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我们圆桌会 使用帮助 频道简介
  所在位置: 杭网议事厅>我们圆桌会
 
5月2日:地铁换乘,问计于民(上)
hwyst.hangzhou.com.cn  2012年05月02日 23:12:08 星期三

52:地铁换乘,问计于民(上) 

总提要:

解说:杭州地铁一号线公交配套方案开始征求市民建议。

朱成方(资深媒体人):这个事情应该是个大事情。

解说:目前公交、地铁换乘配套设施,存在哪些不足?

陈施承(公交集团):一号线开通的时候,可能只有8个站点,周边有现成的换乘设施。

王轶伦(市民):最主要的客流源点,需要结点去衔接换乘。

罗斌(综合交通研究中心):关键的还是在末端那几个地方。

解说:如何让公交线路的服务时间与地铁接轨?

陈施承(公交集团):肯定是要在地铁结束之前,要给他先运到。

解说:“地铁换乘,问计于民”,《我们圆桌会》今晚关注。

主持人张平:这里是《我们圆桌会》,各位好,我是张平。今年10月份咱们杭州市的首条地铁一号线就要开通了。这段时间准备的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我们都知道这段时间,杭州的公交集团,也开始向咱们全体市民征集一些建议和意见,为了完善他们即将推出的一个地铁一号线公交配套保障方案。今天我们圆桌会就在这儿搭一个平台,请公交集团和我们地铁公司,以及交通规划部门的一些同志,直接和我们的市民面对面,在这里头就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一些直接的交流。那么在我们节目开始之前,我们还是先来认识一下他们。

嘉宾介绍:杭州市公交集团调度中心副主任陈施承;杭州市地铁集团设计部部长黄先锋;杭州市综合交通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罗斌;资深媒体人朱成方;市民王轶伦;市民王建军。

主持人张平:咱们这次公交集团思路和方案,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方案,我们先看段VCR,看看这个征集方案是怎么样的。

VTR

解说:出了地铁换乘公交方便吗?乘坐公交能不能方便地前往地铁站?随着杭州地铁一号线开通时间越来越近,更多的市民开始关注这些话题。从422号起到53号,杭州公交集团就地铁1号线各站点及周边区域公交线路的优化调整公开向市民乘客征集意见建议,征求意见内容主要围绕地铁一号线的开通营运,对沿途站点、周边区域的公交线网布局公交线路服务时间、公交换乘保障等进行意见建议的征集。据了解地铁一号线,将连接余杭、萧山、下沙,贯穿整个市中心。作为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新生力量,这条地下交通大动脉要发挥最大的功能,必须与现有公共交通实现有序对接,广大市民对此也十分关注。截止记者发稿时,在征集意见的前一周时间里,公交集团收到了148条建议,包括公交与地铁的换乘配套设施不足,下沙、余杭、萧山、滨江等处于末端交通区域的公交线路增加等等。

市民1车辆的话可以增加几辆,因为每辆都很满。

市民2像我这边到萧山机场,还有萧山南站那一块比较难,难找,就是专业的公交比较难找。

市民3最好公交车站有一路公交车晚上能够开的。

市民4公交车(线路)延长,跟地铁能够接轨。

解说:据杭州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透露,地铁一号线开通营运公交配套保障方案,将在5月底出台,与地铁一号线重合的公交线,会不会做出调整呢?下了地铁后最迟几点钟还能乘上公交,公交换乘能不能让离地铁一号线沿线站点比较远的居民同样感受到便捷,届时这些疑问,都有望从方案中找到答案。

主持人张平:好,这就是咱们公交公司的大体的设想,对我们全体市民要征集意见建议。王轶伦,你们知道吗这件事?

王建军(市民):我知道的

主持人张平:都知道的是吗,朱老师?

