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我们圆桌会 使用帮助 频道简介
  所在位置: 杭网议事厅>我们圆桌会
 
6月27日:公共意识如何炼成?
hwyst.hangzhou.com.cn  2012年06月28日 11:58:32 星期四

627日:公共意识如何炼成

前期回顾

解说:物华小区业主堵门4小时,换来行政拘留5天。

王招锦(市民):这个5天好比是度日如年。

解说:是什么原因让她做出极端行为?

曹工化(评论家):把小区里面所有的人做为她维权的人质。

夏立安(浙江大学):感觉到像以毒攻毒再以毒攻毒。

解说:堵门事件时有发生,折射出怎样的社会现象?

夏立安(浙江大学):公共空间越来越大,他的个人空间挤压得越来越小。

沈建农(西湖区公安分局):不光在城市有,在近郊的农村也有。

解说:公共意识如何炼成,《我们圆桌会》今晚讨论。

主持人张平:好,这里是《我们圆桌会》。各位好,我是张平。在我们昨天节目当中,我们就不久前在城西的物华小区一位大姐因为不满小区的停车问题,用车来堵门最后被行政拘留五天这样的一个事件我们进行了探讨。在这个事件探讨当中,大家共同遇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目前随着我们整个城市化现代化发展进程当中,我们现代人可能面临一个困境,就是我们的私人空间是越来越小,但是公共空间是越来越大。但是我们如何在公共空间里头,能够和谐的生活、相处,这可能是目前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的一个问题。这也是我们今天重点要探讨的内容。在这个话题开始探讨之前,我们还是先来认识一下今天的嘉宾。

嘉宾介绍:杭州市西湖区公安分局法制科科长沈建农;浙江大学法学院教授夏立安;新闻评论员曹工化;杭州物华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东琳;浙江浙联律师事务所律师麻侃;市民王招锦。

主持人张平:在我们昨天节目当中,大家共同遇到这个问题。在现代城市生活当中,可能这是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怎么来看待公共空间,怎么来看待公共空间当中的生活和生存?比如说吕大姐这个事情,我们在采访当中我们在思考,如果吕大姐当时这个事情发生的时候,有那么几种可能是不是就能够杜绝,这样一个非常让人觉得,谁都不愿意看见这么一个结果,我们进行了一个模拟和演绎,我们来看看,如果当时吕大姐她的车被堵了,有下面几种方法的话,是不是这个事情就不会发生了,我们来看段VCR

VTR

解说:物华小区居民吕大姐因为车子被堵开不出来,等到问题解决后,她就把车子停在了小区的门口,堵住了其他车辆的进出。虽说堵门的这种行为不可取,但是吕大姐的一肚子怨气却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心急火燎正要出门,结果车子却被其他的车子堵住,而对方车主又不肯来挪车,只能靠自己想办法。这一番折腾,确实让人的心情好不到哪里去。而如果当时吕大姐碰到的堵车问题解决得很顺畅,她还会做出堵住小区门口的行为吗?我们设想了两种可能。

情景一:他们是熟人关系

陈某:喂,喂 小黄,是这样的,我是你们楼上的陈姐。

黄某:不好意思,我下来给你挪一下,好的好的我现在下来。珊姐,不好意思,我帮你把车挪了。

情景二:他们互相表现出了配合的态度

陈某:这个车是你的吗。

黄某:是是是。

陈某:你看你停太近了,不是没位置了吗?

黄某:我给你挪一下吧。

主持人张平:好,就这么两种情景,一个她认识的人,一看是她的车,打个电话马上下来就可以把车挪走了,吕大姐是不是也就这个车开出去了,也能够顺利接到人了。人们在说如果我们生活的空间里面,大家都是熟人,都认识彼此,是不是很多事情就好办多了,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矛盾发生了。

麻侃(律师):重点不在于是不是熟人,熟人之间也可以有纠纷,我们也经常看到父子相争、兄弟相争,他们比一般的熟人还要亲近。所以关键还是说要形成一个共同的一些行为的模式,共同的一些准则,大家一起来遵守。这一点的话熟人之间可以形成,陌生人之间也可以形成。

