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我们圆桌会 使用帮助 频道简介
  所在位置: 杭网议事厅>我们圆桌会
 
9月11日:化解压力 快乐做老师
hwyst.hangzhou.com.cn  2012年09月11日 23:02:02 星期二
 

9月11日:化解压力 快乐做老师

前期回顾

解说:你对老师们的工作压力了解多少?

吴雪岚(江南实验学校):他们出现失眠情况,我的答案就是我也是。

杨慕光(春雷中学):过一会儿他一个短信过来他说他失声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解说:老师们的心理压力从何而来?

汪晓晴(市教育局):朋友的角色还要承担部分家长的角色。

解说:面对压力,教师该如何看待这份职业?

夏烈(杭州师范大学):压力我认为是需要的,只要是合适合度,对教师我们都应该勇于担当。

解说:化解压力,快乐做老师,《我们圆桌会》今晚继续关注。

嘉宾介绍:杭州市教育局宣传处副处长汪晓晴;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夏烈;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秘书长傅素芬;杭州春雷中学高级教师杨慕光;上城区教育局督导室副主任陈飞;杭州江南实验学校语文教师(电视剧《甄嬛传》编剧)吴雪岚;杭州西湖高级中学老师何玉春。

主持人郑煜:沟通改变生活,对话推动进步,感谢收看《我们圆桌会》。在上一期圆桌会当中,我们大家探讨了有关于教师这个群体的心理现状。其实从昨天的节目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师的压力是非常大的,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想问一下在座的几位老师,你们觉得哪一些人,容易会产生这种心理上的压力?

杨慕光(春雷中学):我的观点是这样,跟我们从事的学科有关系,因为现在我们中考只有四门功课,那这个升学的压力,几乎全都由这些学科的老师来承担。第二类就是班主任,班主任因为他事无巨细,那全都要管,这一类人他的压力也是特别大。第三类就是带毕业班的。

吴雪岚(江南实验学校):我觉得还有几类人也容易有压力。一个就是刚才VCR当中放到一个新老师,她说她刚去做老师的时候家长不信任,觉得她没有经验,她很容易有压力。我自己做新教师的前三年我也会有,当然我觉得我们的家长还比较宽容,但是我自己也会有这么一种害怕。第二种年纪比较大的老师,他害怕被淘汰,甚至有一些家长也怀疑,年纪大了跟小孩子沟通会不会有问题,会不会他在精力上跟不上,我觉得别人的一种可能是过多的一种揣测,对于老师来说本身也是一种压力。还有一个是去接班的老师也会有,学生有一个重新适应的过程,家长有一个重新评估评定的过程。这三类人也比较容易有压力。

主持人郑煜:容易产生这种压力,夏老师。

夏烈(杭州师范大学):其他跟中小学的情况比较接近,但是我们大学,可能还有两种老师的压力也比较大。一个就是说因为有科研的要求,所以很多希望在科研上,和自身专业上有发展的老师,他带来了一个跟其他可能中学不太见到的,就大量的科研压力。科研压力因为跟他的职称,在行业内的知名度都有关系,这些科研的压力,最后让这些老师觉得难以为继,他的精力不够,至于很多老师认为我教学教好了,科研如果做不好怎么办。还有一种他自身其实他的性格,比如说他不愿意过多地跟学生交流,性格相对的孤僻,比较敏感,这样的在老师这个行业里,我觉得也有一定的问题,这个可能是性格方面造成的。

陈飞(上城区教育局):我补充一个,往往是学校当中的一些优秀教师,获得过高荣誉的,他的压力非常大。

主持人郑煜:压力非常大。

陈飞(上城区教育局):因为都被寄予过高的期望。

主持人郑煜:教育界每年为了鼓励我们这些老师,向这些优秀老师来学习,我们每年也会评定,春蚕奖或者其他的,比如说杭州有,感动杭城的十佳优秀老师等等,接下来我们看个片子,了解下这方面情况。

