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我们圆桌会 使用帮助 频道简介
  所在位置: 杭网议事厅>我们圆桌会
 
9月4日:“菜篮子”直通车 怎样给市民带来更多实惠?
hwyst.hangzhou.com.cn  2012年09月05日 10:59:22 星期三

9月4日:“菜篮子”直通车 怎样给市民带来更多实惠?

前期回顾

解说:菜篮子直通车试点9月全面铺开,《我们圆桌会》一直关注。

何麟海(麟海农业合作社长):进社区毕竟我们还没有这个渠道。

解说:直通车形式能否更加多样。

李鹤元(商教苑社区):就直接用卡的形式,包月的 。

解说:多部门联动能够提供怎样的支持?

裴贇(市物价局):把市场上合理的平均价格,比较权威的把它公布出来。

朱成方(资深媒体人):我觉得这个最好要长效机制化

解说:菜篮子直通车怎样给市民带来更多实惠,《我们圆桌会》今晚关注。

嘉宾介绍:杭州市贸易局网点处处长孙继群 ;省农业厅蔬菜首席专家推广研究员赵建阳;杭州午苇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章国良;杭州百乡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约瑟;采荷街道商教苑社区副书记李鹤元;资深媒体人朱成方;市民李鹊儿。

主持人郑煜:沟通改变生活,对话推动进步,欢迎收看《我们圆桌会》。从今年9月份开始我们杭州市将会进行,菜篮子直通车进社区的试点工作,从这里我们在上一期的节目当中,我们对这个情况,也进行了一个详细的了解。这个工作有没有可以,提升和完善的方面呢,今天《我们圆桌会》将继续关注。在做这期节目的时候,我们记者对此也进行了调查,接下来我们看一段VCR,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VTR

解说:自打听说杭州要推广菜篮子直通车的试点工作,不少社区纷纷打来电话报名。比如米市巷街道大塘巷社区就是其中特别迫切的社区。大塘巷社区有6000多户居民,其中老年人的比例达到了26%。小区的居民马大妈告诉记者,平时他们都需要穿过马路,去附近的叶青兜农贸市场买菜,很不方便。

市民1要过马路又要走二楼,他这个二楼等于三楼这样高,有些老人心脏病,气管炎买了一点点菜就要走这么多路,不方便。

市民2我家里走到那边得15分钟。

解说:社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近几个月有不少菜贩子进小区卖菜,也受到了不少居民的欢迎,但这样一来,给小区的环境卫生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得知菜篮子直通车要推广的消息之后,他们立即联系了相关部门报名参加。

陈军梅(大塘巷社区副书记):场地我们就放在流动摊贩比较多的地方,我们就给他弄正规起来,让无公害的直通车进来,小商贩我们就给他不在进入了。

市民3政府有直通车进来就比较规范一点。

市民4那是最好了,这样省的跑这么远的路。

解说:记者了解到,除了大塘巷社区以外,满觉陇村、双峰村等社区都想报名参加,现在已经有20多个社区跟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而对于一些已经参加了直通车试点的小区居民来说,接下来的试点运行工作,还应该再进一步完善改进。

市民5一个礼拜来两天,后面就不来了,来了没几天。

市民6直通车要天天开可能会有生意。

市民7蔬菜多增加点

市民8新鲜一点了,最好希望检测部门多多的抽检,规定要哪个地方他们到时候可以作弊的,就是没抽检也不知道的。

主持人郑煜:好的,我们看到这个短片,其实我们发现,老百姓对于菜篮子直通车进社区这个事情,还是很欢迎的,在这儿我想问一下两位老总,你们和几家社区签定了进社区的协议?

章国良(午苇生物技术公司):我们现在基本上是签定协议的有7家。

主持人郑煜:7家。

章国良(午苇生物技术公司):7家已经签了。

主持人郑煜:签了。

章国良(午苇生物技术公司):有意向性的大概有20几家。

主持人郑煜:意向性的20几家,朱总呢?

朱约瑟(百乡缘农业公司):总共签下来已经有20多家,原来也有进去过的,我们总共有40多家原来是进去过的,但是也有几家是我们双方约定是不签了,大部分都还是要签的。

主持人郑煜:其实我们在片子当中也提到了,你们进社区的时候,有的时候时间点不是很准,没有属于定时定点这个事情,我不知道朱老师你对这个事情,你还有没有存有记忆?