曹工化(评论家):我们老在讲人权、自由,因为你妨碍了我的权利。比如说刚刚那位大姐,你妨碍我的权利,我的车子给我挡住了,所以我就可以采取其他行动还有一个我要自由的,我要开出去你干嘛不给我开出去。但这个后面你知道,后面还有一个人权、自由,还有平等,所谓平等就是人人都有人权,人人都有自由,你的自由不能建立在人家不自由上,你的人权不能够建立在侵犯人家人权的基础上。如果我们都有这种想法在这里,公共社会遵守一个共同的规则,那么这个社会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你不要靠人情去解决。

夏立安(浙江大学):我觉得大家对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的认识有一些问题。我赞同大家的想法,熟人社会恐怕是一去不复返,即使是能够回归,也是局部的很小范围的一个空间的回归。我们现在突然发现不是熟人社会了,我们进入了陌生人社会,其实大家注意了,我们这个社会因为转型地太快,从熟人社会没有进入陌生人社会多久接着进入冲突社会。我们进入冲突社会,我们熟人社会在陌生人社会里,我们不认识人,见面大家形同路人,但是我们如果遵守了尊老爱幼、见义勇为、邻里相望这些基本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陌生人社会也不可怕。关键是我们进入了冲突社会,我们传统的一些秩序、道德没了,或者很少了,或者是受到损害。为什么说是冲突社会,大家看在杭州的小学、中学放学,你说多少家长拥挤在那里,为什么接孩子,为什么接孩子。

麻侃(律师):不安全。

夏立安(浙江大学):不安全啊同志们。

曹工化(评论家):比如说我们陌生人社会人人都是坏人,我这么定义也不可怕。比如说我们放到经济学,经济学有一个最基本的逻辑基点,每个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都是自私的,他要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就这样。但是你再看经济学有很多很多规则,有市场的规则,有政府调节的规则。

麻侃(律师):自私的人通过协商的方式制订规则。

夏立安(浙江大学):法律也是把人设定成都是为恶的,人性恶,设定出来防范人性恶的规则,刚才曹老师讲得非常对,经济利益人自私不可怕,协商按照规则,法治社会大家都推定人是坏的,你刚才讲我们有规则。

麻侃(律师):我们所要解决的是冲突社会,其实人和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是难免的。怎么来定纷止争的问题,靠什么来定纷止争,靠熟人之间的友好可能是不够的,要靠规则,必须要建立一套大家都认同的规则。

曹工化(评论家):还有一个比如说,经济利益也好社会利益也好,当双方利益冲突的时候,并不一定是你强我弱或者要来个裁决,很多时候就是妥协。所以我觉得在现代社会里,人与人的关系并不是让步,也并不是判对错,而是一种妥协。

分提要

解说:在社区生活的公共空间里,物业中介能否发挥润滑剂的作用?

朱东琳(物华物业):这个润滑剂是不是万能的,很难说。

夏立安(浙江大学):我们认为你们的作用还是蛮大的。

曹工化(评论家):你有没有努力过,有没有尽全力。

解说:《我们圆桌会》继续讨论。

主持人张平:我想问一下我们朱总,在你们这个小区里头,因为大家互不相让,都要维护自己的权利,而造成的这种纠纷造成这种不愉快的事情多不多?

朱东琳(物华物业):非常多。其实很多的业主,刚才前面嘉宾也讲了,不管是熟人也好还是陌生人也好,因为涉及到自身利益权益保护的时候,可能熟人并不见得能够带来多大保护的东西,没有用的。

麻侃(律师):我觉得这里面有一个什么问题,如果说物业公司的员工,当时是帮吕阿姨积极争取过的,吕阿姨就不会积压那么多的怨气。我觉得确实是说,吕阿姨今天这个做法是不对的,即便是她有合理的诉求,但是她的维权方式是不对的,过激了,损害了小区其他业主的一些合法权益,给他们造成了一些困扰,使他们出入带来了不便。吕阿姨今天她应该有一个表态,应该对其他的业主有一个歉意的表示,同样的来讲我觉得物业公司,就像夏老师刚才讲的,确实有你们工作不到位的地方,今天你们也欠吕阿姨一个道歉。

