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我们圆桌会 使用帮助 频道简介
  所在位置: 杭网议事厅>我们圆桌会
 
五水共治,如何让城市不在涝?
hwyst.hangzhou.com.cn  2014年04月01日 16:19:03 星期二

  分提要1:

  解说词:内涝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城市管网排涝标准是否偏低?

  岳巍(市城管委河道监管中心副主任):国家对城市的排涝,还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

  郑煜(主持人):2030年杭州才能建成,50年一遇的这个标准?

  张丽虹(市水利规划设计院工程师):是的。

  傅渊(江干区政协委员):能不能有空间再进一步公开,进一步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解说词:五水共治,如何让城市不再涝?广告之后,我们圆桌会继续讨论。

  郑煜(主持人):那我想问一下,目前我们杭州整体在防汛排涝方面,他的标准设置是怎么样的?

  岳巍(市城管委河道监管中心副主任):国家对城市的排涝,还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

  郑煜(主持人):那我们杭州现在自己,是怎么规范的?

  岳巍(市城管委河道监管中心副主任):杭州自己由规划局规划设计院,正在编制杭州市的城市的防汛排涝的规划。目前浙江省政府办公厅有一个文,提出了一些要求,50年一遇的标准。但是50年一遇的标准,到底具体是达到什么水平?没有详细细化。

  何卫华(市建委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标准问题我觉得,因为现在从住建部,他下达的防水排涝的规范编制的要求上面,是省会城市是要达到50年一遇。因为全国来讲,现在大部分城市,百分之六七十以上的城市,短历时暴雨也好长历时暴雨也好,都有受灾情况。所以说国家他有这个意愿,要求能够提高标准,包括内涝标准和雨水管道的系统标准。但是要实现这个标准,不是那么容易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有个漫长的过程。

  郑煜(主持人):内涝50年一遇,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张丽虹(市水利规划设计院工程师):因为原来一直来说,杭州提的都是20年一遇的排涝标准。20年一遇也就是说,是24小时最大的暴雨,在250毫米就是能够防御住,内部不成涝。那么现在大家涝的比较多,可能是对这块标准越来越重视了,所以把这个标准往上抬一抬。但是真的是要做到这个标准,其实是很难。因为整体的外排工程,太湖流域,报部里面刚刚完成报批,报批之后是到2020年。也就是建三堡和八堡,这400个流量的一个工程,他是按照20年一遇的标准。那就是说20年到50年的标准的话,可能还需要很多内部的一些软措施来配套。

  郑煜(主持人):这个需要多长时间?

  张丽虹(市水利规划设计院工程师):这个的话估计至少要到2030年。

  郑煜(主持人):2030年?

  张丽虹(市水利规划设计院工程师):我们目标是2030年。

  郑煜(主持人):2030年杭州才能建成50年一遇的标准?

  张丽虹(市水利规划设计院工程师):是的。

  岳巍(市城管委河道监管中心副主任):我这样讲一下。首先杭州市目前的防洪排涝的规划还没有被批准。他的标准是20年一遇,到2020年。

  郑煜(主持人):现在正在执行的是多少标准?

  岳巍(市城管委河道监管中心副主任):没有。

  郑煜(主持人):没有标准?

  岳巍(市城管委河道监管中心副主任):没有。这个建设标准往20年一遇方向走。现在杭州城市排涝,历史以来没有标准,国家也没有标准。那么现在我们新的防洪排涝标准,是2020年才要达到20年一遇的标准。所以我们现在的防洪排涝设施,很多还没有达到这个标准。

  郑煜(主持人):那也就是说到等到6年以后,我们才能达到20年一遇的。现在我们是没有标准的。假如杭州我们再遭遇一次,像去年一样的强降雨,或者台风菲特来的一个强的降雨量,我们能抗的住吗?

