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我们圆桌会 使用帮助 频道简介
  所在位置: 杭网议事厅>我们圆桌会
 
9月5日:出租车“爱心接力”如何让爱继续?
hwyst.hangzhou.com.cn  2012年09月06日 10:19:42 星期四

9月5日:出租车“爱心接力”如何让爱继续?

总提要

解说:杭州的哥邢师傅病倒,50多名司机自发组成爱心车队。

王富国(出租车司机):大家帮忙把它做起来的,放弃了自己的休息天。

解说:从“爱心车队”到“微博打车”,“爱心接力”体现了什么精神?

黄健(浙江大学):是由个体自发地引起上升到组织的重视和接力,这也是爱心的传递。

朱成方(资深媒体人):他们做这件事情我们看到了,我们觉得很鼓舞,我也会加入到这个事情。

解说:出租车“爱心接力” 如何让爱继续,《我们圆桌会》今晚关注。

嘉宾介绍: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黄健;文艺评论家曹工化;资深媒体人朱成方;出租车司机王富国;市民李鹊儿。

主持人薛冰:沟通改变生活,对话推动进步,欢迎收看《我们圆桌会》,我是薛冰。最近刚刚结束了一个出租车司机的一件事,由一个50多位司机,组成了一个爱心车队,这个爱心车队是以接力的方式,用他们的劳动,帮助另外一位正在生病的司机。这样感动杭州的事情在我们身边发生,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了解一下这件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件事情。

VTR

解说:52岁的邢选根是杭州一运出租车公司“的哥”。8月9日晚上7点左右,邢师傅正常行驶在紫花路时,突然头晕,当他把车停好,开车门呼吸空气时,倒在了路边。经医院救治,邢选根被诊断为脑溢血。由于出血过多,他至今仍处于昏迷中。记者了解到,邢选根是杭州人,家境并不宽裕。妻子身患乳腺癌7年,没有工作和医保,除去近20万元的治疗费用,如今每月医药费近2000元。昏迷后,全家经济来源只剩女儿每月约3000元的收入。车队的同事们听说这一情况后,自发组织了捐款。

邢师傅女儿倪燕:觉得蛮感谢他们的,能够帮我们减轻负担。因为毕竟我和我妈妈两个人真的是做不了多少事情。

解说:邢师傅倒下了,但他的车不能停下。邢师傅出事后的第二天,一运出租车公司的50多名的士司机自发聚集在一起,他们一致决定利用休息时间来开邢师傅的车,帮助邢师傅家度过难关。

潘杰(一运司机):我们是一个星期休息一天。

记者:把仅有的一天拿出来自己会有怨言吗?

潘杰(一运司机):这个没有什么怨言,既然是自愿地参加这个活动那根本毫无怨言的。

丁林法(一运司机):一点小利益损失一点不要紧,大家帮他一把是温暖的行动,感觉开这个车很自豪。

解说:这场爱心接力大行动,不但得到了的哥的姐的大力支持,还感动了无数的乘客。很多乘坐这辆车的乘客们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着爱心接力棒。

顾恺(乘客):的士车师傅非常有爱心,这么热的天还帮助同事干这样的事情,我觉得很感动,感觉挺有正能量的。

赖立辉(乘客):车费钱,这里30元,我没带多少现金,我今天还要办事,我就先捐两百块钱。

爱心车队出租车司机:不用,谢谢。

赖立辉(乘客):没事,你收着。

解说:目前爱心接力的的哥的姐越来越多,目前微博上也专门开辟了微博爱心打车的专栏,很多乘客通过微博预约叫车。

万力(一运司机):比如说满了,我的旗下还有将近40辆的爱心车,这单生意比如120块拿10%,也就是12块钱作为我们的爱心基金。

 

主持人薛冰:爱心接力我们知道,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我们很多人都是通过媒体来了解爱心接力,大家在运行着,但是我们的王师傅,是亲自参与了这样一个行动,持续了将近一个月的爱心接力,到底是怎么回事,当时这个点子是谁想出来的?

