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路的客流方向不均匀性
由于杭州市目前的城市单中心结构,导致其潮汐客流明显,因此BRT线路的选择应考虑这一因素,比如滨江-市中心—城北走廊,其客流的方向不均匀系数可能会较大,这一问题可从两个方面去解决,其一,BRT线路的组织和区间车组织要尽可能多样化,高峰时段各BRT线路的车辆之间应合理调配;其二,首末站的蓄车能力要加强,以保证单向的高频率发车。
(二)枢纽建设
随着杭州市城市空间结构逐步向组团城市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枢纽建设的紧迫性已十分突出。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的建设应分为4个层次来考虑:
第一层次为轨道交通线网;
第二层次为BRT线网;
第三层次为常规公交线网;
第四层次为主要交通节点;
枢纽模式基本有两种:
中心放射模式:城市中心+城市一般地区+城市外围地区
圈层放射模式:城市一般地区+城市外围地区+外围组团
(三)多条BRT线路路段共线问题
由于受BRT专用道通行能力和BRT站台容量的限制,原则上在中心区路段BRT共线不宜多于两条,局部较短路段可以三条,一般区域或城市外围区域,可根据道路条件,予以确定。
对于多条BRT共用路段,BRT车辆在路口可采用分道处理方式。
(四)城市道路功能应随BRT建设逐步调整
对于某条道路一但设置了BRT,道路的功能应该确定为客流通道,如果再赋予其机动车通道,交通组织将会十分困难,尤其对快速路,但是快速路也可视情况定,地面快速路设置BRT不是很合适,但对于高架快速路的地面道路或高架道路上设置BRT则也有其明显的优点。比如美国休斯顿利用快速路的HOV车道设置BRT。
(五) BRT走廊规划建设
在城市的一般地区或外围地区选择一些对设置BRT道路条件较好的道路,作为BRT通道,今后根据BRT的线网,可以在这一通道上设置多条BRT线路、干支模式线路或干-枢模式线路。道路规划与建设应与BRT系统规划紧密结合,杭州BRT2号线的建设已注意到这一问题, 在道路整治改造时,予留BRT专用道和中央侧式站台、子母站台及BRT车辆进站交织长度。
(六)BRT线路的长度建议
对于BRT线路的长度的确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受城市规模、线路功能、区域用地、场站设置条件、道路运行条件,区间车设置条件、营运的稳定性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对于通过市中心的线路不宜太长,太长后由于市中心设置区间车的条件较差,对线路营运的稳定性有影响,以15-20公里左右为宜。对于组团之间的BRT线路可以适当加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