  张良华(市政协特聘委员):任何事情他都是相对的。杭州这个地方,我个人认为还是比较福地的。一般来说没有大的暴雨,或者是瞬间的巨大流量的雨到杭州,杭州一般涝的很少。但是不可能一个工程,就把这个地方的涝永远治掉了,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大自然的东西,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你就是说我们今后到了2030年,达到了50年一遇了,照样像去年的道理,因为去年我估计是历史上没有的,他照样要涝。就关键他涝的时候,你怎么来把这个涝的东西,给他及时的处理好,让老百姓的损失降到最小。这是政府应该做的事情。

  郑煜(主持人):这个时候我们通过片子,我们来了解一下,就是往年的这种大的降雨量,造成的积水情况是怎么样的,我们再接着往下讨论。首先通过一个片子来了解一下。

  VTR2:往年强降雨后的淹水情况(画面+音乐)

  郑煜(主持人):好我们通过这个短片,我们了解了一下,就是历年来杭州强降雨,短时强降雨的时候,造成的一个情况。那么在这个情况下面,我们在想就是我们能不能通过,现有的这个工程的一个建设。包括我们今年提出的一个目标。我们先看一下目标是怎么样的,到2014年主汛期前,实现城西地区短时强降雨积水及时排除,道路是不中断的,居民家中是不进水的。这么一个目标,委员们你们觉得我们今年这个目标能实现吗?

  王景峰(市政协委员):我是觉得这个应该,从两个层面来说。第一个从整个流域,我们是整个太湖流域,假如说大范围的都强降雨的话,那可能水位都很高。那我们下面水流顶推的话,那我们可能排水不畅。另外一个,在我们杭州整个市区来讲,就是也有高的也有低的。比如说上城下城是高的,假如说西湖区是低的。那么可能在强降雨,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上城下城不被淹,西湖肯定被淹。所以西湖区他采用比较好的办法,他往下截流,截流之后用机排的方式把他排出去。

  陆鸣(拱墅区政协委员):我认为就是有两个事情要注意一下。一个就是本身局部的涝的地方,就是他的管径太小。像这样的要及时的给他拓宽。就相当于假山路,本身的管径只有300毫米到600毫米,然后一降雨去年就有两次车子没顶,也就是1米多高。第二个就是隐蔽工程。还有一个要及时清理,我们在实际工作当中,就是这个下面的管子很少清理。路面上搞的很干净了,但是一些工程车一些扬尘,都往这个排水管道、泥沙下去了,下去以后没有定时的清理。有些是树叶堵住下水管,这样管子就堵塞了,流径太小。

  岳巍(市城管委河道监管中心副主任):对于管径不够大的,因为重建来不及了,用其他的方法。比如说收集上面,我们增加雨水的收集口,管道上面我们充分发挥,他的管道现有能力最大的发挥。所以今年我们清疏了各个城区,清疏了600多公里的管道,清了几千方的管道瘀泥。

  郑煜(主持人):这个清理是常态化的,还是突击处理?

  岳巍(市城管委河道监管中心副主任):是常态化的。但是由于整个城市快速的发展,我们的市政管理养护这方面力量确实还有欠缺,那有些地方清疏可能还没有到位。也就是说你这个清淤,现在也是加大清淤力度了。清淤是管道的清疏,管内也清的。但是清的频率可能不够高,以前是多少频率,按照管径的不同,有半年的有一年的。现在呢,现在今年全部疏一遍。

  郑煜(主持人):除此以外我不知道何主任,有没有吸水或排水的其他方法,有没有?

  何卫华(市建委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下面我就想介绍一下这个理念,叫低影响开发。他起到的作用包括原理是,我们在建或者即将要建设的,或者已经建的工程。他建成以后他雨水的径流量,包括雨水还有污染,污染对外界影响最小最低,所以叫低影响开发低影响建设。具体的有几项措施,要使径流量最小的话,这是一个透水的设施。就是我们现在整个城市发展过程当中,硬化地面是越来越多了,径流系数就变大了。那么通过这个透水砖,我们可以把水渗透到地下去,降低他的径流系数,而不使我在地面上流淌的这些径流量会很大,这是其中的一种。这个是浙大紫金港的一个绿色停车场,上面是植草砖也是起到一个下渗的作用。这个是雨水花园,雨水花园是针对于小区。小区的话我这里雨水管下来以后,这里建一个高位花坛,花坛通过土的一个渗透渗滤,下来以后这里有出水管,再到下面雨水花园。雨水花园再经过处理和渗滤,然后通过渗井再排出去,超过标准再排出去。这样的话使我外排的流量,就会大大的降低。包括径流污染也会大大降低。那么绿色屋顶这个是在屋顶上面,我们现在的(雨)就是降到屋顶上,就直接通过雨水管排掉了,流量很大。那么通过绿色屋顶以后,放一些植物,可以降低他的径流系数。