VTR

解说:虽然老师们面临着重重压力,但是在我们的身边,依然有很多平凡但却感人至深的普通教师。章大春,淳安县屏门乡秋原完小教师。1974年走上教师岗位,40余年如一日深深扎根在山村。他既当老师又当保育员,住校生尿床或拉屎在身,他为学生擦身子、洗裤子、晒被子……学生感冒、肚子疼,他为学生泡药、喂药。2007年暑假,他突患肾小球炎,肌酐高达400多,每天中西药不离口,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但从未放松教学。何玉春,西湖高级中学教师,工作23年,做了二十余年的班主任,她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这份工作上。她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却一直追求突破自我,超越平凡。她幽默风趣,会和学生“赌”巧克力,学生进步了,就发巧克力 给学生;她善于因人施教,如果一个班级里有50名学生,她就有50种教育方法。学生们喜欢喊何玉春为“春姐”,他们觉得,何老师就像姐姐一样,让他们感觉信任与放松,而这一声“春姐”,正是何玉春用心付出的回报。蒋春英,杭州聋人学校校长。为给学生训练语言,她的嗓子变得嘶哑。她呼吁媒体帮助和组织全体教工捐款,让很多贫困聋生顺利完成学业,还曾帮一名学生摘除肿瘤,恢复部分听力。她患过严重的鼻窦炎,痛起来要用麻醉性药物止痛,但她为了学校工作不曾请过一天假。她带着全校教职员工带爱躬行,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自食其力、残而有为的劳动者。

主持人郑煜:我们短片当中我们看到的,今天在我们现场也有一位,就是我们的何玉春何老师,想问一下您被评为优秀教师之后,您有没有切身感受到,像我们上一期节目当中谈到的,来自于社会上的、家长的,包括工作上面这种压力有没有?

何玉春(西湖高级中学):当然有了。

主持人郑煜:这个压力主要是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何玉春(西湖高级中学):家长把孩子放到我的班里,他就是对我寄予很大的希望,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感觉,已经放到何老师班里了,感觉好像我自己可以松一口气了,有这种味道,但是这样一来的话,对我来说压力就很大了。

主持人郑煜:你是怎么排解的呢?

何玉春(西湖高级中学):我缓解压力的话就是沟通,跟同事沟通,有时候同事他也会给我一些信息,我可以学习,跟领导沟通。还有一个就是家人,家人的理解,因为在学校里有时候感觉压力很大的,没办法释放,在家里是不是对老公肯定是感觉,哎呀这个事情烦死了,这个时候。

吴雪岚(江南实验学校):脾气发到家里去了。

夏烈(杭州师范大学):一个优秀女老师后面要有一个好老公,我觉得非常重要的。

吴雪岚(江南实验学校):我觉得何老师说的重点,一个倾诉,一个沟通。

何玉春(西湖高级中学):但是我有一点很好的,我这个心态非常好。首先就是想我这个人也不是万能的,到了我这里的孩子,第一个我就是要尽力。我教育孩子的理念就是,怎么样让他第一个身心健康。我经常鼓励孩子你们要多锻炼,高中既是体力劳动也是脑力劳动,没有强魄的体质的话是不行的。还有心理健康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孩子如果心理不健康的话,他想到哪里,他什么东西,都可以把你想得特别不好或者怎么样。在这种情况下,首先你自己作为老师心理必须健康,我就是这么想的,孩子哪怕是再大的错误,我看来他毕竟还是个孩子,所以我都可以容忍。

陈飞(上城区教育局):何老师可以这么说她的两个站位非常好。

主持人郑煜:哪两个?

陈飞(上城区教育局):一个把自己站在孩子的位置上。

傅素芬(省心理卫生协会):是的。

陈飞(上城区教育局):第二个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待,那这样的话很多矛盾,很多问题,它就可以用一种比较恰当的方式(解决)。因为事实上教师跟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矛盾无处不在。

傅素芬(省心理卫生协会):是的。

陈飞(上城区教育局):这些矛盾处理不好往往会带来更大的压力。

吴雪岚(江南实验学校):很尖锐,我觉得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产生问题,我们有没有站到家长的角度考虑,家长有没有站到老师的角度考虑,甚至我们有没有互相,这三者之间都去考虑过,我觉得不是,有的时候就是一个情绪上来,没有去考虑对方,矛盾就产生了。

傅素芬(省心理卫生协会):其实我是觉得这个就是我们做教师的,如果心态要好的话,肯定基础教育我们要有一个信念的支撑,这个是不是要成为一个,如果对我们这份职业的,合理的,客观的一种认识的话,其实也是我们的一种信念,或者说对这个职业的一种信念,有了这样的一种信念,才会真正地去理解孩子当中,所出现的各种不同的一些问题。

陈飞(上城区教育局):我感觉到何老师其实,她热爱学生、热爱岗位以后,她其实从这些付出当中,她也获得了一种心灵的收获。

吴雪岚(江南实验学校):一种精神的愉悦。

陈飞(上城区教育局):一种职业的成就感,因此她这个心理她有压力,同时又有一种心理的营养在补充、来缓解,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何老师?