夏立安(浙江大学):那你就干脆道歉好了。

朱东琳(物华物业):行,我愿意代表我们全体的物业人员,给吕阿姨包括其他遭受有一些困扰的业主说一声对不起,我也相信物华物业能够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们全体业主能够多多理解、多多包容、多多支持我们的工作,相信物华物业工作能够做得更好。这里给吕阿姨说一声不好意思,对不起。

主持人张平:这个态度是可以的,如果说吕阿姨她出来之后,我们朱总第一时间上门向她道歉,我觉得可能吕阿姨现在的心情会平静很多。

朱东琳(物华物业):是这样的,其实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当天就去了派出所。

麻侃(律师):去求情了。

朱东琳(物华物业):对,已经求过了,而且出来之后,我们也专门上门去跟她沟通过。

主持人张平:在吕大姐这个事件当中,其实有很多方面原因,我们一分析发现都可以避免这样一个最后一个不好的结果发生。所以可能在其中物业公司它这个中介,作为润滑剂的作用,它完全可以起这么一个作用,是吧,朱总?

朱东琳(物华物业):我们也做了一些情况的分析,包括自己内部做了一些探讨,说白了物业公司对小区的业主就是一个润滑剂。但这个润滑剂是不是万能的,很难说。碰到很多的事情的时候,这个润滑剂拿出来,可能只能起到一些比较微弱的作用,但是你说完全发挥作用是不可能的。

主持人张平:这么决断吗。

朱东琳(物华物业):肯定的,只是起到微弱的作用。我是说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比如刚才讲了邻里之间的矛盾。

主持人张平:刚才朱总说了熟人社会,他认为在现在的背景下,物业公司的这种都是微乎其微的,润滑能力都是很微弱的。

夏立安(浙江大学):他的观点我不赞成。

朱东琳(物华物业):我指的在某些方面,倒不是说全部都是微乎其微,很多时候业主还是需要物业站出来能够帮他们去协调。

夏立安(浙江大学):其实你们物业作用还是很大,我们认为我们生活在一起,你们就是参与我们的管理者,我们认为你们的作用还是蛮大的。

曹工化(评论家):刚刚朱总说的有些问题确实是物业解决不了,但是问题你不是这样说的,你有没有努力过,有没有尽全力。如果你尽全力也没有解决,我觉得业主都可以理解。关键是业主认为你没有尽全力,你就说我上去了解决不了,这不是我的事情,业主就对你有意见,因为你没有尽力。

夏立安(浙江大学):如果我是保安我上去,我说楼下在等你的就是你的邻居,这样一个提醒效果非常好,就是你的邻居,你帮帮忙吧,而且年纪比较大的。

麻侃(律师):她车技又不好。

夏立安(浙江大学):又有急事,求求你了,说实话有好多细节真的是需要考虑。

主持人张平:现在我们话题说得是很具体了,就这个事件本身,我们想了很多的办法,怎么样使这样的事情以后不再发生。但是我们说的一个更重要的话题,还是说随着整个城市化不断地加快,城市不断地扩大,陌生人的社会就是这样的形成了,而我们私人的空间越来越逼仄,公共空间越来越大。在这样一个空间,我们怎么来学会共处和生活,这可能是目前摆在我们城市当中一个急需要重视的问题,这可能是我们这个事件所引发出一个更重要问题的探讨,到底该怎么办。其实在西方社会,在国内外他们走过了这样的路程,他们有很多好的经验,我们到底该怎么办,我们也希望各位能够提供一下你们的智慧和建议。我们先进一段广告,广告之后我们就这个话题,我们再做进一步的探讨。

分提要

解说:究竟该如何培养市民的公共意识?

夏立安(浙江大学):公民和政府具有双重重要的同等的使命。

沈建农(西湖区公安分局):也没有人跟我说在电影院绝对不能打电话。

王招锦(市民):在广大居民里面宣传、普及。

解说:《我们圆桌会》继续讨论。

主持人张平:广告回来接着我们刚才这个话题。我们刚才说了,在这样一个陌生人的社会当中,在这样一个越来越急迫的需要,大家具有公共空间和公共意识,这样一个现状下面,到底我们该怎么做,发达国家他们有很多的做法,我们觉得可以值得借鉴,我们看一下在日本还有韩国,他们是怎么做的,我们有请信息小灵通来给我们介绍一下。

