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我们圆桌会 使用帮助 频道简介
  所在位置: 杭网议事厅>我们圆桌会
 
8月4日:高温下,该去哪里纳凉?
hwyst.hangzhou.com.cn  2013年08月06日 13:05:11 星期二

主持人张平:这是我们对市民的一个调查,基本上也是两个观点,今天在我们现场嘉宾当中,我想问一下你们,对于像地铁这种交通空间,公共交通空间(纳凉),你们是什么态度?

金新(热心市民):我支持。

主持人张平:你是支持的,朱老师。

朱成方(特约评论员):我支持。

主持人张平:王老师。

王群力(特约评论员):我不同意。

主持人张平:你不同意。周台长?

周春雨(市气象台台长):我是觉得有条件的开放。

主持人张平:有条件的支持。吴老师?

吴伟强(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反对。

主持人张平:粱馆长。

梁亮(杭州图书馆副馆长):我觉得应该是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应该还是可以提供一部分的纳凉场所。

主持人张平:有条件的支持。好的,目前我们的观点,基本上是这么一个情况,阐明一下为什么,金老师?

金新(热心市民):我认为市政府提出这个安全的概念,这个安全的概念,是在不同标准下有双重涵义。第一安全,纳凉的人当然会影响,有可能会影响地铁安全,但是如果当高温,成为一种灾难的时候,你没有减灾避难的地方,将会造成另外一种不安全,这是人所皆知的一种不安全,因为外国的地铁,很少有大量的游客滞留的情况,即便是流浪者,地铁营运部门他也会劝阻,但是有一个前提,那些国家具有相当宽敞的社区中心,可供流浪者避难的地方,而我们没有这个地方。

主持人张平:没有地方可去。

金新(热心市民):没有地方可去,所以对他们来讲是无奈的选择,2001年杭州市得到联合国的人居奖,什么叫人居奖?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你说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你在我们的条件不许可,没有那么多的社区中心,供弱势群体纳凉的时候,地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之下,安排一定的人员,维护秩序来供他们纳凉,我觉得也是可取的。

主持人张平:朱老师?

朱成方(特约评论员):首先为什么我完全支持?因为这些人为什么要来,我们分析一下,一个是停电,大面积的停电,假设他们待在家里,实在待不下去了,都是些来杭州打工为主力的这些人,我觉得完全应该开放,它其实是在高温下,对杭州地铁,包括其他一些公共场所的智商跟情商的考量,什么叫情商?该不该接纳,你想不想接纳?这是情商;智商怎么接纳?怎么保证安全情况下接纳。所以不管怎么样,接纳是一个正确的态度。

王群力(特约评论员):这个地铁空间,跟我们通常理解的公共空间不太一样,它实际是个交通设施,现在很多人把它误以为,这是一条隧道、通道,一条马路,如果我们迁就了这些行为,可能会遮蔽其他的问题,就是什么呢?我们现在公共空间提供不足,这个实际上,我们要有一个更大的城市考量,让整座城市的进步,不应我们一个地方来承担,一个整个城市进步当中的过失,考虑的不周到,有一个地方,甚至有安全隐患的一个地方,来承担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发生了大事情以后,这个板子打到谁身上,那只有打到地铁头上,事情发生在你那的,事实上造成这个问题的,并不是(地铁)。

吴伟强(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地铁它并不是一个专门纳凉的平台,提供给市民纳凉,这也不是地铁的职能,地铁的空调基础设施,是为广大的乘客服务的,地铁这个公共空间有它特定的属性。

主持人张平:地铁它是什么属性?

吴伟强(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地铁的属性就是交通属性。

王群力(特约评论员):到图书馆去,他起码要有一个看书的理由,你不能不去看书。

朱成方(特约评论员):我反对,为什么呢?假设说按照你这个说法,所有的场所都不应该开放,图书馆你必须看书才能开放,商店你必须买东西我才能让你纳凉,防空洞必须天上扔炸弹了你才能进来,这个笑话了,这个不应该的,你这个想法我不同意的。

