市家具怎么改造,灯光怎么亮,美化、绿化、彩化怎么搞。包括地上面,现在还有点不理想的地方。包括将来业态应该怎么调整,一系列的问题,要专题开会来研究,来解决。
主持人张平:好的。
民情观察员宋忠赤:我补充一下,正好他们两个部门,结合起来有个协调机制。
湖滨街道办事处主任孔兴桥:这个已经解决。由市城管委牵头,我们统一成立一个班子,湖滨路步行街的管理委员会。
市园文局风景局局长李慧敏:由湖滨街道和我们园文局的,属地单位湖滨管理处,共同出人来成立一个联合机构。实际上现在的一个,很多的跨界联动,日常的管理。
湖滨街道办事处主任孔兴桥:已经在做了。
市园文局风景局局长李慧敏:已经整合得还是不错的,大家还是,关键我觉得还是一个,贵在长效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