王富国(出租车司机):我们莫师傅和万力师傅,因为他们是爱心车队的两个队长,万力和莫师傅两个发起的。事情是这样的,9号是他出事情的,10号下午是我们爱心车队开会,大家帮忙把这件事做起来的,他用爱心车队,驾驶员放弃了休息天。

主持人薛冰:放弃了自己的休息天。

王富国(出租车司机):当时考虑没这么长时间,五六天、六七天吧,不知道他毛病这么严重。后来大家都连续地加入爱心车队,爱心车队共有50多个人,放弃(休息日)大家轮流。

主持人薛冰:那么这样轮的话,估计一天大概会有多少(收入)?

王富国(出租车司机):基本上250元到300元左右。

主持人薛冰:爱心车队是第一次,来组织这样的活动还是说。

王富国(出租车司机):如果说大型的话应该说第一次,大型的、 连续的,比较小的是经常性的,今天张三有事情,明天你休息,大家你调调我调调,很正常的。

朱成方(资深媒体人):这些的哥兄弟当中,相当一部分都是新杭州人,他们在为我们杭州文明程度在长脸。这个事情很多人觉得,讲起来很有光彩,说这是我们杭州的骄傲,为什么呢?这个事情它有它的一定历史背景,我们老杭州人,我就是老杭州人,我们原来的时候,隔壁邻居照应是完全应该做的事,就是应该做的。后来搬到楼房里去了对面都不相认,老死不相往来,鸡犬之声相闻都变成这个形式了,到现在这个事情出来以后,大家觉得人间还是有温暖存在的。那么多人在这个地方帮助一个人,我觉得它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黄健(浙江大学):我看到这个消息,也是第一时间从媒体获得的。当然我也因为经常上网,最早也在微博上看到,杭州出租车司机爱心接力的事情。社会上很多人都说,反正我是每天要打出租车的,反正我每天要用车的,我就专门用微博的方式订购这辆车,在微博上也发起了,以订购这辆车的方式,又形成了爱心接力的方式。

主持人薛冰:对,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微博挺有意思的,这个叫做微博爱心打车,专门有这样一个微博的名称,有人专门起了这个名称,看上去捐助的金额还是不小的。

黄健(浙江大学):因为很多人是专门订购的,你订购、我订购、他订购,通过另外一种形式,把出租车司机这样一种爱心接力,转化为打车人的,订购这辆车的人的爱心接力,这就使爱心接力的事情,得到更大的升华或者说扩大。

曹工化(文艺评论家):我觉得和微博没什么关系,主要我们还是讲的爱心的接力,爱心会感染的。实际上的哥的爱心感染了我们整个城市,如果没有微博,我们还会以其他的方式,来帮助困难的的士司机。

主持人薛冰:李老师您对出租车司机,爱心接力这件事情您是怎么看的,您听到一些什么样的信息?

李鹊儿(市民):我个人看法,总认为我们杭州出现了吴菊萍、吴斌,好多好多事情,体现出了杭州整个城市向善的总趋势,跟这个师傅说的他们是自发的。跟朱老师说的,我们以前老杭州,我们邻居之间的关系跟自己人一样,出租车司机他们今天碰到的事情,可能以后我们也会碰到,碰到了之后怎么体现社会的文明和谐,就是从点点滴滴起来的,爱心跟善心。

朱成方(资深媒体人):邢师傅出了这个事情以后,他现在感动的真是很温暖,他有一天好起来以后,他马上也会做这个事情,加入到这个行列来。假如说邢师傅生病了,我们的哥朋友们都不理他,他感到很冷漠了,关我们什么事,那就完蛋了,他以后也会变得冷漠。我们整个社会、整个邻里之间,同事之间都在暖起来,都在和谐起来,都在互帮互助起来,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的话,整个杭州的和谐城市没问题,所以我们在这里来宣传这个事情,在弘扬这个事情,其实也是这个目的。

主持人薛冰:王师傅我想了解一下,平时邢师傅这个人的为人是怎么样的,在你的印象里他是怎么样一个人?