朱成方(资深媒体人):有记忆。我也了解过一些居民,来之前我也采访过一些居民,他们认为时间是太要紧了,你们到了以后两个小时走掉了,很多人都还没看到这个东西走掉了。还有就是每天,天天买菜的事情,你一个礼拜就来一两天,人家不满意。

朱约瑟(百乡缘农业公司):朱老师你刚才提的问题,有的时候到了两个小时走掉了,因为这个事情我们是如果是早晨6点半到,如果是7点钟到,我们是和社区约定的,我们到10点钟才会走,但是这个情况有没有,有。他们(工作人员)打了一个电话给我,我们回来还是不回来,那我说城管不允许你卖,我们只有回来。下面的老百姓还在同城管争论这个事情,有的来买了,他知道来买了,没有了他就不知道,到底我们是怎么个原因走掉的,这个情况是有的。

主持人郑煜:这个是你们这家公司也发生过,章总你们的公司,有没有发生过这样的现象?

章国良(午苇生物技术公司):我们的公司类似情况也发生过,但是从时间上我们基本上是,我们一般情况下是6点就到社区,从社区出来基本上十点半左右。

主持人郑煜:上午其实有四个多小时在那里。

章国良(午苇生物技术公司):对,基本上保证四个小时在社区。有时候像朱总说的一样,城管的干预有时候也很无奈,这样只能早一点走。因为城管就站在那儿,非得让你走了以后他才走,那你也没办法。

孙继群(市贸易局):当初我们在市政府文件没下来之前,实际上我们试运行的工作先在做了。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城市管理的需要,城管可能有些知道了他不来管你,有些还不知道他来管你,这也可以理解。但是我们也相信城管,市政府的文件是9月1号开始实行,9月1号以后我相信城管会支持这项工作。

主持人郑煜:试点以前因为信息没有沟通,现在我想问一下在试点的时候,就前期9月份以前的试点工作的时候,你们遇到了这样一个情况,是因为某些原因,你们可能没有定点定时,我想问一下有没有企业无故的,本来说约好的今天要来这里进试点,但是他没有任何原因就没来了,有没有这样的情况?

朱成方(资深媒体人):这个情况有,据我了解有。

主持人郑煜:有,孙处你有没有了解到?

孙继群(市贸易局):我这里倒还没有收到社区相关方面的反映。

主持人郑煜:朱老师,你这里有。

朱成方(资深媒体人):据我了解有,主要是我看了合同,合同唯一对这方面是没有任何约束的。你们跟社区签了合同假如不来怎么样,菜需要的品种不到怎么样,什么都没有,你就是允许我在这里卖,卖了以后怎么样,我觉得任何合同都有一个,责任跟义务这个方面的。

主持人郑煜:所以您刚才提到合同非常的关键。因为刚才两位老总都说了,都在表示自己跟我们现在社区,一个是章总这边已经签了7家了,朱总这边已经签了20多家了,章总这边意向性还有20多家,都是用合同的形式来跟社区进行签定的。我想问一下两位,你们这个合同都签署是什么样的内容,合同是不是格式化的文本?

朱约瑟(百乡缘农业公司):其实对我来说合同是一种对照的形式,最终是我们做事的诚信。我们如果是约定时间,除非我们是有通知,这个时候是有特殊情况,有什么原因,要保证叫社区通知下面的人,我们还有社区协助员,要通知下面的。如果是我们无故地不来,我们是没有这个经历。

主持人郑煜:章总,你们这边的合同上,有没有一些跟社区这边签定的是大致内容是哪些呢?

章国良(午苇生物技术公司):大致内容基本上是这样,作为我们按时、准时、定点,这个点由社区决定,我们准时到。第二个是保证菜的品质。还有一个就是价格,价格的问题是这样,在某一个阶段或者某一个品种跟市场价,跟菜市场、农贸市场可能是一样,大部分的菜是低于市场价。

主持人郑煜:我们知道合同都有责权利和约束机制的,这个合同里面有没有约束机制?

李鹤元(商教苑社区):这个好像不是很详细。

主持人郑煜:不是很详细还是没有?

李鹤元(商教苑社区):不是很明显。

主持人郑煜:不是很明显,其实我是不是可以理解成是没有约束机制?

朱成方(资深媒体人):根本没有,要有责权利,你要存在什么样的义务,达不到的话怎么办,这才叫合同,达不到就达不到了,这不叫合同,这个我觉得还欠缺的。

孙继群(市贸易局):目前来说合同还是企业和社区在约定的,自己在商量的。

主持人郑煜:他们签订完的合同会不会到你这备案呢?