小灵通:你好,主持人。很多国家都非常注重公民的公共意识方面的教育,而这些公共意识同样也在点滴的生活中体现。首先我们就来看一下日本。给人添麻烦这句话在日本语叫做邪魔,也就是说中邪的魔鬼到了的意思。在日本孩子们从小就被教育,不要给别人添麻烦,所以日本的公民,在公共场所从不大声讲话,打电话或者是抽烟,在马路上也从来没有人乱停车、乱堆放杂物,因为这些行为都被认为是妨碍别人的。所以即使日本的交通再拥挤、负荷再重,但从来不混乱,因为日本人遵守秩序按顺序上下互相礼让。我们再来看一下韩国。在韩国他们的公民教育里,有一项是耻感文化教育,也就是说他们提倡建立,道德的绝对标准,人如果违背了那个绝对标准,就会感到羞耻没有脸面。也正是因为这样,韩国人绝不在室内猎射水鸟,也绝不在高速公路、草地等公共环境中乱丢垃圾,在公交车上见到老弱孕者,也绝不会无动于衷,因为这些行为让他们觉得是可耻的。好的,主持人,我这里的情况就是这样。

主持人张平:这就是我们的邻国日本和韩国的做法,我觉得在日本教育当中,他就觉得不给别人添麻烦,从小给孩子教育说你不能给别人添麻烦,我觉得这样的一种教育非常好。

曹工化(评论家):你不要说韩国和日本,实际上韩国日本的传统文化都是汉文化,都是从我们国家传出去的,无非我们现在好像看到他保存得比较好,忘了它的源头,源头就在我们这里,就在我们自己心里。比如说我们传统文化,最最简单的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际上在我们国家的文化里面比西方文化更厉害。西方文化讲人权,我们是讲礼让,我不要权了我是让你,我让你证明我的高尚,得到我道德上的满足,这对我来说是最大的幸福。

夏立安(浙江大学):刚才曹老师讲得非常对,韩国、日本、中国是文化同源的,甚至是中国的根源。但是你要知道中国的根源,恰恰这个老大哥,这个根源性的东西,现在在亚洲这三个国家中,它的传统文化色彩是最少的,丢掉是最多的,这就是问题。曹老师刚才讲了一句话很好,就是礼制社会,韩国在2005年还是零几年我忘记了,一个宪法判例,到2008年才正式通过法律,废除了父姓制度和户主制度,就是家族当中嫡传的那种制度,这说明韩国这种礼制社会,它的推进是逐渐的、渐进的,随着法制的成长慢慢的交接了接力棒。我们这个国家本人认为太急了,断裂得太快,社会突然发生大断裂,没有法制,礼的东西也没有,我们叫封资修,还是叫万恶的旧社会,或者什么东西的概念,完全抛弃掉了。其实我们这个过程是很艰苦的任务,既要达到法治又要恢复我们传统中好的东西双重的压力。

麻侃(律师):比如说韩国人是怎么怎么样的,日本人是怎么怎么样的,我们的老祖宗是怎么怎么样的,当形成这样一种认同,一个日本人碰到日本人,他会有一种碰到熟人的感觉,他可能互相不认识,熟人社会不熟人社会。为什么我们觉得熟人社会好,是因为熟人我们都知道,知道他的行为模式,我知道我爸爸会怎么对我,他可能瞪着眼睛看我,但他对我没有恶意,我知道他的行为模式,所以我对他有一些可靠的预期。所以我觉得一个好的社会应该大家有一套相互认同的行为模式,彼此之间有一些共同的稳定的利益期待,这样的社会才是健康的好的社会。

主持人张平:现在关键就在于我们该怎么办,在这么一个状态下。

夏立安(浙江大学):我个人谈一下个人看法。我们过去经常说一句话,有什么样的政府就有什么样的国民,有什么样的国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其实是大家各打50大板。在建构这样一个良好的公共秩序、公共空间的情况下,我自己认为公民和政府具有双重重要的同等的使命。公民要从小培养自己的,公民教育从小做起,孩子要做起、家长不做起,这个孩子也做不大。所以大家看从家庭治理结构来看,孩子家长同样的使命。第二公民自治,从社区这个层面上,从这样一个社会末梢阶段的问题,从草根层面上,就得要靠草根,所以这个东西非常重要。大家愿意形成公民精神,大家有榜样,榜样是什么,就是政府,它就是公共性的体现,它就是公民精神的体现。