王富国(出租车司机):邢师傅这个人相当老实,而且性格比较内向,不太会多说话,帮忙蛮肯帮忙的,我们几个在滨江的有点事情一句话,蛮肯帮忙的。

主持人薛冰:他这个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帮,帮到什么程度,你们是怎么想的?

王富国(出租车司机):说实话帮到什么程度,今天要感谢一运公司,那天我和方总说你真当牛,为啥呢,他说想办法把这辆车公司承包下来,因为靠大家50几个人,刚才大家也说了,总不可能365天做下去,465天做下去,我们帮到这里如果公司接过去了,还是爱心接力。

主持人薛冰:司机们自发的行为也触动了公司,也感动了公司,公司主动的能够来承担起这个责任,想一个解决的办法,能够真正有效地帮助到邢师傅。

黄健(浙江大学):如果说的士司机的接力是个人的行为,公司接过来就上升到组织的行为,实际上这场爱心接力,是由个体自发地引起,上升到组织的重视和接力,这也是爱心的传递,也是爱心的扩大。我觉得这个对整个社会的爱心弘扬,是非常有启示意义。

主持人薛冰:现在邢师傅还是住在医院里面,所以我们希望了解第一手的信息,我们看看是不是能够连线一下在医院的邢师傅的女儿,电话已经接通了,我们来听一听邢师傅的女儿小倪,她是怎么说的。小倪,您好。

邢师傅女儿小倪:您好。

主持人薛冰:邢师傅现在在医院是怎么样一个情况?

邢师傅女儿倪燕:做了气管切开的手术,手术还是比较顺利的。

主持人薛冰:到目前为止大概各种各样的捐助,或者不同形式的帮助情况,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

邢师傅女儿倪燕:收到社会上一些好心人的捐助,以及一些社会机构方面给的帮助,大概是3万元左右。

主持人薛冰:你觉得在这件事情当中,你的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邢师傅女儿倪燕:首先要感谢公司和万力师傅,帮我们把车子的事情都想到了,公司又接过接力棒,说从9月份开始由公司来进行爱心承包,每个月会有一笔固定的收入,打到我们卡上来,其次就是说社会真的是很温暖的,热心人的帮助让我们感到很温暖。

主持人薛冰:这件事情引起了我们很多人的关注,你对来自社会的帮助,你有怎么样的期望,或者有怎么样的设想吗?

邢师傅女儿倪燕:社会上对于我们的帮助,其实已经挺多的了,我觉得很多东西我希望,社会能够对出租车这个行业,再多一点宽容,对这个社会再多一点宽容。我觉得这个社会还是挺温暖的,正能量还是很充足的。

主持人薛冰:非常感谢你,我也希望能够把我们,所有的关注你父亲的市民,包括那些微博的网友,各方面的问候能够带给你,谢谢你。

邢师傅女儿倪燕:谢谢,也谢谢各位帮助我们家的人。

主持人薛冰:邢师傅的女儿讲话很朴实,她没有过多的要求,但是反而是希望我们,能够对出租车司机这个行业,能够给予更多的包容和宽容,这个可能要触发我们的一些反思。在大家的印象中,觉得出租车司机是怎么样一个行业,你们对出租车司机过去是怎么样一个看法。

曹工化(文艺评论家):我一开始就说了,在几年之前出租车这个行业,我们认为素质普遍是比较低的,因为是外地人到杭州来开出租车,他有两个不方便。第一他杭州话不太听得懂,可能你说的地方他会听错,第二个他杭州路不太熟悉,可能会开错路。你可能对他,一个我的话你怎么听不懂,还有一个你是不是故意帮我多兜圈子,所以大家对于出租车这个行业,好像不太满意。

