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我们圆桌会 使用帮助 频道简介
  所在位置: 杭网议事厅>我们圆桌会
 
9月24日:感受古典之美
hwyst.hangzhou.com.cn  2012年09月25日 16:07:03 星期二

9月24日:感受古典音乐之美 

总提要

解说:杭州爱乐乐团第四个音乐季拉开帷幕。

谭景深(音乐爱好者):确实很期待,一定要去的。

邓京山(杭州爱乐乐团团长):邀请的艺术家整个规格要高于前三季。

解说:古典音乐的魅力在哪里?我们为何要大力推广古典音乐?

谭景深(音乐爱好者):古典音乐可能就拥有成千上万种颜色。

曹工化(文艺评论家):你必须要有很多人类一致性的文化标志,交响乐就是一个。

解说:市民与古典音乐会之间为何会有这么大的距离?

李杭育(音乐家):古典音乐其实我们仔细想想看是一个很奢侈的事情。

唐若甫(知名乐评人):不管是听众还是音乐家,你必须投入的时间、精力很多。

解说:感受古典音乐之美,《我们圆桌会》今晚讨论。

嘉宾介绍:杭州爱乐乐团团长邓京山;资深音乐策划刘东莱;知名乐评人唐若甫;文艺评论家曹工化;浙江理工大学教授画家音乐家李杭育;音乐爱好者谭景深。

主持人郑煜:沟通改变生活,对话推动进步,欢迎收看《我们圆桌会》。9月22号杭州爱乐乐团,新一季的音乐季已经拉开帷幕了。我们知道从2009年开始,爱乐乐团组建以来,已经连续四年举办了这样的音乐季。也就意味着在接下来大半年时间里,杭城将会陆续上演一些精彩的古典音乐作品。我们知道自从爱乐乐团组建以来,杭州这座美丽的城市古典音乐的氛围是越来越浓厚了。我们的市民和古典音乐也有了更多的接触机会。所以在这儿我们就想问,古典音乐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会导致我们现在不遗余力的去推广,它和市民之间的生活又有哪些的联系和意义呢?今天《我们圆桌会》就来关注这一话题。刚才我们提到了,爱乐乐团新的一季音乐季已经拉开帷幕了。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想问一下我们的发烧友,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你心里高不高兴?

谭景深(音乐爱好者):高兴,觉得很期待。

主持人郑煜:以前的几个季音乐会你都去看过吗?

谭景深(音乐爱好者):去年和前年去得比较多,今年因为工作比较忙,所以今年去得少,以前都有去过了。听说马上国庆节,10月2号就有一场普及音乐会,确实很期待,一定要去的。

主持人郑煜:一定要去的,我知道你是一个发烧友,你有没有自己特别喜欢的音乐家?

谭景深(音乐爱好者):我最喜欢的是拉威尔。

主持人郑煜:拉威尔。

谭景深(音乐爱好者):印象派的,我觉得他的音乐色彩比较重,听上去感觉特别好听,变化比较丰富。之前我知道爱乐乐团有演出过拉威尔的专场,很可惜之前有两场我都没去。

主持人郑煜:都没去。

谭景深(音乐爱好者):特别遗憾,我希望以后我会听到拉威尔的作品。

主持人郑煜:所以今天刚好邓团长在,就问问新的一季里面,有没有他说的这个(拉威尔)?

邓京山(杭州爱乐乐团团长):其实我们新的音乐季里面有好几个新的特点,其中一个我们整个第四音乐季,邀请的艺术家整个规格要高于前三季,这是第一。第二我们演出艺术的样式在不断的丰富,不断的在释放出来,我们有芭蕾舞剧,有两部歌剧,有和意大利佛罗伦萨歌剧院,合作制作的《茶花女》,也有我们和韩国首尔歌剧团的《春香传》的歌剧。同时我们在也有明年6月1号,魔术儿童音乐会,主要是想体现一个音乐的普及,让大家能够看到更多音乐的元素。

主持人郑煜:形式很多元化。

邓京山(杭州爱乐乐团团长):第三个特点我们要打造一个爱乐的俱乐部,爱乐乐迷的俱乐部,通过这个载体来释放出,更多古典音乐的元素。

主持人郑煜:刚才邓团长在说到这么多很好的作品,我相信通过我们的镜头,看我们节目的观众朋友,可能对古典音乐有所知道,至少这几个字不会太陌生。但是到底什么是古典音乐,我相信现在不是很多人对这个东西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我问一下谭先生,您觉得古典音乐是一个什么样的音乐,你对古典音乐是怎么理解的?