孙继群(市贸易局):应该要备案,但是我现在还没有收到一份。但是我觉得合同的内容,责权利是一定要明确的,既对社区有约束,对运行企业也应该有约束,如果说他不能遵守这个约定,也应该有处罚。

赵建阳(省农业厅):我觉得合同约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件事情不是企业的事,也不是社区的事,是社会的事。怎么样把这件事情做好,这个意义是非常大的。政府花了那么大的力气来推动这件事,如果大家没有权利、没有义务,想搞就搞,不想搞了我就不搞了,整个事情就失去了意义跟价值。当然这个合同怎么把它明确起来,怎么约束起来,我觉得可能有过程,在尝试过程中大家慢慢(协商),包括我们管理部门,包括我们双方,大家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李鹤元(商教苑社区):这个处罚怎么处罚,谁来处罚?

赵建阳(省农业厅):这会有个过程。

李鹤元(商教苑社区):社区不可能处罚他的。

赵建阳(省农业厅):所以我想这个事情就留着9月1号以后,可能我们还要把这个合同完善,也是一个工作。

主持人郑煜:合同完善,朱老师,合同完善其实跟这个市场竞争,其实是一脉相承的,你怎么看这个竞争?

朱成方(资深媒体人):我刚才又看到一张新面孔了,又有一个老总来了,我觉得很开心,这是一个喜讯。我总认为光是朱约瑟这一家是不够的,远远不够的。刚才很开心听孙处说有40多家报名,40多家都来的话他要竞争几个(方面),一个是菜的新鲜度,一个菜的可靠度,一个菜的品种度,一个菜价的便宜度,还有一个卖菜环境的优越性,优不优越,还有对合同执行的情况怎么样,合约怎么签订,对老百姓的优越度在哪里,这些东西一竞争的话任何问题都解决了。

主持人郑煜:是不是可以导致一种现象,因为有了市场竞争,可能会让我们的菜品越来越好,菜价也变得更加实惠,菜的安全系数也会越来越高呢?

朱成方(资深媒体人):不一定,人多了可能一家好管,40家都来怎么管,一个是消费者监管,一个是企业自管,最要紧的我觉得是政府监管。政府力度怎么增加呢?这个就是孙处他们的事了,怎么加强抽查,怎么样让老百姓吃到放心菜,怎么样让这个市场在繁荣起来的情况下,现在我们有一个新的模式。

章国良(午苇生物技术公司):关于你刚才说的菜品的安全问题,现在我们从基地过来的菜是肯定安全的,但是到了配送中心以后还进行一次检测。现在关键的问题比如说我检测完以后,这一拨菜拉到某一个社区,我说这拨菜是检测过的是安全的,但是老百姓认不认可呢?

主持人郑煜:你这个检测是怎么检测的,以什么样的标准来检测?

章国良(午苇生物技术公司):检测是按照国家的标准检测,现在我们怎么样呢?在直通车里面带着一个快速的,便捷式快速的蔬菜的农残检测仪。比如说某个老百姓对你这个菜有异议,比如我拿出检测报告说我是安全的,他说你的检测报告,是这拨菜的还是那拨菜的,不可信,我们可以当场检测。

李鹤元(商教苑社区):我是这个意思,因为我们不是专家,我们不过凭肉眼看看看不出,是不是也给我们配一个检测仪,就是给义务监督员配一个,我随时可以检测。

朱成方(资深媒体人):这不用,他车上就有你可以检测。

李鹤元(商教苑社区):朱老师,可能老百姓不放心他车上的检测仪,有可能。

主持人郑煜:这是你的一个点子。

李鹤元(商教苑社区):有可能。

赵建阳(省农业厅):你们刚才都说到随车带检测仪,我不知道你们讲的检测仪,是什么样的检测仪。因为我们是搞这个专业的我们知道,检测实际上是两种方法,一种是定量,一种是定性。定量是不可能的,那是要照我们科研单位的精密仪器去定的,时间长不可能,代价大,我们都做的是定性,定性现在我们最简便的方法。定性方法一般也要做三四十分钟,所以说在买菜的过程当中,你在买菜的时候现场做三四十分钟检测,我觉得不是太可行。