王富国(出租车司机):出租车在有些情况下还蛮难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做法,出发点不同。所以我开这几年车子,说老实话违章等都相当少,你完全可以查,多问两句,为一块钱何必呢,一块钱买两个人高兴上哪里买去,你少一块钱,你也蛮高兴,我也蛮高兴,哪里去买去,一块钱买两个高兴哪里去买去,我身上这种事情好像没有发生过。

主持人薛冰:大家如果都像你这样的心态,可能这个事情就好办了。

朱成方(资深媒体人):因为我在媒体工作,我也听到了一些出租车好的和不好的方面。我始终认为任何一个团队,任何一个团体,都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一开始我听到得比较多的,手机落在车上了,出租车司机他开走了不还你了,有的,这种事情有的。到现在慢慢的,有一次我碰到一件事情,我到上海台做节目去,结果我的钱包落在上面,钱包都在上面,我急啊,幸好我拿了车票,我给他打电话,打电话一会儿工夫就送回来了。他说我知道你急,(发现)一个乘客东西都没带下去,我很感动,我想多给他钱,他说不要,这是我应该做的。我当时就感觉到,这个出租车司机很好,没有像我们平时看到,任何事情都会有几件事情,会改变出租车司机。爱心接力很多人都觉得,至少这50多个出租车司机,他们的素质是相当高的,在这么做,是相当大一个团队。假设我有两个车子过来,一个是爱心车队的,我肯定先挑爱心车队,因为这个品牌上去了,我觉得这个人都是很好。我希望这种事情更多一点,大家对出租车司机的感觉,不是靠谁讲了怎么样,是自己感受到的。

黄健(浙江大学):在一个多元的社会里面,出现这个形象那个形象的,或者差异性,应该说这是正常的。大家知道出租车司机,他们这个行业有他们行业的特殊性,比如说他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他拒载,可能他也有他的特殊情况,这种情况,你也不能因为一次的拒载,或者一次的行为,把整个的出租车行业,把这个形象给破坏了。因此我们要倡导一个社会的宽容之气,和这样一个包容之气,彼此之间互相的双向交流多一点,信息的对称性更加强一点,这样的话整个社会我们说爱心的活动,社会的温暖。就像刚才邢师傅女儿说的,这个社会的温暖,她通过这件事情,她就知道这个社会的温暖,正能量是充足的,这就给她的这种人生,提供了一个坚强的信心。

曹工化(文艺评论家):我倒不包容,可能批判比较多。因为我觉得邢师傅女儿碰到过一些事情,所以她才说这个话,有感触。我在想这个话不应该由出租车司机来说,应该由其他人来说,由第三方来说。但市民是要包容出租车司机,但出租车司机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因为市民对你的高要求,实际上是对你的压力。我觉得是提高素质的一个契机。我觉得为什么,以前我们对出租车司机印象不太好,为什么现在慢慢慢慢好起来了,很多正面的正能量,我们所说的爱心事件突显出来,大家对他的印象好。我觉得杭州的出租车司机,他自己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为什么他会渐渐地提高起来,我觉得杭州整个城市,有一个道德的气场,在一个气场里面是有气压的,是有压力的。实际上外地的出租车司机,进入这个城市的气场的之后,你有一种道德压力,这个压力促使你慢慢慢慢觉得,道德怎么和他有点落差了,这个落差我应该感到压力的落差,这个压力我觉得不宽容也是其中的一种,这种压力给他,他慢慢慢慢就提高了。

朱成方(资深媒体人):我也赞同不宽容。因为道德这个东西,好的东西不是宽容出来的,是做出来的。他们做这件事情我们看到了,我们觉得很鼓舞,我也要加入到这个事情,我会开车我也会加入的。好的事情不是宽容出来的,首先是他做到了,我们看到了,你做出来要让我们看到,这是我们新闻单位的职责,让大家看到他们做这些事情,这是我们的弘扬。刚才这位老师讲的很好,第二个你必须去做我们才能看到,不是宽容出来的,所以我赞同。

主持人薛冰:恰恰是王师傅他们现在做到了。我们对一个群体的认知,有很多时候因为批评的信息比较多,我们就可能产生一些偏见,我们也希望能够把王师傅他们做得好的这一面,能够更多的展示给大家,这样子我们对他们有更多的理解和了解。

 

分提要

解说:我们该建立怎样的机制让“爱心接力”继续?

