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郑煜:假如这个问题,我们在谈的问题,假如要出现的话,你们或者是说我们为了要避免这种事情出现,我们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伟强:如果说从这个区域的,这种协调性的问题,以及周边城市对杭州人买车进行限制,这个政策要去解决,目前的行政体制来讲的话很难,按道理在交通管理的最基本的准则,就是从体制上来讲,应该是大交通的,这样的一种管理方式,周边你杭州市采取这个政策以后,应该上升到浙江省这个层面,跟其他的周边的城市,应该有一个协调。
人大代表陈国强:对。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伟强:步调协调以后,它采取的行动可能会更加正确,然后回过头来,你杭州采取什么样的相应的对策,才可以做到心里有数,事实上我们从目前出现的情况来看,这个事先的协调,它肯定是不存在的,这个协调不存在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整个行政的,区域的这种分割,体制方面的这种分割,这种各自为政,这个弊端它就体现出来了。
杭州调控办周鸣:吴老师讲的这些问题,我们刚才也非常同意,吴老师的观点,可能会有很多的负面效应,然后我们现在呢,基本上也在讨论和研究,包括有一些苗头也在解决,现行的怎么说呢,不说是一定能够把所有问题都解决或者是怎么样,但是我们因为公共政策的出台,但凡出台解决一个问题,可能你的政策出来以后,又会导致一些其他的问题,所以这个事情。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伟强:蝴蝶效应。
杭州调控办周鸣:对,可能会产生一个蝴蝶效应,所以我们也不讲很难,我们只能讲我们尽力地去,解决每一个或者是,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并且刚才吴老师讲得很好,我们要先怎么说呢,想在前面,有一定的预案,然后还要更加充分地,听取大家的意见,尽量把不要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再制造另外一些负面的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多出来三个问题,这种可能性也不是没有,但这个就需要有前瞻性和科学性.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伟强:我要给你们调控办也好,交通局也好,包括交通管理其他部门也好,我要提一个建议,就是我们现在讨论的是,交通管理里面的,一个限制性的一个问题,这其实是整个交通管理体系很小的一个问题,我们怎么去认识这个问题,我们回顾一下我们的历史,杭州很堵,越来越堵,前些年我们说地铁开通了就好了,都这样讲,最后地铁开通以后,当时就讲了,地铁开通以后更堵,他们不相信,最早是高架开了就好了,高架就好了,地铁就好了,绕城就好了,然后绕城就好了,接下来是2011年限行以后,限行以后肯定好了,就算我们所有的稻草被我们抓住以后,都没有救我们的命,好,于是在前些年,限牌的风声漏出来以后,有人就有这样的说法,限牌是整治交通拥堵的最后一招,一般情况下不会用,用了以后肯定会有效果,那现在我们限牌了,而且限行升级了,去看看杭州的交通状况,有缓解,但是有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好,上一次限行的时候,我们提出一个概念,以时间换空间,两年过去,有没有以时间换取空间,所以整治杭州的交通拥堵,千万不要指望一招鲜,说我一个政策下去以后,一个措施下去以后,所有的问题就能解决,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交通它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所以即使是限牌以后,我们还是建议回到最初的起点,去找找我们杭州,造成杭州交通拥堵,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机动车总量的增长仅仅是一个因素.
特约评论员杨慕光:刚才吴老师所讲要回到原点,我们逐步逐步向原点走,我们已经离开原点太远了,那么现在我认为不是调控办一个部门的责任,是政府各个部门都有责任,去逐步逐步,包括交警的管理,你有的地方路边,你绝对不能再划车位了,再停在那里,你道路本身就已经这么小了,现在再划车位,你违章停的车你有没有严管,不要三百米严管,应该是全杭州市严管,全杭州市严管你做不到,从某个的区域开始,这个区域全是严管,你这样做行不行?
人大代表陶旭东:所以说这个三百米严管区,我觉得是一个很奇葩的标语,难道按照我们的常理,三百米以外那就不能严管了,管就是统一都要管.
