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院前巷
南宋时,察院前巷是左右丞相府的所在地,元为御史南台所在,明改为都察院、巡按院,巷名由此而来。
清康熙末年(1722),又改造为万岁龙亭,是节日文武百官朝贺以及拜表迎诏的场所。
大马弄
如今,这里热闹的似乎只是“菜场”。南宋时,这里的“物流”挺繁荣,除了马车司设在此处,司农寺(掌粮食积储、仓廪管理及京朝官之禄米供应等事务)、将作监(掌管宫室建筑,金玉珠翠犀象宝贝器皿的制作和纱罗缎匹的刺绣以及各种异样器用打造的官署)等官署也都设立在此。
在大马弄,有条上山小道,走上十分钟左右,就到紫阳山“泼水观音”处(在太庙巷54号上山道路)。
“泼水观音”是一处泉池,终年不涸,1967年夏天大旱40多天,此处泉池照样清莹如许。
大马弄5号有家“宏安茶行”,建于1943年。住在这附近的梅师傅说,以前没有冰箱,为保新鲜,茶行就把茶叶存放在阴凉处的石灰缸里。“底部放上1/3的生石灰块,茶叶搁在里面,色泽香味都不会改变。”
高士坊巷
这是二十三坊中唯一一条被万松岭隧道分割在南面的街巷,是二十三坊中离南宋皇城最近的。
南宋大部分执政大院(三省六部所在)就在高士坊巷,当时地位非常高。
高士坊巷之德馨堂建于清末民初,二层砖木结构,传统院落式民居建筑,为市第六批历史建筑;高士坊巷4、5、6、8号建筑均为杭州市第六批历史建筑,二层砖木结构,传统院落式民居建筑。
杭州卷烟厂曾在这里。
燕春里
在二十三坊巷里,这条巷子最有“民国范儿”。
短短一条巷,几乎都是保存完好的优秀石库门建筑(石库门建筑是一种兴起于清末民初的中西合璧建筑),门楣上有精美的浮雕花饰。
燕春里8号门前,有一口水井,水泥井圈,石板井台,另一口井“藏在”9号的院子里,这两口井井底相通,又被称为“姐妹井”。著名女核物理学家吴健雄的哥哥吴健英,曾住在燕春里9号。现在住着的是吴健英孙女吴菡洁,40多岁。
“最早,燕春里住的都是达官贵人,爷爷当时买房子时看中燕春里,主要是这套房子有两个天井。我爷爷是位京剧迷,平时喜欢吊吊嗓子,他觉得这院子刚刚好。”
1977年,吴健雄和家人一起来杭州探亲,就在这间院子吃的午饭。
丁衙巷
据传明代文人丁野鹤曾在此隐居,并建有竹林堂,小巷因此得名。民间还传说此巷原名钉鞋巷,后因谐音改称丁衙巷。清咸丰以前,巷内多青楼,后绝迹。
丁衙巷两端都是非常不错的传统民居,中间却是一片现代小区,属于比较典型的分段式街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