何玉春(西湖高级中学):学生有转化的时候,那我这个压力已经没有了。

吴雪岚(江南实验学校):所以我觉得做老师苦不苦,肯定苦,但快不快乐,也很快乐。因为我们的辛勤付出总会有收获,在收获的那一刻会让我们浑然忘记,曾经受过的那些辛苦和委屈,这样支撑着我们就一直过来了。

陈飞(上城区教育局):我记得我高中班主任,他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情感的银行》,他就讲几十年教书下来,开始也没什么感觉,到退休以后一拨一拨的学生去看他,他就感觉到我当时在这个银行里面,情感投入了一点点,现在的回报是非常巨大,或许我们教师从事的就是这么一个职业。

吴雪岚(江南实验学校):对。

夏烈(杭州师范大学):所以我觉得蛮重要的。我们一方面是在说教师压力的问题,其实就教师本身而言,他除了倾吐压力,就是一种倾诉以外,更多的我觉得每个教师身上。尤其是好教师,合格的教师,都有一份抑制不住的由内而外的喜悦,就是一种快乐感,每个人只要你爱上了你的学生,事情就好办了。你爱上了教师这个岗位和他收获的快乐,好办了。你只要有这份耐心,我相信每个老师都是快乐的,因为实际上每个孩子,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而且他只要改了缺点或者有了成绩,我们开心得不得了。有时候比学生本身,他当然开心了,但他是一种青春式的开心,我们那种开心,我觉得就像家长式的开心,亲人式的开心。

主持人郑煜:这种开心是不是也能够,让老师这种压力得到缓解。

夏烈(杭州师范大学):当然,所以我就是说有些压力是合理的,我们认了,这就是这个岗位必须要(承受)的。所以我们每个人印象当中都有一些,就刚才讲到的一样,有一些永志难忘的老师,除了父母以外,老师的恩情非常非常大。有时候就一件两件小事,我都愿意提供那个(事情)。初二,我们全班数学,就是理科都很差,考得一塌糊涂,我们一个地理老师是个教授,因为身体不好,在我们这里担任地理老师,他不是来责备我们的,他说听说你们考得很不好,大家鸦雀无声,他说我告诉你们,我愿意以一首歌献你们,你们要懂这个道理,他就唱起了国际歌当中,只有自己靠自己,从来没有神仙皇帝,大家开始觉得本来是很沉默的,很沮丧的一批小孩,听了这个歌第一时间是有点还不太理解,有点怪,但是等他唱完了几句唱词之后,所以他说你们要懂得要自己靠自己,成绩也是这样,做人也是这样,你将来的成就也是这样,你会懂的,一下子我们就感动了,事实上证明,我以后的工作事业都跟这句话有关。

杨慕光(春雷中学):有很多人他在问我,你做教师最感兴趣的是什么,那我说我最感兴趣就是学生。在我带的这个毕业班,今年初三毕业了,在跟他们聚会的时候,我在敬酒的时候我就这么说,是你们给了我真实的生活,这个中间包括他们的无知和他们的调皮。

主持人郑煜:所以杨老师您的心态其实也是很好的,目前我们这种良好的心态,到底有没有缺失,还是我们所有的老师其实都有这种状态,可能只是表现方法不太一样?