主持人郑煜:所以说政策的出台,一定是要考虑到全面性的.在我们做节目的时候,我们网上的朋友,也给我们发来消息,他说为什么现在杭州城里,有那么多无牌上路的车,这里写到是没有牌的,不是买车要先出示指标文件才行吗?打了一个问号,特别是郊区这带,十辆车里面有两到三辆是没有牌的,难道有4S店在私下卖车吗?因为郊区没有交警查,理论上就成了,只要不出事故就可以先买车,再等摇号,无牌上路没有单双号,没有限行限制,是不是有关部门应该查一查了。
人大代表陶旭东:其实法律是有规定的,就是说你买了一个新车,你要领临时的牌,而且它有期限的,你到以后再延期,但是没有多少时间好延的,问题就是说,我们执法部门要去查,你如果不查的话,新车挂一个,甚至我自己打一个模仿都可以,就是去复印一下,也没人来查,就是跟他所说的一样,只要不出事故没人来查,就是说我这个还是在,职能部门身上,法律法规是有的,法规有的,职能部门上面。
主持人郑煜: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到过?在日常生活当中,两位。
民情观察员方杨帆:这边我的感觉的话,它其实反映一个普遍心态,就是霸王硬上弓,法律不允许但是我就硬上,除了这个无牌之外,会不会有可能未来有套牌,有可能是外地牌照我故意闯,反正就罚钱又不扣分,如果说现在交警,包括我们现在的执法部门,没有一套合理的制度去约束它,那是一件很难治理的东西。
特约评论员杨慕光:无牌车管理我认为很简单,一个是举报、奖励、打击就这三个字,对不对,就大力的提倡举报,我们现在很多人就是不会去,一个违法的事情我不会去,因为我不知道向谁去举报,第二个你举报了以后就要奖励,你有很多事情,我们都没有去做,没有让大家参与,这个是很快的,你举报,奖励以后,打击。这个车辆的代价是很大的,我觉得关键还是执法部门。
热心市民陈龙:这个举报很困难,我在路上的时候,我看到那个无牌车直接就闯红灯,包括我同事他自己也是这样,他刚买的那个车,他就是无牌车,他等一下说,乘着这几天无牌我闯红灯,第一个你在旁边的路人,你也看不到,我这个临牌到底是多少,对不对,而且你想,你很难去举报。
人大代表陶旭东:因为你特征怎么去描述呢?
人大代表陈国强而且在移动状态下。
特约评论员杨慕光:不是这个举报我想太简单了,你不是举报我一定是路上看到的,邻居呢不会去举报吗?这个太简单了。
人大代表陶旭东:我不建议这么做,我建议执法部门要大力打击,就像抓酒驾一样的,没有做不好的事情,因为车辆必须有一个特征,必须要移动的,现场执法,很简单的。
特约评论员杨慕光:每一个公民都有可能举报
主持人郑煜:刚才杨老师的意思是举报,然后陶代表是?
人大代表陶旭东:我是主张,现在是法治社会,就是说你必须是要加大执法力度,这个无牌车是个定时炸弹,为什么呢?你想一想它是没有保险的,因为它上不了保险,没有牌照就上不了保险,反正我是没牌照的,你抓不到我,我就乱开闯红灯,晚上乱开飙车,容易出事故,所以说这个事情,我们管理部门一定要引起重视。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伟强:我跟大家提供一个背景,就是最近刚刚公布的一个数据,监控系统摄像头杭州的密度全国排第三位,仅次于深圳、上海,我们比北京还要多,这个监控系统,怎么样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我们有这样密集的监控系统的背景下,我们的交通秩序,可能跟一些发达国家差距还很大,于是就经常会有人说起说市民素质太差,我是不大要听这个话的,因为问题是双方面的,在美国超车超速,根据他的超速的水平会罚,最高可能是有的时候可能是三百美元,它不用监控,它不是一天到晚盯着你,警车躲在看不见的角落里面,一旦给他抓住,那毫不客气可能是三百美元,只要逮住一次,这个代价是极其沉重的,它不是全覆盖的,但是只要抓到一次,教训非常深刻的,我们现在全覆盖,抓到一次成本很低,违法成本的问题,因此对于这种无牌车,我们应该处理的方式怎么办?很简单,在现在监控已经密布的情况下,加大处罚力度,而不是靠市民去举报。
分提要:现在很多部门盯着这个钱,什么都不行,只能用于减量,高手在民间,智慧在民间,溢出效应,低中签率背后的思考,我们圆桌会下节继续讨论。
主持人郑煜:我们来看下一张图,来,也就是说4S店,竞价一条龙服务,就是帮消费者代理竞价,利用车辆销售利润,直接支付竞价所需款项,提供买车就会有车牌的一个消费体验,会不会这样的一种?
人大代表陶旭东:这个已经出现了。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伟强:这个肯定有,这个是必然会的,这个是战略转型。
主持人郑煜:在这个里面,我们会不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说这个竞拍,它参与到这个市场竞拍,比如说4S店,比如说我代吴老师去竞拍这个价格,比如说我去拍,可能人家是拍两万,我4S店出面我拍四万,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伟强:这个价格可以事先谈好。
主持人郑煜:不是,我的意思是说,比如说我跟其他人竞拍的时候,我出的高价,4S店出的高价,那么它对于消费者,就是你买车的人来说,这个钱肯定你不用管,但是对于我跟其他的人竞争的时候,我是不是已经变相的。
人大代表陈国强:这个可能是存在的,因为你比如说是车价,他根据他的车价来定,他竞拍的价格,比如说50万的车,我让利给你10万,比如说我花5万块钱我来竞拍。
人大代表陶旭东:所以说豪车里面,这种可能性会更大。你比如说我出价,我顶多两万块钱,我去买一个法拉利,我说顶多出两万块钱,他想一算,有50万好赚的,他加了5万,7万块钱报出去保证做。
主持人郑煜:那么所以其他,本来是其他人买车竞价,本来都是两万的基准,大家差不多两万,但是他一下子报五万,那这样他假如是,我们这种做法量大了,它会不会直接导致,我们这个竞拍的,这个市场上的价格高了。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伟强:这个理论上存在有的,有可能,但是你说出现很大的量,我觉得可能性不大这是第一,第二我觉得商业部门,它的这种精打细算的水平,比我们个人还要高,所以大可放心,它不会投入更大的成本。
人大代表陶旭东:而且我总觉得,我可能跟嘉宾有不同的观点,这一点上,我认为竞价,我倒希望它放开,就是有一个底价,然后往上上不封顶,我倒希望这样,但是有一个问题什么呢?就是你竞拍出来的钱,你要用在这个,交通管理设施上,这个暂行规定已经明确的,我是这么认为的,比如说这个人有钱了,只要他这个钱是合法的,他愿意出5万10万,你管他干吗呢,他愿意去出这个钱,他来买这个牌照,我是这个观点。
主持人郑煜:你是这个观点,我不知道这个调控办(怎么看)?