朱成方(资深媒体人):这个事情应该是大事情,因为所有的人,所有的杭州人,包括到杭州来的人,都对这个事情相当关心。

主持人张平:那我想问一下咱们公交集团的我们的陈主任是吧。

陈施承(公交集团):通过这一个星期的一些搜集情况来看的话,民意方面的反映,主要是哪些方面比较集中,我们对意见也进行了一个初步的整理,归纳了一下主要是集中在四个方面。一个是对公交和地铁的接驳的需求。也就是说我坐了公交车,能够方便地到地铁站,这方面的需求是处于,刚才片子里也讲了,就是末端的交通。比如说我们萧山的湘湖,或者滨江以及余杭的临平、下沙,这几个地方的老百姓的建议比较多,这是最大的一块。还有第二块应该说,一些比较有想法的市民,也觉得可能公交和地铁应该有一个换乘,换乘的设施就他们看来好像设施的场站,包括设施好像目前还没有跟上,这也是一个比较关心的热点。第三点刚才也说了,我们的公交线路的服务时间能不能和地铁接轨。另外还有一点在地铁施工的时候,有一些公交线路进行了调整,有些临时的撤销,原来的这些乘客,也非常希望能够早日地恢复这些走向。主要是这四点。

主持人张平:刚才说了四点,我们这是总结了三点,公交与地铁的换乘配套设施不足,这是一个;还有一个就是要求公交线路,服务时间与地铁接轨;还有一个是公交与地铁的接驳需求,这是换乘这一部分。黄部长我想问一下,关于路面上和我们地铁之间的接驳,就这一部分的配套,情况现在大致是什么样的情况?

黄先锋(地铁集团):我们在初期,我们是对公交的线路的优化方案和站点的选取,是做过一个比较粗的方案。当时做这个方案的目的是为了预测我们的地铁的客流量。对于地铁跟公交跟自行车的一些衔接,我们当时也有个初步的设想。但是这个在落实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很难落实,主要是涉及到用地。实际上在主城区我们修地铁车站,我们自己要找我们一个出口出来,我们都找不到,主要在于很难落实那个用地。所以主城区这边都比较困难。那么在有些车站,实际上我们都已经考虑了,尽管现在还没有最终实施完,像九堡客运中心,我们也考虑了自行车,也考虑了出租车,也考虑了公交站场,我们地铁车站的上方,我们跟公交公司一起规划了公交车站,规划了出租车还有自行车(停放点)。

陈施承(公交集团):应该说是这样的,根据原来有一个杭州市换乘枢纽的规划,包括各个分区的一个规划,就像刚才黄部长说的这样,在很多的地铁站,可能粗粗统计了下有19处地铁站,都规划了我们公交和地铁这么一个换乘的设施。但是可能现在因为种种原因吧,可能就是像黄部长刚才说的,交地什么的一些原因还没有落实到位,根据我们的判断一号线开通的时候,可能只有8个站点,周边有现成的换乘设施。这8个可能换乘起来相对比较方便一些。比如说,比如说像我们的城站,城站是现有的城站火车站的枢纽站,那再比如像地铁叫打铁关站,旁边就是焦家村公交中心站。还有像黄部长刚才说的客运中心,这些可能配套相对来说比较完善一些,但是还有一些地方,用地可能还没有明确。

罗斌(综合交通研究中心):实际上在前期规划这个层面,无论网络还是一号线前期研究过程中,首先对于枢纽的用地控制这个层面规划部门应该有所考虑。目前现在我总的感觉,可能比较欠缺的是什么呢,我们现在应该抓紧去编织两个网。一张是什么呢,设施网。设施包括我们的场站,就是点状的;另外一个就是地面公交,公共汽电车跟轨道交通的衔接这张网。现在公交集团牵头在组织这个工作也问询老百姓,而对前面这个网、设施网,我觉得我们外围的公交线路,涉及到的场地需求问题。就是刚才谈到的江南这一段,我们下沙这一段,临平这一段,因为都是相当于我们通过轨道交通干线,鱼刺状往外去接驳客流的,一个最主要的客流的源点,需要结点去衔接换乘,所以我觉得这个是最为关键的。

主持人张平:地铁的流量,就按照现在的一个预计来看的话,到时候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大概人流量有多少?