章国良(午苇生物技术公司):快速检测仪不用这么长时间。

赵建阳(省农业厅):我不知道你是什么检测仪。

章国良(午苇生物技术公司):现在贸易市场也通常在用的差不多的,比如说八通道的,就是便捷了一点。

赵建阳(省农业厅):现在我们讲检测仪都是酶反应,都通过酶的反应来检测的,它肯定有一个时间过程的,再简单,再简单,这个已经最简单了,再简单下去的东西也许准确性就没有了。

主持人郑煜:我先问一下两位市民,再问一下专家,你们觉得这样的检测方式可靠不可靠。

李鹊儿(市民):我是不相信。

主持人郑煜:你不相信,李书记呢。

李鹤元(商教苑社区):我也不大敢肯定。

赵建阳(省农业厅):定性检测如果是按照刚才我们讲的,做到三四十分钟的话那是可以的,这是国家有标准的。

主持人郑煜:假如是没有达到三四十分钟,这样的检测出来的结果你怎么看。

赵建阳(省农业厅):那个就是现在作为国家标准来说,还没有达到这样的一种方法。我提个建议不知道可不可行。如果你们真的要做这件事,你也许把直通车开到以后,你可以在旁边做试样,消费者看到我们在做。至于结果怎么样,你们感兴趣就过一段时间,转一圈过来看一看,如果说你觉得这样子,已经取得我的信任了,你也不一定最终看结果,你所做的工作只是给大家,取得一种信任感的工作。

孙继群(市贸易局):实际上现在蔬菜的检测,农产品基地本身出来的时候就有检测的,到了配送中心他也要检测,自有基地集配中心他也检测,这两关的检测应该说是已经完成了对蔬菜的食品安全检测。直通车到了现场来卖,我同意专家的观点,他是一种示范性的、宣传性的,我是有检测的。除了这个关口以外,实际上他们运行企业的蔬菜,我们还实施追溯化的管理,你这个蔬菜从哪个基地来的,这个基地上哪块菜地来的,都应该是知道的。

朱成方(资深媒体人):据我了解他们的菜,不是光光是他们基地里进的,其他地方还进来的。

孙继群(市贸易局):这我同意你,90%或者95%是从基地来的,5%可能是从批发市场配来的,因为要增加品种的,这个你也放心。

朱成方(资深媒体人):我来说假如你这台机器放在旁边,你都不一定做我都会相信,因为我觉得你是靠得牢的,你敢做,还有一点我必须要强调的,合同上要签明,假如说你不合格的话怎么罚,这个必须要签明的。

孙继群(市贸易局):实际上某家企业一旦发生了食品安全问题,那是肯定是退出。

朱成方(资深媒体人):不光是退出,我觉得还要处罚。

孙继群(市贸易局):食品安全法的相关法律会对他实行处罚。

朱成方(资深媒体人):这个在合同上必须也要写出来。

孙继群(市贸易局):至于管理我们会像管理农贸市场一样,管理这些企业。

章国良(午苇生物技术公司):现在合同上面已经有这一条,最后一条就是发生安全问题,不仅是承担一切责任,包括社会责任、法律责任。退出这个就不用说了,退出是很必然的,这是不用说了,这还要说什么,对不对?你灰溜溜的只能走了,不仅是走的问题,还有相关部门对你进行惩处。

分提要

解说:蔬菜直通车开进社区,如何让这种现代蔬菜流通新模式更加完善?

孙继群(市贸易局):老百姓对它的价格反映比较大的话,我们也会约谈企业。

朱成方(资深媒体人):信息要公开,我这个菜(价格)应该是多少,农贸市场的(价格)是多少。

赵建阳(省农业厅):你要搞好直通车的话,一定要在你背后建立一个强大的生产基地。

解说:菜篮子直通车怎样给市民带来更多实惠,《我们圆桌会》正在讨论中。

 

主持人郑煜:接下来我们再来连线一下新华坊的叶主任,看看他对这个菜篮子直通车进社区,有没有其他的一些建议和意见,叶主任您好。

新华坊社区叶主任:您好。

主持人郑煜:感谢您接受《我们圆桌会》的采访,我们想了解一下,有关于菜篮子直通车进社区这么一件事情,这个事假如是到了社区以后,您觉得这个事情,您还有没有一些好的建议和意见,有没有?