杭州调控办周鸣:这是一个公共的资源,这个暂行规定上面,已经是很明确了,就是竞拍所得的款项,是用于公共交通,大气污染的治理,包括我们的财政部门,也有一个专门,专款专用的这么一个。
主持人郑煜:那么在这里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就是其实您也是鼓励价格上涨,是这个意思吗?
杭州调控办周鸣:这个怎么说呢,专款专用吧,多就多用,少就少用,可能多投入取得的效果就好。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伟强:你要讲专款专用的话,我就沿袭你这个问题,因为有了这样的钱,几个亿或者,以后像上海一样几十个亿,这是一个不小的一笔钱,的确是专款专用的,但是专款专用它要落实到部门,请问是给地铁?是给公交?,落实完了以后,它这个钱拿去用的这个绩效,怎么考核?谁来考核?,我估计现在很多部门盯着这个钱。
主持人郑煜:当然这个我觉得周科他做不了主,不是调控办的范畴,但是在这里有一点,周科我想问一下,就是刚才我们说到,就是我们从某种理解程度上来说,其实是你们也是希望
看到竞价价格,就像我们陶代表说的,它可以上不封顶,是这个概念吧?然后价格高了,你们会不会出台什么相应的政策?
杭州调控办周鸣:我就这样讲,第一从调控办的角度来讲,不会希望价格太高,这是第一个,第二个竞价的规则设计,本来就是以一种类似市场的方式,那么在一定的市场,没有产生太多负面的情况下,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进去干扰的,这是第二个,第三个如果确实是有很严重的这些非理性的情况出现,那么肯定可能也不是我调控办,可能市政府肯定会采取一定的措施,那么这个呢,我们现在也是怎么说呢,且行且思考,一边做一边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就是政府边实施边思考,然后我们看出现什么问题,再出台什么政策,就像吴教授讲的,一边思考一边制作预案,或者是就可能存在情况征求意见,尽量到时候对症下药的这个药,尽量能够有效。
人大代表陈国强:问题是都能够看得到的,已经有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了我觉得这方面应该可以考虑,出台相应的政策了。
特约评论员杨慕光:我是有不同的观点,是这样的观点,就是你现在比如说出台一个竞价的最高限价,反而有指导性的意义,比如说你说是8万,那我就贴着8万打,我肯定中了,这反而有指导性的意义,反而会推高价格,就是有的时候,也是要慢慢地介入,这是对的,我们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先做死掉,竞价所获得的资金,必须为杭州市的汽车减量,或者是造公共停车场之类的什么都不行,只能用于减量,杭州汽车太多了,没有其他的,你这个本身竞拍出来的钱,就因为车太多了,才要控制总量。
主持人郑煜:节目做到这里,最后一个问题特别想要问一下,我们的代表和我们的职能部门,听了这个有关于汽车的,我们这个车牌号的竞价摇号的,这么一期节目下来,谈了这么多的观点,那么多的点子,给你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杭州调控办周鸣:高手在民间,智慧在民间,我们有很多问题考虑到,但是可能因为整个调控工作的,进展繁忙程度以及各种事项,可能考虑得没有像,各位代表和教授市民那么深,然后对一些实际发生的情况,可能了解得没有那么全,那么这方面,我们今后还是要更多地,针对吴教授讲的溢出的,可能存在的负面效应,去做一些思考做一些调研,并且准备一些预案,然后这些预案,也要尽量做到科学严谨,也希望大家能够更理性地去思考,那么还有一些属于市场范畴的,只要在合法的合规的,市场范畴的事情,我们现在还是先由市场去做,那么这样呢,尽量达到一个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不能保证绝对公平,但是我们也只能讲尽力而为。
主持人郑煜:其实呢我们知道这个,一项公共政策的出台,它是应该是要根据,在实施过程当中,不断出现的问题,然后不断进行修饰和完善,让这个公共政策得到惠及更大的一个人群,通过这个事件我们应该去反思,就像吴老师刚才说的,我们应该把问题回归到原点,我们去考虑我们杭州这座城市,我们的城市的公共交通的发展,以及它的本质是什么,好,感谢收看本期圆桌会,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