黄先锋(地铁集团):最大流量可以达到四万多,一小时四万多,一小时四万多人。

主持人张平:规划是19个要换乘的,其实应该是31个地铁站,都有人要出来吧,但是该怎么出 怎么有序地出,这个确实目前可能,还是一个挺紧迫的问题,

王轶伦(市民):市中心从火车东站开始过来一直到城站,这些其实换乘问题是不大,因为在市中心的话,出来就是马路、就是车站,找找是很快的,我觉得关键的还是在末端那几个地方。

主持人张平:从我们这个地铁一号线示意图来看的话,在市中心这一带估计问题不是很大。

陈施承(公交集团):市中心要说问题,就是刚才像我们热心市民说的,现有的站点确实比较多了,公交站点确实比较多,但它不是一个无缝的换乘,都是要步行一段距离,可能要移步一段路,可能老百姓会觉得要走一段路,或者走个400 500米,可能会觉得不方便。可能现在就在尾巴上新兴的这些区域,比如说像滨江区这一带,包括下沙这一带,还有余杭 临平那一带,临平的地铁站还没有深入到临平的市中心的地方,肯定要涉及到换乘;湘湖那个地方还可以解决萧山一部分。

主持人张平:现在市民就有建议说,首先要在湘湖站和滨康路站附近设立公交停放场地要给你们公交车有个停放的场地。他的意思我能理解。可能就是刚才我说的一个首末站能够让我们公交车能进去调度,目前湘湖站和滨康路站的情况怎么样,有多少条公交线路?

陈施承(公交集团):湘湖站目前周边是没有首末站,只有路过的一些线路,经过的一些线路那是有的,滨康路途径的比方像300 315路,这些线路是有的。这两个站其实都是缺乏一个换乘的中心站,尤其是湘湖站,其实对萧山的南片,或者是解决萧山市中心的接驳,其实是一个很好的站点。如果说是地铁运过来之后,用我们公交接驳出去,那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罗斌(综合交通研究中心):刚才说的滨康路上这个点,滨康路上这个点我印象中不仅仅是地铁一号线的一个车站,它还是我们汽车南站,就是国家确定下来的公路客运枢纽的一个点。规划部门他已经考虑过,这个点是将来要考虑公交中心站和枢纽站的用地布局。在滨康路的两侧是有的。包括在临平的沿线,比如刚才这位热心观众说的乔司南站,规划也已经控制了公交的中心站和首末站的用地布置。同时还有一块是什么呢?在中心站范围之内,我们结合地铁车站跟出入口的附近道路的修复。在修复过程中,应该把港湾式公交车站,包括像公交 公共自行车的停放点等等,统筹考虑进去。这个据我所了解目前现在,相关一些建设部门,比如在延安路整治过程中,已经有所考虑这个事情。所以我觉得这个设施的编织,这张网确实要大家呼吁,抓紧去建、落到实处的问题。有了这种设施保障以后,我的线路、我的地面公交怎么去跟轨道衔接。因为按照城市的交通规划,我们轨道交通是一个干线,也就是门到门的服务,可达性这个层面里面是不如我们的公交的,也不如我们的自行车的,是需要这两套系统去合理衔接,这样的条件公交就没法开进去给它配套。

主持人张平:好,这是一个问题,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刚才说了,就是关于时间的问题,咱们现在地铁的时间是在?

黄先锋(地铁集团):地铁的运营时间,正常的运营时间是从,早上五点到晚上十一点,到晚上十一点,当然我们刚开通初期,可能不可能达到这个时间。

主持人张平:现在我们这个地铁是从早晨五点到晚上的十一点,而现在我们的公交车的时间一般是?