谭景深(音乐爱好者):古典音乐和我们平常听的流行音乐,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古典音乐的表现力,比流行音乐要丰富得多。古典音乐比较注重和声,我们一般听的流行音乐,什么摇滚、爵士好像节奏多一点,我觉得古典音乐就好像颜色一样。像爵士那些流行音乐,可能拥有一百种颜色,古典音乐可能就拥有成千上万种颜色,它表现的情感可能会比较深入一点。

李杭育(音乐家):古典音乐我们这种翻译,其实应该就是一种经典的音乐。什么经典,它历时不衰,我们如果用一种比较开放的心态看,未来的古典音乐当中,可能也会有今天优秀的流行音乐,进入未来的古典音乐。

曹工化(文艺评论家):我同意杭育这个说法,古典是一个时间段,它是比较早,比如说有几百年了,但是几百年的音乐为什么好,我们静下来听,因为几百年前有非常非常多的音乐,你像巴赫是至高无上的,但是他那个时候如果说得直接一点,就是我们在吃饭的时候,旁边在演奏的背景音乐,它在教堂里面就是给老百姓听听的。

唐若甫(知名乐评人):我觉得古典音乐是给人带来想象力的音乐。就刚才谭先生说的,比较丰富,比较有内容,所以它能给人带来想象力。而不像流行音乐,它的歌词,它的标题,都把音乐的概念全框死,所以你就朝着它的概念去做。

刘东莱(资深音乐策划):我觉得古典音乐,产生于当时的一个文化氛围,这个氛围它代表了当时的一种,比如说我们在文艺复兴时期,有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浪漫派有浪漫派时期的音乐,跟当时的社会发展是很有关系的。我们现在的流行音乐,也是跟这个东西很挂钩的,现在的社会是什么样的,就会产生什么样的音乐。

主持人郑煜:按照你们刚才对流行音乐的解读,在众多音乐当中,它是经过大浪淘沙以后沉淀下来的,就像李老师说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又被后人经常所喜爱听的一种音乐,这样解释可能更通俗一些。大家都觉得古典音乐很美,到底美在哪儿呢,在今天节目当中,我们先来听一段古典音乐,我们先来欣赏一下。

(莫扎特 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片段)

主持人郑煜:好的,我们刚才欣赏到的古典音乐,确实像谭先生说的音乐变换的旋律很多,内容很丰富,我想问一下谭先生,你在听的时候你感觉到了什么,关注的是?

谭景深(音乐爱好者):莫扎特的音乐,一听就能知道这是莫扎特的,感觉这个旋律特别活泼,特别明亮的感觉,一听就特别温暖。

邓京山(杭州爱乐乐团团长):其实古典音乐你刚才讲了一个,古典音乐给人充分的想象力,每个人想象力都不一样,根据他的文化层次也都不一样。很多人有时候说,高雅音乐我们听不懂听不懂,其实我一直在给他们解说一个什么问题,你感觉到满足了吗?你听了这场音乐会你感觉到满意了吗?你满意了我觉得就可以了。

李杭育(音乐家):刚才邓团长这个话我接着说,我比你说得低调,你坐在音乐厅里听曲子的时候,你有没有睡着,你如果没有睡着你就多少听懂一点,为什么,一个人坐着不动,你无动于衷的你一定睡着的,不信你们试试看,一定睡着的。

主持人郑煜:没错,其实今天我们坐在这里的这些嘉宾,我相信你们都是很喜欢古典音乐的。但是我们知道在我们生活当中,这种艺术类的东西会很多,但是今天坐在这里的人,却独独选择了古典音乐。它跟其他之间的艺术门类,有什么样的区别没有,它的独特性哪里?

曹工化(文艺评论家):我觉得正因为它和其他艺术门类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才特别喜欢古典音乐,就像杭育老师,他又是作家,又是画家,他又是音乐家。因为古典音乐和绘画、文学,有很多相通之处,正因为它没有区别,所以大家都不由自主的去喜欢。

主持人郑煜:反而跟其他的爱好是相通的。

曹工化(文艺评论家):肯定是相通的。人是一个整体,莫扎特的音乐是和人的生理和动物的生理,和整个自然界的规律都是很合拍的。很多人做过音乐实验,给牛听我们说对牛弹琴,给牛听莫扎特它会多产奶,给植物听莫扎特它会长得很好。可见这个音乐,在自然节律和人的和植物的自然节律,是一致的,所以你听着很舒服。

