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楼住户私拉“飞线”隐患多
在拱墅区小河街道董家新村,零星的私拉飞线情况引起了居民俞女士的担忧。
电梯里的禁入标志形同虚设
家住紫辰花园陈女士反映,小区电动车没有统一停放区域,电梯里的禁入标志形同虚设。
缺少合理的停放区
在港湾家园小区,记者看到几乎每栋楼的楼道间、楼道坡道都停放着电动自行车。
截至今年2月,杭州电动自行车数量超
700余万辆
,较去年增长
13.1%
。电动车的数量多,问题也变得更加突出,杂乱停放、电瓶入户、电动自行车上楼、飞线充电等现象时有发生。通过杭网议事厅记者实地走访,并结合杭州网大数据系统,挑选梳理了
523个典型问题
作为样本分析,发现主要有以下
三个难点
。
市民反映电动自行车缺少合理的停放区
南安小区居民方先生反映,小区停车秩序混乱。
电动自行车停放公共区域管理不到位
居民反映存在丢失物品、违规占用充电桩等情况。
小区电动车乱停,除了处罚个人,物业也要承担责任
部分居民认为物业有做好小区电动自行车管理的职责。
多部门沟通管理成本高
居民反映电动自行车管理涉及多部门,工作职责边界不清晰。
一楼住户私拉“飞线”隐患多 社区回应:已劝阻,将再添专用充电桩
部分一楼住户接出一块插线板,给自己的电动车充着电。
电瓶车停在架空层 隐藏忧患多
记者看到,大部分非机动车停放在一楼架空层。
把电瓶带回家充电引发火灾,业主和物业都要承担相应责任
电动自行车随意进楼道充电、电瓶入户充电投诉其次。
公共充电桩计费价格受争议
很多第三方运营机构安装的充电桩的充电价格要比民用电的充电价格高。
点击图片查看改造后
金牛坊小区
翠苑小区
充分挖掘空间,有序扩大公共充电停车区域
经过改造后,小区内的电动车停放区域能容纳千余部车辆,且能供500辆电动车同时充电。
集中充电区域免费充电 车主一个月只需交10元管理费
针对小区集中充电设备的资费一直居高不下的现状,建议:一是引入竞争机制,在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设备时,通过招投标,邀请多家设备运营商竞价;二是小区可采用直接购买第三方设备,自主运营。拱墅区流水西苑、京都苑等小区将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区域分地上、地下、半地下三种情况进行改造,采用了集中充电区域免费充电,车主一个月只需交10元管理费。
《浙江省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突出风险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提出,要在全国率先在快递、外卖等电动自行车集中使用行业探索推广“以换代充”模式,推动换电市场有序发展。浙江省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达2198万辆,其中杭州就有691万辆,相当于每两个杭州人,就有一辆电动自行车。面向如此庞大的人群推动“以换代充”,它真的更安全吗?能否彻底解决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
电瓶车实时阻拦系统
电动自行车的安全管理绝不是一次专项整治行动就可以一劳永逸的,要强化科技赋能,推进管控对象覆盖车(电动自行车)、池(动力电池)、人(驾驶人)。
发挥“网格+邻里”优势,打通治理“关节点”
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网格+邻里”的优势,整合社区居民、网格员、在职党员、物业人员等多方力量,打通电动车治理“关节点”,引导更多居民参与到电动车乱停放、违规充电整治当中来,形成齐抓共管、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有新标准!浙江出台新规
近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市场监管局印发《关于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的通知》,自2024年12月2日起施行,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有新标准!
推出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活动,单辆车补贴购车款20%
2024年杭州市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销售新车4504辆、销售额1242.08万元、使用中央补贴214.51万元,三项指标均列全省第一。
事关电动自行车充停、充换场所 杭州有了新规范
近日,《杭州市电动自行车充停、充换场所建设消防技术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正式印发,进一步明确电动自行车充停、充换场所新建、改建消防技术实施标准,推进杭州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