陈施承(公交集团):公交车的时间其实每条是不一样的,那我们设置公交线路时间,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个是这条线路的路长和它的单程行驶时间,每条线路的路长是不一样的,所以它的时间肯定是有一个区别。第二个更重要的,就是考虑客流的流向的问题。我就举地铁接驳的这个例子来说好了。可能有些线路在理想状态下可能就是我公交把客流喂给地铁的,这些线路要怎么呢,肯定是要在地铁(运营)结束之前,要给他先运到。还有一些线路可能地铁乘客下来之后,要靠公交去疏散的,这部分线路就需要公交的末班,肯定要在地铁的末班后面;还有一些可能就是在地铁周边交织的一些线路,这个就要另外分析了。应该说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现在也是在根据谨慎地在看乘客的建议,对地铁站周边的一些公交线路,也在梳理首末班的时间,有一些具备接驳的疏散的这些线路,我们会根据地铁一号线开通的,首末班时间进行一个调整。

王轶伦(市民):我就觉得包括地铁也好公交也好,应该考虑到大型枢纽,比方火车站、汽车站,它们的是怎么样。像九堡也有这个问题,长途车到的时候公交车没了,我觉得公交和地铁两家,能够趁这个机会把这个问题都给解决掉。

分提要:

解说:如何优化换乘线路,满足市民公交、地铁的接驳需求?

通过需求,我们会及时地调整班次,因为只要班次频密了,也不会在乎一路车还是两路车。

衔接钱江新城核心区范围的一些线路,我觉得这个可以多加一些,加密一些线路。

解说:让市民换乘更方便,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完善?

基础的路网我觉得要抓紧建。

公交和地铁两家,关于站点的名字,你们这两家应该把这个统一起来。

解说:“地铁换乘,问计于民”,《我们圆桌会》正在关注。

主持人张平:广告回来接着我们刚才这个话题,这次这个意见,大家提这个意见当中,还有一个就是关于有些区域,就是地铁站跟公交车,接轨的这么一个问题,我们来看段VCR,我们来看看这一带的市民,他们是有些什么样的反映,

VTR

解说:从家门口出发,能否方便地前往地铁站,出了地铁能不能方便地赶到单位,或者其他目的地,这是地铁换乘中市民最关注的话题。为了了解地铁口附近公交配套情况,记者随机对部分地铁口,实地进行了探访。在地铁一号线近江站附近,密集分布着近江六园等多个小区,周围还有杭州电视台、市消防指挥中心以及多处学校和商业机构等等,车流量与人流量相对较大。离地铁近江站最近的是近江六园公交站。这里共有五条线路公交车停靠,分别是开往市中心平海路方向的71路,开往公交总公司方向的29路,开往萧山的515路和520路,以及开往市区的夜班车216路。

市民1我们这里就是71路多和29路。另外的515520都是到萧山的。相对来讲我们这里公交车少一点,城里面过来的公交车还是太少。

市民2我觉得还不够,因为那边如果(地铁站)建起来的话,口子在那边可能还是不够,我们这儿倒还可以。

解说:沿着富春路再往前走步行十多分钟,还有公交近江小区站,这里的公交线路相对集中,多了9路、32路、809路和207路。在这里等车的人,显然比公交近江六园站多出了不少。对于换乘地铁这件事,大伙儿都很关注,距离太远成了大家最担心的话题。

市民3那我希望很多(公交车)以后,能够接驳到地铁一号线门口那就更好了。

解说:在近江站附近采访时记者还发现,在地铁一号线的34个站点中,近江站是距离市民中心最近的一个地铁站,据市民中心约3公里。很显然市民中心属于该地铁站的辐射范围。从近江站下地铁,转公交车去市民中心办事,将成为地铁时代许多市民的选择。但是目前看来市民中心与地铁近江站的,公交配套还不完善,这里只有近江小区的9路公交车,一条线路可以换乘,换乘距离远可选择公交线路少,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主持人张平:这就是基本上大家反映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在钱江新城这一带、近江这一带好像特别突出。

陈施承(公交集团):刚才片子里说的,市民中心和近江站的接驳,其实提到的是9路,9路公交车确实是可以通过。9路接驳到我们的地铁的,它的站其实不是近江小区,是我们旁边这条衢江路上,还有一个站名叫耀江福村,那个站可能对地铁站就更近了。大概的距离估计是300米左右吧,比近江小区要近一点,近江小区总有个五六百米的样子。

主持人张平:它只有一路车到市民中心是吗?

