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杭州市“孝亲敬老之星”名单
75岁 第十四中学退休老师金潮海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
这是一位75岁的女婿45年如一日照顾101岁丈母娘胡云仙的故事。
金潮海,丈母娘眼中的“好儿子”,妻子眼中的好丈夫,儿女眼中的好父亲。他用自己的真诚、耐心温暖着周边的每一个人,特别是45年如一日照顾着妻子的养母胡云仙。每天第一个起床为丈母娘做好新鲜可口的早餐,提醒她定时吃药。老人住院时,几乎每天2次往医院跑,为老人送去自己做的饭菜,陪在老人的病床前和老人聊聊天。
如今,老岳母已经101岁了,身体健康、思路清晰,逢人就夸好婿胜亲儿。
42岁 富阳市富通集团有限公司员工陈美云
千里送毛衣。
陈美云的故事,如今已在富阳市胥口镇口口相传。
她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用手工一针一线织就56件毛衣送给孤寡老人,温暖了老人,也感动了每个人。
陈美云和丈夫都是富通集团派驻长春分公司工作的普通员工。
多年来,她一直坚持节假日看望孤寡老人。2009年春节期间,一次在胥口镇敬老院与老人们聊天时,有老人无意中说起生平从未穿过手工织的毛线衣时,她便萌生了为敬老院每个孤寡老人织一件的想法。经过2年多的努力,56位老人终于全部高高兴兴穿上新毛衣。
35岁 拱墅区拱宸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治医师王志雄
在辖区老年人眼中,王志雄是一个没有架子、态度和蔼、工作耐心、医德高尚的医生。
他在拱宸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老年关怀医院)已服务十多年,用自己全部的爱心、耐心和诚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阐释着作为一名老年关怀医院医者的涵义。不仅为老年患者进行精心治疗,王志雄还要予以心理疏导,甚至给予贴心的护理。
在病房里大家经常可以看到他给老人掏耳朵,给灰指甲患者剪指甲。平常有时间他就会到病房和老年患者聊天,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秉承自己爱老敬老的工作宗旨,王志雄是于细微之处,实施人道与大爱。
55岁 淳安县开发公司退休职工王萍梅
跟邻居提起王萍梅,没有一个人不竖起大拇指,“说真的,这个好媳妇胜过了亲闺女。”
她的故事很简单,却坚持了一辈子。
王萍梅的公公陈志坤,出生于1915年,现已96岁高龄。婆婆1988年病故后,照顾公公,成了王萍梅最大的工作。2008年,公公上街玩时不小心摔成大腿骨折,在杭州住院,全是她一个人照顾。晚上守夜,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几天下来,她的精力、体力明显下降。可她硬撑了一个月。
经过多年的服侍照料,她对公公的脾性和身体状况了如指掌,公公对她也越来越依赖。她说,只要让老人的晚年过得幸福、安详,就是她所有的心愿和责任。
58岁 上城区唯康老人养生文化公寓院长贾秀智
如果人越老越似孩童,那么贾秀智的工作更像是一个“孩子王”。她是上城区唯康老人养生文化公寓院长。
在这里的八年间,她以院为家,一心扑在工作上,带领她的管理团队在养老机构行业中率先探索实行了公建民营的运营模式,并引进海外老年公寓的先进服务理念,满足老年人多种养老需求,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在日常工作中,贾秀智待老人如亲人,热心帮他们排忧解难,每逢除夕,她都会亲手包好饺子,与全院老人一起吃团圆饭,使他们得到精神慰藉。
59岁 杭州市委老干部局巡视员周谷青
2001年,周谷青从市卫生局调到市委老干部局工作。
10多年来,她以满腔的热情,无私的奉献,创新的精神,团结带领全体工作人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老干部办实事、解难事,杭州市的老干部工作实现了“全国领跑、全省示范”目标,得到了老干部和上级领导的肯定。
“创新是工作永葆活力的源泉,在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不能停滞不前。”她说。
“四就近”服务、助老员、发放312元服务券、更换固定型呼叫器、发放移动型呼叫器……一项项工作,都凝聚着周谷青的心血。
而她创新提出的离休干部居家养老新模式也被中组部誉为“杭州模式”。
49岁 下沙街道中沙社区居民钱爱娟
面对别人的称赞,钱爱娟总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儿媳、妻子、母亲的责任。”
八、九年前,钱爱娟的婆婆因中风留下后遗症,下半身瘫痪。于是,她便担负起了给婆婆喂饭、洗脸、穿衣等繁琐的护理工作。无论是日复一日的端汤送水、洗脸洗脚、揉肩捶背,还是每周一次的洗头洗澡、擦身换衣等,钱爱娟都从未落下过一次……
她热心公益,奉献显精神。她敬老人,尽显仁爱之心。
20多年来,她默默地为这个家任劳任怨地奉献着。夫妻恩爱、孝敬老人、关爱女儿、热心助人、邻里和睦,用生活中的平凡小事,点点滴滴地诠释了家作为爱之港湾的真谛。
44岁 萧山区坎山镇塘上社区治保主任田燕儿
有人问田燕儿:“就算你这么劳心劳力的照顾,你婆婆也肯定有不乐意的时候,你到底图点啥?”
田燕儿却不这么想,她说,“我啥也不图,就希望老人尽量过得高兴,让婆婆得到最好的照顾,也算是我们给孩子做个榜样吧。”
她1992年婚嫁到塘上社区,二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顾身患精神官能症和类风湿关节炎的婆婆,邻居都称赞她是一个勤劳、善良、孝顺的好儿媳。
多年的细心照顾,婆婆身体好了不少,住院少了,笑容多了。逢人就夸自己有福气,有个好媳妇照顾才能过得这么好。
55岁 江干区彭埠镇老龄委主任梁小明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但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富有创意,能让更多的人受益,这是需要一个精神追求的,说到底,是个境界问题。
而梁小明就是这样一个有追求的人。
其实,梁小明是一位很普通的女性,她上有老下有小;然而当这位柔弱的女性挑起了彭埠镇老龄委主任这副重担后,却以她的执着、忠诚和甘于奉献,开创了彭埠镇老龄工作的新局面,赢得了广大老年人的赞誉。
一颗孝心献夕阳,五年多来,梁小明将整个身心都奉献给了彭埠的老人。如今她已年过半百,且又患上了脑膜瘤,但她仍乐此不疲地忙碌着、奔波着。
57岁 滨江区西兴街道星民村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人沈天仁
沈天仁用他的名字,诠释了“仁心仁术”。
他是一位医生,从医30多年来,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执着的敬业精神,为本村及周边村民特别是老年人的健康劳累奔波,从当初的步行出诊、自行车出诊,到现在的摩托车出诊,一路走来从没有停下脚步,始终做到随叫随到,在乡村的道路上、群众的宅院里,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脚印。
他用自己的爱心、孝心与高尚的医德感染了许多人,在当地干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被大家称为全天候的健康守护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