新华坊社区叶主任:我想在我们社区两个月的试运行当中,也存在着一点疑惑,菜的价格如何保持价格的合理性,居民现在提出来疑惑比较多的,这个价格是怎么比价的,因为它要求是比菜场低15%。

主持人郑煜:就比价体系。

新华坊社区叶主任:这个价格是怎么比价的,这是一个,还有一个希望增加花式品种,是不是增加粮、油、米、水果,一起能够融进来,把这个事情做大。

主持人郑煜:好的,您提的这些建议和意见、这些问题,我们接着在圆桌会当中将继续探讨,感谢您。

新华坊社区叶主任:谢谢。

主持人郑煜:再见,他们提的建议,比如说像米、油 ,其他一些东西都能够丰富一点,你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章国良(午苇生物技术公司):这是可以的,完全可以做到。因为当时贸易局刚刚搞的时候,突出的中心是蔬菜。作为我们来说,我们的特长也是基地里的蔬菜,再说大米、油这些,也仅仅我们要通过其他的渠道进行采购,因为我们基地也不生产这些东西,仅仅是为了方便老百姓去采购一点。说白了就是代卖,代购代卖,这个事应该没有问题。

朱约瑟(百乡缘农业公司):我们已经在做这一块,比如说杭州豆制品厂,进入我们的直通车,按照农贸市场也好,专卖店也好,是便宜10%让给老百姓,新华坊社区我们已经签了合同了。

孙继群(市贸易局):运行到一定程度以后,增加品种是企业巴不得的事情。

主持人郑煜:这是一方面,品种没什么问题,你们都是可以做的。还有一个刚才说到一个价格体系的问题,价格我相信不光是刚才叶主任关心的,是所有的消费者都很关注的,这个价格体系刚刚提到,它应该要比农贸市场低10%,这个价格体系是怎么来比的呢?

孙继群(市贸易局):政府的文件上面,没有明确提出比农贸市场低多少,比超市低多少,就是价格要低于市场价销售,这个市场价的采集主要是以农贸市场为参照。如果说企业同品种、同价格,老百姓对它的价格反映比较大的话,我们也会约谈企业。洗涤用品价格高了以后,国家发改委也是约谈,这些企业一旦运行价格上面,反映比较大的话,我们也采取约谈的制度。

李鹤元(商教苑社区):我有个感觉,蔬菜第一次、第二次还是比较便宜,后来不是很便宜。因为我们边上清泰门农贸市场,蔬菜价格是很高的,因为全部都是市场老板去买的,本身价格来讲,但是他们一比较差不多,差不多我就认为这个价格不是很便宜。

朱约瑟(百乡缘农业公司):我们已经碰到这个问题,我们直通车上面定的价格,比如鸡蛋4.3元,后来直通车过去是卖4.5元,现在我们这个价格,4.3元的鸡蛋如果定下来了,如果是卖4.31元,这个车上面就卖不出来了,这个卖不出来我们是叫控制最高限价,允许讨价还价。

主持人郑煜:从企业自身来说来监管和控制。

朱约瑟(百乡缘农业公司):这个就是我们原来,刚才李书记在说的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发现这个问题我们就控制,原来我们在试点。

孙继群(市贸易局):它这个东西应该说已经比较好了,比如说你去卖5毛钱一斤的东西我定好了,你卖5毛1都不行,应该是比较好了。

主持人郑煜:但他可以卖4毛。

孙继群(市贸易局):可以卖4毛,和他说4毛卖的好的时候你不能,现在还可以过5分钟以后看到人多了以后变4毛5了,这种事情不能做。这个说句实话在技术上,不能采取措施的话,你从人员的教育方面也还是要加强管理。

主持人郑煜:虽然是封顶了,但是下面可以讨价还价,就造成了价格体系变得不透明了,因为随意性太强,朱老师您怎么看?

朱成方(资深媒体人):老百姓需要的是知情度,信息要对等。你这个菜能卖多少,比农贸市场便宜多少。刚才我听说了,跟农贸市场差不多你也卖出来了,我觉得你就不应该了,为什么呢?因为你按照规定是要比农贸市场,便宜15%左右,你没便宜,没便宜你也卖掉了,我觉得就不应该,因为你占有了很多。农贸市场不能占有的公共资源,怎么告诉大家,信息要公开,我这个菜(价格)应该是多少,农贸市场的(价格)是多少,这个信息要公开,这是一个。第二个最要紧的是要引入竞争,我建议你不要签一家,这两家都签,让他们去打去,打得越厉害老百姓得益就越多。你不要签一家,这两家都签,因为你反正地方大嘛,您签三家四家都没问题,你这个公园里这段时间就卖菜,他卖3.5元他卖3.2元,我就买他的。

主持人郑煜:等一下,朱老师,您提的建议我想问一下贸易局,指导工作上允许这样做吗?