唐若甫(知名乐评人):我觉得古典音乐它的优势其实是它的劣势,他需要耐心,不管是听众还是音乐家,你必须投入的时间、精力很多。因为古典音乐的时间比较长,你需要花半小时时间来听一部作品,听完以后你可能还没有什么感觉,再听一遍或者听别的作品,才能觉得我有一点点明白,或者有一点点感受。所以从接触到开门,并不是说从零,我是说开门,需要时间的沉淀,和你主动去接受。

李杭育(音乐家):古典音乐其实我们仔细想想看,是一个很奢侈的事情。为什么说是一个奢侈的事情,你想想看一个交响乐团正常情况下,百来号人在台上给你演出,我女婿是一个重金属乐队的,他们三个人成立的,我也去听了他们重金属的演出,有什么不一样吗感觉?肢体就不一样,古典音乐好听,它的声音是很柔和,这里面也有很深刻的声学的道理。我曾经给某昆剧团出过主意,我说一晚上听你这个东西,一个笛子,一个胡琴,我听得觉得太累了,你要加一把大提琴让声音柔和起来,听起来就舒服了。他说这是传统文化,我说这不是文化,这是生理。我听什么声音我生理上舒服,你说古典音乐,像马勒的第八交响曲,号称千人,还有合唱队,你说不奢侈吗?

主持人郑煜:听你这么一介绍,是相当奢侈还不是一般的奢侈。

李杭育(音乐家):不是一般的奢侈,它这个奢侈是有道理的,那么多人为我们听众在做这个事情。

刘东莱(资深音乐策划):我觉得交响乐就是一个,首先你听完交响乐回家,可以睡一个很舒服的觉。如果我要选择让你去足疗,或者让你去K歌,那我宁愿晚上听一场交响乐,然后回家睡觉,这是很重要的,是一个很和谐的声音。它对你整个身体的呼吸循环有好处,你也会激动,也会根据交响乐这个东西会激动,会想一些事情。包括咱们现在说的电影音乐,比如说《辛德勒的名单》,我们现在可以说听到这个交响乐,它也是一首交响乐,我们就能想象到这个电影的场景,但是当你觉得悲伤的情绪过去以后,你回家还是可以很舒服的睡一觉的。

唐若甫(知名乐评人):刚才提到古典音乐,相对于别的艺术门类有什么区别,我觉得音乐和别的艺术门类的区别,就在于别的艺术包括绘画,包括写书,作者创作者出来的东西,可以直接给听众或者读者来看,或者绘画给观众来看。作为古典音乐来说,作曲家写完东西不可能直接给听众来听,他需要有一个所谓的再度创作。这样就有乐团存在的必要,我觉得应该是最大的区别。

谭景深(音乐爱好者):还有一个区别。其它的艺术很多都是关注人之外的东西,我们自身之外的东西,比如说建筑、绘画,那些都是和我们自身相关以外的东西,而古典音乐和音乐这一块,音乐是关注我们本身,关注我们生命本身,我们内在的情感本身。我觉得音乐最好的就是关注这一点,音乐还有一个治疗作用,比如说你生病或者身体不舒服,你听了音乐对自己的健康会有点帮助。

分提要

解说:古典音乐为何这么多人对它敬而远之?

曹工化(文艺评论家):主要是被我们很多评论家弄坏了。

唐若甫(知名乐评人):它历来就是一个小众市场,它不可能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东西。

解说:对于杭州古典音乐意味着什么?

邓京山(杭州爱乐乐团团长):它也可以体现一个城市的品质。

曹工化(文艺评论家):一个交响乐团就是一个城市文化标志当中的标志性的节点。

解说:感受古典音乐之美,《我们圆桌会》继续讨论。

主持人郑煜:虽然我们今天来到圆桌上面的人,大家对古典音乐都很了解,都很熟悉,但是其实生活上很多的市民,他仅仅是知道古典音乐。但是对古典音乐到底认识的程度有多少呢?未必见得,我们通过一个片子来了解一下。

VTR

解说:古典音乐是历经岁月考验、久盛不衰的音乐,那么它与杭州市民的贴近程度如何?记者做了一个调查。

市民1:有的时候听,但是最多的时候还是听我们自己的歌曲多一点。

市民2:接触得太少,本身接触的少,对它提不起兴趣。

市民3:我觉得好像跟我很遥远。

解说:调查中记者发现,很多市民表示,自己生活里跟古典音乐的接触并不多,即使在免费为市民开放的杭州图书馆音乐分馆里,主动来听古典音乐CD的人只占了一小部分。为了吸引市民,杭州图书馆音乐分馆还会不定期地举办古典音乐的沙龙,这些活动吸引了一批爱好者前来,然而也只是局限在一个比较小的圈子里。