陈施承(公交集团):对,有一路车到市民中心,线路我觉得有一路可以有一路,但具体我们可能会根据,地铁一号线开通了之后,通过需求我们会及时调整班次,因为只要班次频密了,也不会在乎是一路车还是两路车,那就方便了。

罗斌(综合交通研究中心):刚才说的我们近江站这个范围之内,像我们近期轨道交通可以服务的,我们今后的CBD,就是我们钱江新城范围之内,最近的这条线,二号线近期是在建的,距离市民中心大概三五公里,实际上刚好是我们短驳的公交线路的合理的服务范围。据我所了解规划上面,在近江路站这个点,是有大概五千方的公交枢纽站。实际上目前百姓刚才提到的,比如说像近江公交中心站,据我去现场了解的情况,属于都是路内的,这个实际上是今后为道路运行,都会产生一些隐患。今后我们觉得,如果这个公交枢纽站一旦启用以后,一些点可以移到这里来,这样对百姓的出行需求,包括运营保障可以有些安排。老百姓的出行需求,愿不愿意坐地铁也要看。有些可能是功能性的线路,功能性线路比如说像我们富阳过来的,我们江南过来的有很多的线路,是希望在江边上去衔接、接驳换乘的。现在很多点暂时移到望江路附近的。我觉得后面很多线路,可以逐渐调整到我们地铁车站旁边,这是一块。第二块类似于我去衔接钱江新城核心区范围的一些线路,我觉得这个可以多加一些,加密一些线路。此外还有一块,老百姓出行很多需求,可能是网络需求缺陷的,作为一个末梢,作为一个首末站的功能的,那我们看看其他地方的,公交首末站的一些保证,包括一些公交线路的开通,为老百姓服务,这部分可能未必会去跟,地铁去衔接换乘,是为网络的科学布置,设置需求的,我觉得类似这种点的线路的优化,应该合理地去思考。

朱成方(资深媒体人):我是采访了一些私家车主,公交车的乘客,他们说重合的问题,比方说B1快速公交线跟地铁线,很大一个程度上是重合的。重合的话就产生两个问题了,第一这个地铁出来以后,能不能替代原来的B1线。第二个假如说这个地铁开通以后,一号线跟它重合以后客源肯定要减少,那么这个怎么办?公交公司有没有考虑,地铁公司怎么考虑的,因为地铁是不会动的,而公交车是可以动的,这方面有没有统筹考虑。

王轶伦(市民):我觉得公交线路首先不应该很大的调整,很多公交线路只不过和地铁重合了一段,但是你要看到它没有重合的一段,一条公交线路开出来到现在了,大家都已经熟悉了,明天因为地铁开通了,今天一号线开通了,把这条公交线变一下,明天二号线开通,我再把另外一条公交变一下,你让那些坐公交的人怎么办?