陈飞(上城区教育局):这是要境界的,应该来说教师队伍当中有极少数的,是属于入错行的。对入错行的这些老师,我个人认为应当从两个方面去考虑,一个从教师自身来说,如果比较年轻的时候,还比较年轻的话,他应该有改行、跳槽的可能性,与其后面再痛苦的话不如现在。

主持人郑煜:千万不要缘木求鱼。

傅素芬(省心理卫生协会):确实是没有一个学生不想做好学生,也没有一个老师不想做好老师,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你要去找准自己的位置,我的长处在哪里,短处在哪里,首先你要认识自我,然后再去自我客观地定位,有一个自我发展的规划,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我们现在成年人,教师也好,医生也好,什么也好,每一个群体对自己都有一个定位。

夏烈(杭州师范大学):实际上具体到我们身边,我发现其实有很多好老师,比如刚才讲的对职业的热爱,对学生像家人一样慢慢融入,你有一个好心态,你自己是心理健康的,归结到自己身边我发现有很多。我原来不在高校,现在到了高校我发现,我们学校有一些非常出色的老师,恰恰是这些老师在原评价体系里不受重视的。科研、国家课题拿不到的,比如像我们有一个黄岳杰老师,干了十几年校园戏剧,他自己是个文艺爱好者,那么多年就是培养学生做戏剧,进行美育教育、戏剧教育、文艺教育,他的学生一茬一茬出去都感恩这个老师,这个事情本来是个社团行为,玩过算数了,结果他越做越有兴趣,学生也越来越热爱,这个事情变成我们学校的品牌,接下来就变成杭州市品牌,结果在国家教育部拿奖了。这样一个过程当中他自身当然有损失,他的科研什么有损失,但是今天在我们学校,这个就是好老师,就是优秀老师,他做了一件他擅长的坚持做下去的事情,第二他影响了一茬又一茬的学生。

主持人郑煜:所以优秀老师的评定方式,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这种评定,优秀老师的评定其实很多、方方面面的。

夏烈(杭州师范大学):我们这些压力很大,或者期望自己进步的老师,实际上有一些东西是有一些办法的,比如说当你想得太多,考虑的问题太大的时候,你焦虑了,你压力超大,这很麻烦的。

傅素芬(省心理卫生协会):你说到这个问题,我是觉得全社会的人,应该稍微学一点心理学,当你的身体有一些什么样的信号的时候,你要知道我的压力是过大了,我需要及时的去调整了,这些知识是要教会大家。

夏烈(杭州师范大学):你要知道什么信息对你有用,你要专注于你擅长的,和你岗位要做的那件事情,这件事情这个兴趣恰恰是我能影响孩子的,我能帮助孩子做得更好的,就做这一件事情就行,他不要去关注什么呢,这个学校的升迁问题,说我要不要做副校长,怎么搞,不要管。你也不要去搞论文,比如说我写的不擅长,国家级核心期刊我发不出来,试过了,发不出来,不要去管这个事情,你就管你喜欢而孩子也喜欢的事情,把这一件事情做好。

吴雪岚(江南实验学校):夏烈是在说我这种胸无大志,就喜欢去上课,跟学生在一起的老师。

夏烈(杭州师范大学):我为什么要说这个东西,就是因为郑煜讲的,我们怎么处理焦虑,怎么处理压力,这个压力有些是自找的,这是我们当代社会当代人的一个心理建设。

主持人郑煜:我想问一下吴老师,您作为语文老师,其实大家都知道,对语文的课程要求是比较高的,您其实也面临压力,你通过释放压力的方式、途径,是不是靠写作来的?

吴雪岚(江南实验学校):我觉得我就是属于那种平时专心上课,寒暑假专心写作,对于我来说两者都是平衡的。因为你要知道,写作是自己跟自己的一个沟通,我如果连续写作一个月,我就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我不说话,不喜欢打扮自己,每天把自己关在那里,很少跟人交流。

主持人郑煜:你可以通过写作这种形式,来舒缓自己的情绪和压力吗?