  郑煜(主持人):那么你刚才介绍的这几种,委员们也都在仔细的看。我不知道委员们看完以后,你们觉得这个东西可操作吗?

  俞顺刚(余杭区政协委员):屋顶绿化的话也可以做,要政府出台什么政策。就是我们这个屋顶全部造绿化,就是要用绿化率给他算,(这样)就可以。

  郑煜(主持人):政策不给力是这个概念?

  俞顺刚(余杭区政协委员):对对对。

  丁炜(市政协特聘委员):我非常赞同何主任的,刚才用城市发展的理念。我主要补充的有三个理念。作为我们城市来讲,我们城市所有的发展,都必须要遵循一个自然规律。我们现在发展城市的话,我们一定要发展一个生态型城市。我们生态型城市,不仅看到我们现在城市高楼建立,同时我们也要兼顾到我们城市所有的大市政的配套,特别是我们排涝水的工程建设。

  郑煜(主持人):我不知道其他委员们看完以后,你们觉得这种操作,在杭州可操作性强不强?

  傅渊(江干区政协委员):像我们在路面交通执勤,我们经常碰到一个问题。雨一下子大了,可能不是10年一遇,甚至只能是5年一遇,但有的道路他马上水就积起来了。我们能不能考虑就像这种方式一样,就是沿途的绿化带把他下沉,就不要高于路面。那他小的水,或者说几天没下雨,他过去自然的就渗下去了。这个我觉得是应该是可行的。我们治理五水共治,那么治理我觉得还是要一个是从科技的角度,还有一个方面我觉得还要社会的综合治理。那么就是从人文的角度,我们怎么来大灾大难,突然降临的时候,我们如何来避免。这我认为也是很重要的。比如说我一个地势比较低的地方,我如果要考虑百年一遇,50年一遇可能要动很大的工程,要花费我们社会很多的资源。去建一个工程而且建好了,你建好了他可能老天爷不来了。那你这个工程就闲置在那个地方,对社会资源也是一种浪费。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信息,能够第一时间通知到相关的,或者社会每一个成员的手机上,或者什么方式取得。那我把地势低的地方,赶紧把车辆全部都开走、移走,移到地势相对高的地方。还有我们这个50年一遇,百年一遇这个百年工程民心工程。你这个程序就是谁设计的,谁施工的谁管理的,能不能有空间再进一步公开,进一步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就像我们今天这个圆桌会一样,其实也是一种形式的一种监督和鞭策,那么把我们这个社会建设的更加好。那么特别是当灾难降临的时候,这个社会很有秩序,大家能够从容的应对,然后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来源:杭州网 作者: 编辑:陈浩鼎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杭网议事厅动态
·“杭网议事厅”获2013年度人民建议集体奖
·“杭网议事厅”再获社情民意直报点先进单位
·杭网议事厅获“市民之家”年度红旗窗口殊荣
·杭网议事厅加入"四位一体"联动运行工作模式
·“杭网议事厅”荣获人民建议集体奖
·杭州网荣获中国城市网站联盟三项大奖
· 杭网议事厅“社区服务岗”荣获杭州新闻奖
·“杭网议事厅”走进白杨街道 望公交更便捷
·热心市民称赞杭网议事厅进社区很贴心
·网友赞议事厅 建议采用回访制让平台更贴心
联系 杭网议事厅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邮箱:hwyst@sina.com
热线:85052222
联系 我们圆桌会
地址:之江路888号杭州广电中心1610室
邮编:310008
热线:89912345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4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