沈建农(西湖区公安分局):强调公共意识的培养,这个说法很有道理。我们搞法律教育,法律不是万能的,不能解决所有的矛盾,有很多靠意识和规则来化解这个矛盾。其实我刚才还想了一点,从另外的角度上,我们社会的进程实在太快了,中国人在饭店声音都是很吵闹,没有在课堂上说我们要轻轻地说话,轻轻地谈论,包括我们以前电话都没有。现在有手机,也没有人跟我说,在电影院绝对不能打电话,在我们的教育当中,没有说适应现代文明的这种规则的教育。

主持人张平:当我们每个家庭都有车的时候,我这个车该怎么开,大家不知道我就乱开,我可以乱停,但是现在有交通规则,我们都知道红绿灯因为它罚得很严,我们开始规矩了。但是车开到我家门口,我该怎么停,该怎么处理这个关系,没有人教过我怎么做。

麻侃(律师):要学习做公民,公民不仅有权利你要去维护,还要有义务你需要去担当,所以我觉得我们今天这样一期节目,真的不是针对吕大姐,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问题,我们都要学习做公民。

曹工化(评论家):还有一个我们现在为什么很多东西他知道法律,他也知道道德,他也并不是不知道怎么开车,他就是乱来,为什么?因为他违反道德、违反法律,得到了利益而得不到惩罚。我们经常讲老实人不吃亏,如果老实人吃亏的话,谁愿意做老实人?我们现在还要回到,当然不能保证,我们还是尽量做到让老实人不吃亏,让遵守道德的、遵守法律的人,在任何情况下他不是吃亏的人,他是得到他的利益。只有在这样的社会,人人才可以遵守自己的道德,才遵守社会的道德。

主持人张平:王阿姨他们说了这么多,你是怎么看的?

王招锦(市民):我是这样想的,因为一个人不学习不会与时俱进的,我这个年纪跟你们有代沟的,你们讲的东西我今天受益很大,你要叫大多数人来适应、懂得,我想这个法治教育的宣传和培训是很重要的。

主持人张平:但是王阿姨我问一下,在你们小区里头,有没有人进来跟大家讲,我们怎么在小区里共同生活,我们小区有哪些规则,大家要共同来遵守,我们之间应该怎么来相处,这方面的教育有没有?

王招锦(市民):这个方面应该这样说,不是今天在这里吹,我们这个小区里,我们自己这一栋楼,成立了一个公益小组,这个公益小组是我们十几个共产党员,退休党员成立起来的,党员对我们这幢楼里面的,有七位独居老人(进行帮助)。

主持人张平:你们是做这个行为,我想问一下王阿姨,你们是一幢楼里面大家共同来帮助,邻里友爱、互相关爱。但是我在想,有没有专门搞法律方面的老师来给你们讲,或者是社会学者来给你们说,现在我们是一个不认识的小区互相都不认识,在这个小区里头我们该怎么相处,这方面有吗?

王招锦(市民):比较缺乏,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小区里面每年管法治的人,保护老年人讲得比较多,维护自己的权利这方面的教育是蛮多的,怎么注意消防意识这些培训很多,今天在这里学到的东西比较少。我建议你们在宣传学习、推广这种法律意识的人,多从这方面去研究一下,怎么在小区里面在广大居民里面宣传、普及,下次就没这种事了。

主持人张平:这叫公共意识。

王招锦(市民):对。

主持人张平:可能王阿姨连公共意识这四个字还不是很搞得清楚。

曹工化(评论家):王阿姨这个建议非常好,因为我们都是在鼓励普法的情况下,特别是和年纪大的人教他如何维权,但是我们有一个东西没告诉他们,如何行为是侵犯人家权利,在义务方面的,所以这个也要普及。她觉得堵车是维护我的权利,现在你知道这样是侵犯人家权利,我们如何要不侵犯人家权利,也是我们法治普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麻侃(律师):其实这里面有一个常识,我们所说的规则是什么东西,规则就是各方妥协的结果,如果说不是各方妥协,是一方权利的完全伸张,那就叫城下之盟,不平等条约。

主持人张平:所以我就特别想问一下王阿姨,公共意识这四个字,你平时听到过或者你懂得吗?