朱成方(资深媒体人):我就想到了以前工会,我们的哥是否能组织这么一个工会的形式?

黄健(浙江大学):杭州搞的春风行动,只要我在这里捐100块钱、捐20块钱,就在我个人所得税里面免税。

曹工化(文艺评论家):在社会商业里面用商业的手段来救助,我们的生活困难的人。

解说:《我们圆桌会》继续讨论。

 

主持人薛冰:我们了解到一运公司会把邢师傅的出租车经营权,由公司接过去进行一个转包,这样的一个措施。王师傅,这样的一个措施能够起到,什么样一个作用呢?

王富国(出租车司机):这个事情对驾驶员来说,特别是对邢师傅家里来说,相当于是一种安慰吧。因为邢师傅现在(对家里)一点帮忙帮不来的,他女儿对车辆状况一点都不懂,一点都不了解,交给别人也弄不灵清,公司能够帮他承担这个担子,帮他承担这个风险,这个的的确确是,公司对他的一种极大的帮助。

主持人薛冰: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说,如果再有其他的师傅,或者在其他单位有人出现这种困难,特别是家庭的困难,尽管他有医保,可能由于他收入的减少甚至丧失,劳动能力的丧失,也会带来一些极度的困难。我们怎么样才能够,建立一个机制或者说有一个办法,真正能够帮到他们,我一直在考虑这个事情。

朱成方(资深媒体人):这个事情他们公司接手了,假设不接手,假设他这个公司人很少,势单力薄的,怎么办?我就想到了以前工会,工会这个东西以前是一个好东西,有什么事情工会干部会来上门,给你补助。因为整个杭州市有行业工会,我们的哥是否能组织这么一个工会的形式?它是一个融入社会,而且得到社会认可承认的这么大一个东西。当然我还想到更多的机制,现有的有,没有的我们是不是创造一些机制,比方说建立一定的风险机制、基金,假设的哥再有受伤了或者什么事情,由这笔基金来供应他,当然这个是属于社会的基金,一些慈善单位,能不能加入到融入到这个方面去,我觉得有好多好多事情要做。

黄健(浙江大学):它是这样的。我原来在香港工作的时候,以香港为例吧,香港它是这样的。它是每个行业里面的,由政府的引导、由民间自发的,这么一个像朱老师讲的有一个基金会。这种基金会,我们讲爱心基金会也好,叫互助基金会也好,叫慈善基金会都好,这个基金会它主要的运作,是按照社会的民间组织来进行管理的。这个管理同时它有履行它的法律责任和法律的义务,有定期的。比如说它整个社会有一个机制,我在香港工作的时候,我哪怕是捐一百块钱我捐出来,就在我个人的个人所得税里面,都要做相应扣掉,通过整个社会的一个政府和民间的,还有个体的多方的一个协作,它形成了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刚才说的基金会的形式。这种基金会除了,他获得基本的社会保障之外,我们现在也有医保,基本保障之外,比如他现在生病了不能再开车,那他的生活水平肯定要下降,这个由基金会根据他的情况,每个月定期给他互助的补助,这个是一个比较好的一种方式。

朱成方(资深媒体人):我们的企业捐款可以免税,老百姓个人捐款不能免税,这个好像不公平。

黄健(浙江大学):比如说我们现在杭州搞的春风行动,只要我在这里捐100块钱、捐20块钱,就在我个人所得税里面免税。

主持人薛冰:这个看来以后是可以,作为杭州努力去倡议的一点,如果说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我们的捐款都能够有一定的抵税,或者说有一定的证明的话,有一个补偿机制的话。

朱成方(资深媒体人):而且这方面必须要阳光化。我捐了100块,这100块钱现在到哪里了,怎么花的,一般的公益单位,特别是国外的境外的,或者香港的、澳门的,我们国内的都有明明白白告诉你,清清楚楚,这样的话老百姓捐得也心甘情愿,这个我觉得更重要。