吴雪岚(江南实验学校):没有。我觉得当我回到校园的时候,我就很活泼,跟学生混得很好的那一种老师。

夏烈(杭州师范大学):她把动静放在两个环境中,把静放在写作的环境当中,把动放在学校跟学生交流。

吴雪岚(江南实验学校):教书育人是我写作一个平衡,写作是我教了一学期之后觉得累了,我又可以发泄我的情绪去写东西了,我在寻找这两者之间的平衡。

夏烈(杭州师范大学):这也是郑煜前面很想问的,问何老师你有什么兴趣爱好,你的业余排遣方法,她有的。

主持人郑煜:所以她通过这么好的一种形式来调节自己,所以写出这么好的一个剧本《甄嬛传》。

夏烈(杭州师范大学):对。

 

分提要

解说:哪些方法能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

傅素芬(省心理卫生协会):去学一点心理学,包括情绪的管理。

吴雪岚(江南实验学校):我觉得学校也要尽量给老师提供一个轻松的环境。

夏烈(杭州师范大学):一个学校评价老师,受限的没办法的,我们要更多的开放非受限的领域。

解说:化解压力,快乐做老师,《我们圆桌会》继续讨论。

 

主持人郑煜:接下来有请小灵通来看一下国外教育方面在这方面他们是怎么做的。

信息小灵通:关于缓解老师的压力问题,有些国家坚持保证教师的福利待遇,提高社会地位。例如在韩国,一名教师的工资可以在大城市养活至少16口人,可谓是“一人从教,全家无忧”。在日本,所有教师都享受政府公务员待遇,中小学教师不评职称,一经当上教师 ,就是终身制。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小学和初中老师的月薪是大学老师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很显然,日本政府更鼓励高学历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日本没有教师节,但地铁上有教师专座,大街上有教师商店,所以日本老师天天都在过教师节。除了倡导尊师重教,缓解教师的生活压力,对教师的心理压力进行合理疏导也是重要手段之一。在新加坡国立大学,针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会和社区家庭服务中心进行合作,由社区服务中心的有关人员加以关怀,避免教师心理压力。辅导的时候会有助教在场,为社区服务中心随时提供相关资料和服务。

主持人郑煜:好的,感谢我们的小灵通,给我们提供的信息。其实刚才在进小灵通之前,很多老师都谈到了,自己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来排解这种压力,但是我们知道在这个群体当中,还是有一部分的老师,或者说还有比较多的老师,他可能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排解这种压力,问一下汪处,有没有专门设立这样的咨询室,或者是热线来帮助老师,疏导他的心理压力的。

汪晓晴(市教育局):工会是我们老师的娘家,有一个87161052这样一个热线,最早的时候。

主持人郑煜:什么时候开设的这条热线?

汪晓晴(市教育局):九几年吧。

主持人郑煜:现在还在用吗?

汪晓晴(市教育局):现在这个热线应该这样说,已经不是一个单一的心理热线,它变成一个综合性的热线,我们原来关注的,只是教师心理方面的问题,但是现在我们对教师关注的,是很宽泛的,比如说你工作上面,如果遇到了什么问题。

主持人郑煜:变成一种投诉类的电话,并不是心理咨询类的电话。

汪晓晴(市教育局):应该这么说,我们对老师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视的。因为我们觉得,老师心理健康,跟学生的心理健康是紧密相关的,所以我们在全体老师当中,我们开设了很多培训,我们希望老师,能够对心理健康知识有所了解。

吴雪岚(江南实验学校):对,我们有心理健康的培训。

汪晓晴(市教育局):所以我们现在面向全体的培训,应该到现在为止C证,我们叫C证。

主持人郑煜:这是每个老师都学吗?

吴雪岚(江南实验学校):我们学校全员都学。

主持人郑煜:学完以后效果好吗?

夏烈(杭州师范大学):比不学好。

吴雪岚(江南实验学校):首先我们至少知道什么是焦虑,在我们身上有哪些表现,怎么去调节和控制,总比以前很茫然的情况下要好很多。

主持人郑煜:比那个时候要来得好一点,我想请傅老师您来看看,这种学习在你专业上来看。

傅素芬(省心理卫生协会):办这个培训拿这个证的目的,是让我们的教师懂一点心理学的知识,更好的去为学生服务。

主持人郑煜:主要出发点是老师如何去对待学生。

傅素芬(省心理卫生协会):而不是说针对教师的心理,自身的是这样一个服务。当然在这个培训过程当中,我们的老师也学了很多心理学的知识。我们自己在学心理学的过程当中,他也首先要帮助自己,然后才能有能力去帮助别人。所以这样一个培训我觉得是非常好的,当然了现在我们整个关注的是,学生的心理健康这一块,是特别的突出,每个学校都非常重视。像杭州高中几乎都配备了专职兼职的心理辅导老师,大学更不要说了,都有专门的机构,确实针对我们教师自身的心理解压服务,是稍微缺乏了一些。

主持人郑煜:您觉得从您专业的角度上,可不可以给我们教育界的朋友提点建议?