王招锦(市民):我们一般做志愿者的时候,这方面学习得比较多的,但是很少。

夏立安(浙江大学):你刚才讲的话我给你解读一下,我自己觉得王大姐,你怎么叫她王阿姨呢,我叫她王大姐。

王招锦(市民):我是王阿姨。

主持人张平:我们叫她王阿姨叫错了应该叫王大姐。

王招锦(市民):我们社区都叫我王阿姨。

夏立安(浙江大学):她那个互助小组对她一个楼寓进行关爱,她其实就是一种公民精神。她是一种小的公民精神,其实她做不了很大的事情,你让她每栋楼都去做吗?每栋楼的人有那么几位老同志在一起,团结起来,这就是公民精神。公民精神是什么呢?当然是对公共意识 ,公共理念的一个尊重,但更多的是公民自己行动起来,来替代政府做了些政府应当做,或者是来替代政府做了这些事情,你就有了公共性。你每天帮助邻居,就等于替代政府做事,所以你就是公共精神 公共意识的,最好的践行者。

王招锦(市民):受不了,受不了。

麻侃(律师):最近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网上有一个短篇叫《人性》,反正里面折射出的一个东西。是一个什么道理,我们现在都是指向社区的服务,或者指向朱总这边物业的服务,说你们服务有没有做好。但是现代社会每个人一方面是很多服务的享受者,另一方面也是在提供服务,所以服务有没有做好。我们今天物业公司在问朱总,说你们有做到了吗?很多时候我们也要扪心自问,在我们自己要承担的服务领域,我们有没有做好?或许就是因为你在你自己的那个领域服务工作没有做好,使一些合理的诉求得到了冷淡的对待激发了矛盾,也是很常见的。

主持人张平:我们这么多人,在这样的城市里共同生活,我们现在还真是一个问题,我们要开始学会在这样的城市里生活,这可能是我们城市所面临的很重要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我希望我们政府层面要重视,我们每个人都要重视,都要来思考这个问题。我希望我们这个节目,能够起抛砖引玉的效果,能够抛出去,让大家都来思索这个问题。由于时间关系,非常感谢各位嘉宾,也非常感谢电视机前,观众朋友们的收看,我希望大家都能够思考这个问题,好,再见。

再说几句

曹工化(评论家):我觉得一个社会的和谐有三道防线。第一个是你心中的道德,第二个是我们社区,包括我们的基层组织,我们的物业,它一个调节系统,第三个才是我们的法律法规。一点日常的小事,首先在第一第二道防线应该解决的,你到第三道防线,你已经失败了。我们应该把法律推后,让我们的道德,让我们的调节系统靠前,这才是一个社会稳定、和谐、幸福的保证。

麻侃(律师):老话已经说透了,就讲一个速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都知道。公民有权利,权利的界限,权利是有界限的。因为你的权利,意味着别人的义务,同样的,基于平等的原则,其他公民也有权利,也就意味着,你要承担义务。所以公民除了享有权利以外,他要有义务和担当,要知道妥协。现代社会,你的权利边界,就是别人的权利,所以你要谦益,要妥协。

来源:杭州网 作者: 编辑:沈达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杭网议事厅动态
·议事厅入选全国“社会管理创新”优秀案例
·杭州网杭网议事厅登上市两会宣传屏
·“杭网议事厅”被评为2011年度优秀窗口微博
·市领导慰问杭州网采编人员
·市民代表承诺要为杭州民主民生贡献力量
·杭网议事厅荣获杭报集团“最佳新媒”奖
·杭网议事厅被评为杭州市“名专栏”
·杭网议事厅试点“社区服务岗”进社区听民声
·杭网议事厅作为经典案例被引入浙大课堂
·中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长马馼视察杭网议事厅
联系 杭网议事厅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邮箱:hwyst@sina.com
热线:85052222
联系 我们圆桌会
地址:之江路888号杭州广电中心1610室
邮编:310008
热线:89912345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