黄健(浙江大学):目前的这种状况来讲,我觉得还是除了他的单位上这么做之外,应该还是可以落实到具体的社区里去。因为我们每个人,我们生活在社区里面,社区组织承担更多的这样一个功能的话,我觉得这是我们今天,我们说千里之行,始于脚下,我们做的话可以从这里开始做起。

朱成方(资深媒体人):据了解还有一种形式,现在的一些民间的慈善机构,我认识的一个爱心基金,它是私募的,它不能在外面募捐,几个有爱心的老板他们拿出多少万钱,再委托它做这个事情,当然也有审计的。我觉得是不是能把这些比较专业化的,民间机构来民间化,不光是几个老板了,老百姓也能参加,我捐了款了我是不是也能免税,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我捐了款以后,我必须明明白白知道,这个款是没有落入私人腰包的,这个要阳光化,这两点做到了,我觉得我们这个机制可能运行的很好。

曹工化(文艺评论家):一个社会的救助机制,不是某一个部门的,是一个综合体。比如说我有几个方面,第一国家当然要救助他,比如说是大病的医疗保险,我们现在已经有,邢师傅医疗保险实际上已经是有的,单位本来就应该有一个机制,每一个单位,不管是私企也好,国企也好,有这个责任。你应该有社会责任感,对你的员工应该是负起责任的,你应该有一部分资金固定在那里,就是为了救助员工的困难,这是一个部分,要形成一个机制。还有一个我觉得是比较重要的,我们现在商业社会,我觉得要推出特殊的险种,当你比如说出事情,生活困难的时候,你应该买这种保险,这种保险它也可以在商业社会里面,用商业的手段来救助,我们的生活困难的人,个人和家庭也要有这个意识。

主持人薛冰:来提高抗风险的意识。

曹工化(文艺评论家):我觉得整个社会是一个大的系统,只有方方面面都做到了,我们才能真正救助每一个困难的人。

主持人薛冰:我们也期待着,说有更完善的一个社会的机制,逐渐地形成,触发我们更多的人去思考,包括工会的职能,包括其他的民间的力量。我们是不是能够真正的,通过我们身边的一些自我的改善和主动的一些行为,能够让我们大家的,生存环境和社会保障,都能够达到一个更满意的状态。感谢收看今天的《我们圆桌会》,咱们下期再见。

 

嘉宾感想

王富国(出租车司机):我们都是基层老百姓,互相帮助,万力他们一发动,大家说你帮帮我,我帮帮你,经常有这种事。

黄健(浙江大学):虽然这是一个出租车(司机)个人的自发的行为,但是也反映了个人和社会之间的良好的互动。这种互动我相信必将会成为一个社会整体的风气。在我们今天更加需要道德支持的时候它会形成一个道德的良好风尚,这点是我们感到欣慰的地方。

朱成方(资深媒体人):有工会、有慈善机构,专门有民间化的解决常态化的(机构),能解决这类问题,那么我觉得能给人以更多的凝聚力。

来源:杭州网 作者: 编辑:沈达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杭网议事厅动态
·“杭网议事厅”走进白杨街道 望公交更便捷
·热心市民称赞杭网议事厅进社区很贴心
·网友赞议事厅 建议采用回访制让平台更贴心
·“杭网议事厅”走进清波街道 聆听市民需求
·议事厅入选全国“社会管理创新”优秀案例
·杭州网杭网议事厅登上市两会宣传屏
·“杭网议事厅”被评为2011年度优秀窗口微博
·市领导慰问杭州网采编人员
·市民代表承诺要为杭州民主民生贡献力量
·杭网议事厅荣获杭报集团“最佳新媒”奖
联系 杭网议事厅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邮箱:hwyst@sina.com
热线:85052222
联系 我们圆桌会
地址:之江路888号杭州广电中心1610室
邮编:310008
热线:89912345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