罗斌(综合交通研究中心):总的来看首先第一个规划肯定要做先导,无论设施还是网络这个层面,它毕竟说实话,这都是属于政府给老百姓的一种公共设施的资源,包括网络资源。而且这两个系统,包括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应该做一个有机地融合,应该就结合,相互竞争的事情。尤其在现在这个阶段范围之内,应该更多地做一个互相促动。比如共同推进这样一个工作,朱老师刚才谈到的,BRT一号线跟地铁一号线,这个叠加的问题,也曾经论证过这个问题。BRT1号线下降的客流量,目前的(客流量)大概是七万,大概是一个10%20%左右,这样的一个幅度。10%20%的幅度,也就是最终下降了以后,理想的状态是4万到5万这样的客流。4万到5万的客流,它还是一条公交干线,下一步是否用这种大车,我觉得这可以去斟酌。BRT1号线可能下一步更多地可以用12米的单机车,这个我同意。用公交干线的资源去保证BRT1号线的资源,类似这种大车更多地可以用在其他的BRT线路上面去,因为毕竟BRT1号线当时的一个定位也是作为轨道交通一号线的一个客流,培育跟过渡的这样的一个系统。我这里还有一个呼吁是什么呢,就是设施这一块,刚才我更多地是谈公交的衔接的结点的问题,下一步配套的时候,基础的路网我觉得要抓紧建。据我所了解目前现在类似于像彭埠地区,类似于我们七堡范围之内的,七堡范围之内,甚至于像我们下沙的一定区域,就九堡过去有一段区域,路网现在都还没有,这块我们建议应该抓紧赶紧建。因为路网是承载我们老百姓,无论开车、公交车 ,还是骑自行车、步行的,最基础的一个载体。

主持人张平:路网不够的话可能是在主要集中在几块区域呢?

陈施承(公交集团):一个是彭埠、七堡、九堡这个区域,就这个区域没有路网,公交路网没有,这里目前全部都在建设中,在建设中什么都没有的。

黄先锋(地铁集团):在城东新城的建设范围,城东新城建好之后估计路网也会建成。

王轶伦(市民):其实我觉得公交最迫切是什么,从下沙西站开始,下沙西站 金沙湖站 高沙站,那些地方的公交配套,我觉得那个地方,倒是真的应该做出来,这个地方路网没有,尤其是下沙西,周边这个地方还没有路网,

罗斌(综合交通研究中心):包括像刚才这位观众提到乔司南站,也是没有,那个站就是孤零零存在,孤零零什么都不通的。

王建军(市民):什么都不通的,就一个站,就一个地铁站,什么都没有。有的,村道你走过去。

罗斌(综合交通研究中心):实际上目前百姓刚才提到的,比如说像近江公交中心站,据我去现场了解的情况,属于都是路内的,这个实际上是今后为道路运行,都会产生一些隐患。今后我们觉得,如果这个公交枢纽站一旦启用以后,一些点可以移到这里来,这样对百姓的出行需求,包括运营保障可以有些安排,老百姓的出行需求,愿不愿意坐地铁也要看有些可能是功能性的线路。功能性线路比如说像我们富阳过来的,我们江南过来的有很多的线路,是希望在江边上,去衔接、接驳换乘的,现在很多点暂时移到望江路附近的。我觉得后面很多线路,可以逐渐调整到我们地铁车站旁边,这是一块。第二块类似于我去衔接钱江新城核心区范围的一些线路,我觉得这个可以多加一些,加密一些线路。此外还有一块,老百姓出行很多需求,可能是网络需求缺陷的,作为一个末梢,作为一个首末站的功能的,那我们看看其他地方的,公交首末站的一些保证。包括一些公交线路的开通,为老百姓服务,这部分可能未必会去跟,地铁去衔接换乘,是为网络的科学布置设置需求的,我觉得类似这种点的线路的优化,应该合理地去思考。

王轶伦(市民):我有个意见,就是你们现在公交和地铁两家,关于站点的名字,像刚才说的打铁关站,地铁叫打铁关但是公交是叫焦家村,我就觉得你们这两家,应该把这个统一起来,或者你也改名叫焦家村,它也叫焦家村,在焦家村下车,至少我知道我坐到焦家村可以换地铁,或者地铁到焦家村可以换公交车。还有公交车叫孩儿巷你们(地铁)叫凤起路,这点我就觉得公交和地铁应该统一一下。

王建军(市民):九堡那里有一个是吧,那个地铁站叫九堡站,这边出来是八堡公交车站应该是,因为我到九堡去下了车一看站牌八堡,错掉了,不是麻烦大了吗?