吴伟强(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我不一定赞成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是第一点;第二点纳凉族这么多,七百多人、上千人到地铁去,我认为是影响了地铁的正常经营,这个景象是明显出现的;第三点每个地铁都有一定的承载量,包括地铁空间也有它的承载量,如果超过这个承载量的话,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可估量的事情;最后一点,关闭自己的空调去享受公共资源,这本身是极端自私,不爱惜公共资源的表现。

主持人张平:我们的圆桌会微博的微友,也在上面激烈的讨论,他们有些这样的观点,December2046这么一个微友,他说从人性化的角度来讲可以开放,但毕竟市民的素质是参差不齐,一旦说明了开放,免不了人越来越多,各种纳凉姿势想必也会层出不穷。还有一位微友叫Amoon月,他说支持开放,而且也没有哪条法规法条,是不允许市民来纳凉,但是应该要引导市民文明有理,不要干扰到正常的地铁运营秩序,这是微友大家的一些观点。我想问一下我们今天在座两位,比较中庸的,周台长,你简洁地说一下这个观点。

周春雨(市气象台台长):在确保容量和安全的条件下,我认为是可以接受外来人员纳凉的,以前看到报道也有说,我是纳税人,我应该有这个权利进去纳凉,我要问你一句,你如果进去纳凉以后,可能是达到一定容量以后,环境破坏掉以后,甚至造成安全以后,同样会影响其他纳税人,正常的交通权利、需求,这是一个;第二个如果进去纳凉的人,保持一种文明的素质,同样可以塑造一个杭州的文明形象;第三个我倒觉得可能是不是,确确实实对不文明的,经过几次劝过以后仍然不改的,我倒觉得可以强制驱离,这样子的话你在进来以前,我有一个布告,公示一样的,你进来以后应该遵守哪几条,但是你如果不遵守这几条,我作为管理部门,我有权把你驱离,我觉得这个还是可以的。

主持人张平:好,粱馆长。

梁亮(杭州图书馆副馆长):我刚才看到VCR,我就觉得其实这个文明吧,还是要引导的,因为我们在五年前开放的时候,也是读者非常的喜欢,觉得那么好的环境,都进来以后,也有很多人把饭菜都打包了,在我们这儿就开吃的,就几个约了,通过我们五年的不断的劝导,所以刚才你们问我,有没有光着膀子,或者劝导不听的,很少,所以我觉得文明的引导很重要,如果说真正的能够把事情做好的话,我觉得也不失为杭州的一道风景。

王群力(特约评论员):现在我们的媒体很喜欢博同情,讲弱势故事,造成社会悲情的情绪,煽动悲情情绪,一旦弱势群体出现什么情况的时候,总是想当然的站在他们那边考虑。我们要站在更高的更大的,一个角度来看,社会越来越文明的时候,我们为什么有些行为举措还很原始呢,现在有些市民,他就不愿意开空调。

主持人张平:我们一个微友他也发来了,一个叫马路天狮的人,关掉家里这么多小空调,到本来就开启的地铁站纳凉,本来就是一种节能的表现,在电力不足的夏季高温应该提倡,好比大家不开私家车,全去坐公交一样,这时候其他都是次要的,利大于弊。

王群力(特约评论员):那不是,道理是对的,地方选错了。

朱成方(特约评论员):他立足点很高的。

王群力(特约评论员):地方选错了。

金新(热心市民):你到图书馆也有隐患。什么隐患?如果丢个烟头呢?那么多的纸,服务也是有限的。

朱成方(特约评论员):任何的奉献都是有代价的,图书馆它没有代价吗?它也有代价的。比如说承载量问题,刚才讲到乔司承载量超出了,后来你们做的很好,划定区域了,划定这个区域通道是畅通的,这个区域可以纳凉的,超出了你是不是就不要进来了,因为人满为患的,还有一个管理问题,随地大小便的问题,我可以处罚你,因为这个我觉得都可以做好,假如说因为这个东西,你而把门关起来,这就是你的不是了。

金新(热心市民):乔司站事情发生之后,地铁后来做的还是比较好的。滨河站路口有很多人,不文明是有的,躺在地下的,录音机放的很响的,但是他们地铁站就通过喇叭,就讲了希望尽量不要在通道上滞留,不要躺卧,通过广播,隔一段时间劝告一次,保安经常来看看,也不驱赶,我觉得这个还是做的比较好的,后来做的还是比较好的。

