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现场。
访谈现场。
本期受访嘉宾:
杭州市交警支队车管所所长 舒建平
杭州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 秦均平
浙大同力驾校负责人 周德胜
编者按:3月18日,杭州西溪路小龙驹坞路口,一位学员驾驶一辆教练车突然冲破围墙,撞上了一名正好路过的小男孩,小男孩不幸遇难,年仅13岁。无独有偶,事发的三天后,杭州台州路上,又一辆教练车突然失控,掉进旁边的红建河,所幸没有人员伤亡。当我们为小男孩的离世扼腕叹息,为掉进红建河的女子深感庆幸的同时,这两起连发的事故也让我们看到了教练车上隐藏的“危险”。
杭网议事厅特推出此期节目,邀请嘉宾共同探讨如何规范驾校教学秩序,如何强化驾驶员安全意识和行车文明,以唤起大家对行车安全意识和行车文明意识的重视,共同保障交通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和文明。
杭州市交警支队车管所所长舒建平
观点对对碰——
网友直陈业内潜藏现象 嘉宾勇接矛头直率表白
3•18事故后,网上掀起了一番讨论的热潮。很多网友开始结合自己的学车经历例举现在驾驶培训行业中存在的一些现象:比如教练不随车,故自在一边聊天打牌;教练教学员“死记硬背”通过考试等。
对这些现象,作为驾校行业的一名业内人士,周德胜没有避讳。他也坦承,现在驾校中存在的有些现象也是和当下的法规不太吻合。对于教练私自在一旁打牌,他也极不认同,认为这是教练员职业道德问题,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这也恰恰证明现在行业中急需提高教练从业人员的责任感和素质。
对于“死记硬背”现象,周德胜有自己的理解。他说,从教学来看,教练员必须训练学员对车感的认识,使其能够让车子和参照物之间保持安全距离。而要训练这一点,用杆子等作为参照物,对点学习的教学方式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还有网友直击驾考中隐藏的“潜规则”。比如,考官和哪个教练或驾校私交比较好,就给点人情分;有些学员则希望花点钱,找点关系,能尽早通过考试。
对这样的现象,车管所所长舒建平表示,车管部门对考官的要求其实是很严格的,公安部对考官的纪律要求有“八个不准”,比如不能接电话,一接电话评判就无效等,对考官有很强的约束力。另一方面,现在的驾考采取的是随机抽签的方式,哪个考官考,考什么项目,在哪个场地考,都是随机的,这就比较有效地杜绝人情试。
如何弥补驾驶人安全意识的缺位 嘉宾争相“亮剑”
“很多车祸的引发不是因为驾驶员技术不过关,而是安全意识的缺位。”这个观点是受访的三位嘉宾达成一致的观点。
舒建平认为,学员的安全意识不够,很大程度上与目前驾校中教练对学员安全意识的培养不够重视有关。作为管理驾考的政府部门,如何运用好“考试”的指挥棒,杭州也做了很多探索。根据公安部相关规定,道路考试中在安全意识方面有13个考试项目的要求,比如如何通过学校区域、如何通过斑马线、公交车站,如何超车等,但没有明确每个项目的标准化操作。目前,杭州已经率先把13个项目的操作要求、评判标准细化,希望能将操作要求转化为学员的操作行为,通过教练员带教,再把这种行为变为一种行车习惯,这样,安全就有了基本保障。
秦均平建议,如果管理部门能够将学员和教练的档案都存起来,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公布驾校和教练员的业绩,对那些事故太多的,直接吊销资格。这样也给广大学员在选择驾校和教练时提供一个参考的依据。同时,考官在考试中如果遇到来说情的,就要更加严格,因为这是对他和他的家人,以及对路人的负责。
周德胜也认为,作为参与交通的一分子,注重安全是最要紧的。严格把关是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负责。但同时他也提出,现在驾训行业处在一个饱和期,好的教练也不能产生规模效益,毕竟学车靠练出来,很多好的教练都存在学员带不光的现象。如果有关部门能通过一些方式,提高教练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这样就能提高整个行业的教学层次。另外,学员自己的心态也很重要,如果将每次补考视作弥补安全隐患,那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