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讯 “这堆施工材料放得不够整齐,入口的警示标语也不太醒目,赶紧整改好!”在吴家墩外来务工人员公寓(一期)工地上,60多岁的杨师傅仔细地把整个工地巡查了一遍,并时不时地在本子上记录点什么。
原来,杨师傅的新身份是康桥街道聘请的专职“文明工地”监督员,像杨师傅这样的监督员,拱墅区康桥街道总共有11位。
康桥街道地处杭城北部,近年来随着运河新城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工程的深入推进,辖区内建筑工地林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辖区内共有16个大型建筑工地。遍地建筑工地带来的,必然是很多管理上的难题,比如工地围护、工地出入口及周边环境、道路扬尘控制、渣土处理等等。
为了解决这一现象,康桥街道在数月前通过个人自荐、社区推荐等方式,挑选出了11名“文明工地”监督员,他们大多是像杨师傅一样热心社区公益事业的老党员、老居民。这11名监督员会不定期地对辖区内建筑工地进行检查,发现问题之后当即督促整改。比如杨师傅每次巡查后,他都会把检查情况如实记录下来,如工地周边是否设置围护、施工材料是否摆放有序、警示标识是否按照规定设置、路面积泥是否及时清理等。遇到不符合文明施工规定的,则叫工地立即整改。
此外,康桥街道还以此为契机发起了“文明工地”评比活动,激发各个工地之间学文明、倡文明、比文明的积极性,有效地改善了工地及周边的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