孙继群(市贸易局):现在的市政府的方案上面,应该说是每个社区只能是一家,有需要的个别的社区也可以两家。直通车大部分老百姓是欢迎的,也有个别的老百姓,因为说句实话它一定占用了空间,占用了停车场地,它对老百姓的生活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要根据每个社区的实际情况,最终这种直通车的运行,我们还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主持人郑煜:有关于菜篮子直通车进社区,其实大家对安全的问题、价格的问题、监管的问题是尤其关注。在这样的方面当中,我们知道菜篮子直通车进社区,其实是在农贸市场为主导的,一个现在的菜篮子消费的体系当中,一种辅助形式。对于这样的辅助形式,我们现在看到已经比较成熟的,一个模式在了,不知道你们对这个成熟模式,还有没有其他一些好的建议有没有。

赵建阳(省农业厅):这个模式下一步要做好,一个我上一期也说到了,我们要保证蔬菜的来源,我今天讲到现在为止,我还没听到我们企业怎么讲,你是怎么来保证菜源的东西,我们这位老总就说了,你是一个农科院的基地为你供菜的,我感觉这是远远不够的。你要搞好直通车的话,一定要在你背后,建立一个强大的生产基地,一个系统为你服务,所以你要把这个系统建好,你的供应的数量、供应的品种、供应的质量,才能真正得到保证。

孙继群(市贸易局):现在我们对企业要让他建立多少多少基地是不现实的,他的消费没有到这个量,他建立起来以后,他肯定是要亏损的或者赔的。但一旦成熟了以后我们打个比喻,比如说90%或者95%你必须是基地来的。

赵建阳(省农业厅):孙处我讲的基地,不是他企业自己要建多少多少基地,他实际上跟很多的基地去搞合作。

孙继群(市贸易局):对,不是自有的基地,不是自己去种菜。

章国良(午苇生物技术公司):这是我们叫什么呢,叫科技特派员基地,就帮助你建基地,有一个人住在那儿指导你怎么搞怎么搞,包括蔬菜的,比如是其他作物的品种的选良、筛选,包括整个一套的管理,是农科院的这些专家派过去的,住在那儿了,这个我们称为是农科院科技特派员基地。还有一块直接的是农科院的基地,有些蔬菜就是从这里供应我们的,这我们跟他是一种深度的合作。

孙继群(市贸易局):一旦运行成熟的时候这种特派员,或者是你运行企业派人在那儿监管,这种今后也可以作为企业的要求。

主持人郑煜:像刚才孙处讲的假如这种模式成熟的话,以后就用特派员形式也好,其他形式也好,都可以在下面很好地去发展。民以食为天,所以食的安全也好,质量也好,这是关于我们所有人的一个切身利益。9月份开始我们要看你们蔬菜公司,也看部门的管理,还有更多是包括社区和居民,对这个事情的反映和监督情况,来共同把这个事情做好。好的,感谢收看本期的圆桌会,再见。

嘉宾感想

赵建阳(省农业厅):搞生产的人很希望我们生产出的蔬菜,通过什么更便利的渠道或者我们叫绿色通道能够进到我们居民的菜篮子里面。所以这次搞蔬菜直通车这种方式就是提供了一种销售的绿色通道。

章国良(午苇生物技术公司):直通车当然是一个过渡阶段。我想作为我们企业,在考虑一个问题,像安营扎寨,社区帮我们联系附近的比如说房子、店面这些也行,我们企业出租金问你租

来源:杭州网 作者: 编辑:沈达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杭网议事厅动态
·“杭网议事厅”走进白杨街道 望公交更便捷
·热心市民称赞杭网议事厅进社区很贴心
·网友赞议事厅 建议采用回访制让平台更贴心
·“杭网议事厅”走进清波街道 聆听市民需求
·议事厅入选全国“社会管理创新”优秀案例
·杭州网杭网议事厅登上市两会宣传屏
·“杭网议事厅”被评为2011年度优秀窗口微博
·市领导慰问杭州网采编人员
·市民代表承诺要为杭州民主民生贡献力量
·杭网议事厅荣获杭报集团“最佳新媒”奖
联系 杭网议事厅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邮箱:hwyst@sina.com
热线:85052222
联系 我们圆桌会
地址:之江路888号杭州广电中心1610室
邮编:310008
热线:89912345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