王轶伦(市民):我看很多站点都是有这个问题。

陈施承(公交集团):比方说像孩儿巷这个站,其实有很多年的历史,大家都叫惯了,如果突然把它改成凤起路,大家也不习惯,市民也不习惯。杭州人叫孩儿巷叫很习惯了,因为杭州人都知道孩儿巷。

黄先锋(地铁集团):(地铁站名)最终命名完了以后,最终也是征询了市民的意见,经过专家审查,最后由市地名委员会确定的。

朱成方(资深媒体人):这里我觉得还有个谁向谁靠的问题,我觉得这个很要紧。比方说谁是老大,大家老在想这个问题。我这个地铁不能动的,你公交车要向我靠,不行,我觉得那么公交车怎么办?我觉得要双方都靠。市民是老大,乘客是老大,这要确定,这个确定情况下怎么办,地名、公交站点,它已经好多年的历史了,假如说我觉得你这个地铁,能不能动一下。孩儿巷就是孩儿巷,大家熟悉了,不能你叫孩儿巷我必须叫凤起路,我已经定了,这个不行,这个我倒觉得要互相靠。比方说这个八堡,到底是八堡还是九堡,确定下来往哪靠,这个不是说你这里不能变,你也不能变。时间上我觉得公交车尽量要向地铁靠,因为地铁它时间不能动,那么公交要向地铁靠,双方一靠,靠向谁,靠向老百姓这个老大,靠向乘客这个老大。

黄先锋(地铁集团):前面您说的公交没有衔接起来可能确实存在这些问题。

陈施承(公交集团):应该说我们在做方案的原则,也是尽可能以客流,客流的流向为第一位。就是刚才朱老师说的,以客流的流向为第一位,谁是老大,客流肯定是老大。

主持人张平:讨论到现在,我们基本上对这几个方面,我们都逐一地,我看看咱们陈主任,已经是逐条逐条都记录下来了。

陈施承(公交集团)对对对,有些建议非常好,我觉得我们还可以再研究一下。

主持人张平:再研究一下。好的,这也是咱们圆桌会今天一个主要的意图,就是通过直接面对面来听取我们市民的一些建议,那么这是一个方面。另外我们知道还有个无缝衔接,比如说公共自行车,能够在里面发挥多大的作用,我觉得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由于时间关系,咱们今天这个话题先聊到这儿,但是明天咱们接着讨论,关于公共自行车在换乘当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谢谢各位嘉宾,也谢谢电视机前观众朋友的收看,明天我们接着讨论,明天见。

再说几句:

陈施承(公交集团):对于公交来说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刚才其实在节目中说的,公交规划的一个配套用地的问题,希望有关部门在以后我们杭州地铁规划的时候,更多地考虑我们公交的换乘的、接驳的一个首末站设施和配套,所有涉及到地铁开通以后公交车的调整。

王轶伦(市民):最好能够在地铁开通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公交部门能够视这条线路,就是涉及到的线路实际客流,再去做出调整,而不要在地铁一开通,马上把公交车都调整掉。

罗斌(综合交通研究中心):一号线一旦开通以后,总的感觉呢,它的需求,包括它的客流需求,最大的还是如何去整合好我们的公交,整合好我们沿线的,老百姓的类似于自行车出行的这块需求。

来源:杭州网 作者: 编辑:李龙胜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杭网议事厅动态
·议事厅入选全国“社会管理创新”优秀案例
·杭州网杭网议事厅登上市两会宣传屏
·“杭网议事厅”被评为2011年度优秀窗口微博
·市领导慰问杭州网采编人员
·市民代表承诺要为杭州民主民生贡献力量
·杭网议事厅荣获杭报集团“最佳新媒”奖
·杭网议事厅被评为杭州市“名专栏”
·杭网议事厅试点“社区服务岗”进社区听民声
·杭网议事厅作为经典案例被引入浙大课堂
·中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长马馼视察杭网议事厅
联系 杭网议事厅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邮箱:hwyst@sina.com
热线:85052222
联系 我们圆桌会
地址:之江路888号杭州广电中心1610室
邮编:310008
热线:89912345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