傅素芬(省心理卫生协会):一方面我觉得教师自身信息的接受,途径也非常多,所以至少我们尽量的去学一点心理学,包括情绪的管理,压力的管理。因为现在压力方方面面都很大,起码要知道一些我压力过大了,情绪不太好了,我们的身体会出现什么样的反应,我们心理会有怎样的一种感受。

主持人郑煜:对于老师这样经常会受到压力的人群,是需要及时来疏导的,像他们这些从教育部门到学校,您从专业角度看,您是否给他们一点建议,他们是否需要建立一个常规的常态机制呢?

傅素芬(省心理卫生协会):这个当然是最好,这个肯定是我们政府部门要考虑的一个事情,多为我们教师的,心身健康的福利(考虑)。这块工作也是政府机构的重视,跟专业机构的结合,怎么样在我们杭州的教师群体里面,能够开展一个实实在在的,为教师心理健康服务的工作的开展。

吴雪岚(江南实验学校):所以我也觉得,一方面我们需要一个专业的心理辅导,一方面需要制度上有一个缓和和改善,另一方面学校也要尽量给学生提供一个好的环境,也要尽量给老师提供一个轻松的环境。因为有一点我觉得蛮骄傲的,我们江南实验学校,有一个自己的“江南教师吧”,我们布置得很轻松,自己带了茶,带了咖啡去那里,在那边可以一起备课,有时候跟学生去聊天交流,也不仅限于办公室。因为办公室本来就给人一种紧张的感觉,尤其我们又是九年一贯制的学校,老师学生特别多,我们可以抱着作业本去那里批作业,觉得当自己心里有烦恼的时候,可以跟自己的同事去交流一下,本身就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下进行。

夏烈(杭州师范大学):我们学校现在也是,我们校长叫叶高翔,他也讲了一个概念我觉得非常好,受限的和非受限的。一个学校评价老师,受限的没办法的,但非受限的,我们要更多的开放非受限的领域,让教师有成就感、有欢喜,这样的话我校长也做好了,老师积极性也提高了。

主持人郑煜:其实这是校方在对整个学校,包括对老师的管理上面,更应该从老师的角度来考虑来出台一些相关的措施。假如说我们要想让老师这个群体的压力,得到舒缓和释放的话,其实我觉得在这两期的节目做下来,我觉得有一个词特别好就是沟通,只要在对事对人上面,我们本着一个宽容的心,一个善解人意的心进行沟通的话,我相信这个事情就会处理好。大家对老师这个职业也会更加的尊重,也会更加的理解。好的,感谢收看本期的圆桌会,再见。

 

再说几句

吴雪岚(江南实验学校):其实我觉得作为一个教师,他当然会有职业上的压力,有来自于社会上的压力,家长和学生的期待。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存在,也希望教师的福利能够得到不断的提高,让他们有更好的环境去工作、去创造。

杨慕光(春雷中学):教师的工资不能被公务员化,现在名义上说我们是不低于公务员的工资待遇,但是我们都搞不清楚公务员究竟有多少收入,教师的工资待遇是不是确实达到了公务员的工资待遇,千万不要被公务员化。

来源:杭州网 作者: 编辑:李龙胜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杭网议事厅动态
·“杭网议事厅”走进白杨街道 望公交更便捷
·热心市民称赞杭网议事厅进社区很贴心
·网友赞议事厅 建议采用回访制让平台更贴心
·“杭网议事厅”走进清波街道 聆听市民需求
·议事厅入选全国“社会管理创新”优秀案例
·杭州网杭网议事厅登上市两会宣传屏
·“杭网议事厅”被评为2011年度优秀窗口微博
·市领导慰问杭州网采编人员
·市民代表承诺要为杭州民主民生贡献力量
·杭网议事厅荣获杭报集团“最佳新媒”奖
联系 杭网议事厅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邮箱:hwyst@sina.com
热线:85052222
联系 我们圆桌会
地址:之江路888号杭州广电中心1610室
邮编:310008
热线:89912345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