吴伟强(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我充分理解地铁公司的苦衷,作为个人我还是要提醒一下地铁公司,你不能够确保地铁的正常运行,或者说特别是安全的情况下,请不要在地铁里面让别人纳凉,否则的话杜绝在地铁纳凉,才是为民着想。

吴艇(杭州杭港地铁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地铁面临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囚徒困境,也就是说我如果放开纳凉,的确对整个社会的公共福利,是有一个极大的促进,但是这个总的福利的促进的话,也许对于我地铁,对于我们的乘客,可能造成一个安全的隐患,仅仅只需要人多一个条件,在一些紧急突发状况的时候,比如说有人的烟蒂点燃了报纸,引起一个火灾隐患,人群本能的进行散开,这样的一种紧急的疏散状态下面,仅一个踩踏就可以造成群死群伤的事件,我发觉舆论对于我们乘客,这个非常重要的群体明显是忽视的,只考虑到整个社会的公共福利的增长,而且我也同意刚刚王老师所说的,可能大家忽视了一些问题,表面上看是大量的纳凉人群,苦于周边的配套设施不足涌入地铁站,但是实际上,从这个事情的本质上来看的话,这还不如说是地铁,闯入了有这么一个旺盛需求的,这样一个纳凉的社会人群的,汪洋大海之中。

吴伟强(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也不是闯入,是被拖入。

吴艇(杭州杭港地铁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去年还没有,今年落成。结果我们突然发现我们周边的社区,原来有这么一个旺盛的需求,但是周边的配套设施,可能还不尽完善。

朱成方(特约评论员):我觉得不光是地铁要做的,派出所要不要做?他也要派警力去帮助维护秩序,因为这是社会问题。社区街道有没有做?也应该做一些事情。假如这样的话你的份量就减轻了,这个事情看成一个社会问题,现在全部都叫你地铁一家来承受,这是一个综合的问题,首先你必须打开门,这是一个态度。

吴艇(杭州杭港地铁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我们门一直没有关过。我们除了一个公共产品的,或者公共服务的缺失,需要补课之外,我觉得从我们地铁,接触他们一线纳凉人员收获来讲的话,我们觉得另外还要考虑到,这些避灾场所也好,纳凉场所也好,公共的场所也好,它的一个方便性。在7月25日全国广泛关注,乔司沦陷这个情况之后,第二天第三天,当地的政府、街道办、社区,就开辟了12个纳凉点,但是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人,回流到地铁站来,他们有做过一个理性的比较,他们告诉我,一个方便性不如地铁,另外一个有些地方他们不敢(去),比如说我们地铁站旁边,就是街道办事处,还有一所人民医院,但是他们不敢去,还有一个,周围的12个社区纳凉点,它那边只有吊扇,上面是铁皮房,虽然有面积,但是室内室外温度差不多。

王群力(特约评论员):这完全是敷衍了事。

吴艇(杭州杭港地铁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还有一些的确是有空调,但是是本地居民,拥有本地户籍的人,在那边夏天是正常的纳凉,每年都开放,对外来族群的接纳,并不是抱着非常欢迎的态度,所以这是一个必须要得到,正视的社会问题,这样的状态下面,他们考虑再三,他们觉得还是来地铁站,他们的忠诚度而且非常的高。

 

来源:杭州网 作者: 编辑:沈霖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杭网议事厅动态
·“杭网议事厅”连续四年荣获社情民意直报点先进单位
·杭网议事厅获“市民之家”年度红旗窗口殊荣
·杭网议事厅加入"四位一体"联动运行工作模式
·“杭网议事厅”荣获人民建议集体奖
·杭州网荣获中国城市网站联盟三项大奖
· 杭网议事厅“社区服务岗”荣获杭州新闻奖
·“杭网议事厅”走进白杨街道 望公交更便捷
·热心市民称赞杭网议事厅进社区很贴心
·网友赞议事厅 建议采用回访制让平台更贴心
·“杭网议事厅”走进清波街道 聆听市民需求
联系 杭网议事厅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邮箱:hwyst@sina.com
热线:85052222
联系 我们圆桌会
地址:之江路888号杭州广电中心1610室
邮编:310008
热线:89912345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