张蕾(杭州图书馆音乐分馆主任):有的时候是年纪比较大的,年轻的也有的,都是受过一定教育的,对音乐有渴求的人(来参加)比较多。

解说:而在新华书店,各种古典音乐的CD琳琅满目,但是前来购买的人寥寥无几。

涂小姐(新华书店庆春路店音像区主管):有些是家长,孩子刚好在学一些乐器或者钢琴曲,他们也会挑一些入门级的让他们来听一下,总体来说听古典乐的人群还不是很广泛。

解说:记者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市民普遍认为,与古典音乐接触少,是因为古典音乐的门槛过高,无法融入进去,是他们提不起兴趣的根本原因之一。

市民1:有时候感觉不到音乐的那种旋律,可能是层次的关系吧。

市民4:主要的障碍就是听不懂,你说像流行歌曲,像梁山伯与祝英台这种音乐,我们一听就懂。

市民5:听不懂,感觉不到那个意境。

市民6:听那些音乐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比较高一点。

市民7:通俗易懂的东西容易接受,西洋化的东西要一点底吧,音乐的功底、修养。

市民8:古典音乐确实稍微要有一点教育基础的人才能懂吧,一般老百姓的确不能完全懂的吧,这个需要普及。

解说:采访中很多接受调查的市民对音乐表示了向往之情,但是同时也抱怨平时接触的机会实在太少,在“听不懂”和“不去听”两者之间,优美的古典音乐始终面临着一道无法破解的难题。

主持人郑煜:我们通过短片了解到,可见大家对古典音乐都是敬而远之的,都觉得它是很高雅,都想进去接触它但是接触不了,一是感觉有距离,第二就觉得听不懂。不知道两位你们是怎么看待这种现象的?

曹工化(文艺评论家):我觉得这种现象主要是,杭育除外,被我们很多评论家弄坏了。我们刚刚说的,可能有些电视机前观众听了,他更害怕古典音乐。因为你们说了有这么多东西,这么丰富,我怎么听不出来呢?实际上他已经有点感觉了,杭育说了他已经不会打瞌睡了,但是他觉得不好意思。你们说得这么高雅,里面有这么多东西,那我说不出东西,我就说我听不懂,这个是一端。另一端我们觉得古典音乐是没有门槛的,而且你不需要任何知识,不需要任何准备,不需要培养你。我刚刚讲了莫扎特的音乐,牛听了都会感到舒服,那是有科学依据的。我说对牛弹琴它都很舒服,美国音乐学家做过一个实验,给美国的印第安人,它不是我们西部片里看到的印第安人,他真正的和外界都隔绝的,到现在他还没有接触过外面的文明,他是非常原始的听觉,没有文化污染的用我的说法,给他听各种各样的音乐,问他哪一种你是喜欢的,好听的,不约而同的就说莫扎特。可见莫扎特这种古典音乐当中,某一种类型,就是你根据不需要任何知识,你只要有听觉你听着就会舒服,实际上我们应该给很多普通观众讲,你听了舒服就好,这个东西你听了会舒服。实际上就是刚刚杭育说的,你听了会比任何音乐都舒服,至少比你们女婿的重金属要舒服得多。刚刚这个音乐家也说了,这个听了不舒服,睡觉都睡不着,但是他们宁可要去听这种睡觉睡不着的东西,也不愿意来听我们睡觉很舒服的东西,这就是一个问题。

主持人郑煜:没错。李老师。

李杭育(音乐家):我倒是觉得部分市民讲得有道理。我举一个例子,我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个事情,我们国家有一个老一辈的作曲家,叫吴祖强,是写《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作曲家,他曾经是把二胡独奏《二泉映月》改编成弦乐六重奏,我在上海老的音乐厅,我听过费城交响乐团的室内乐团,六个人弦乐六重奏的《二泉映月》,听完了以后我那个朋友说,从来没觉得《二泉映月》有那么好听。

主持人郑煜:他这个是褒义还是贬义。

李杭育(音乐家):褒义,这个道理就是什么,一个二胡怎么会有六个弦乐组成的和声,怎么可能有这个好听,肯定是这个好听。能不能把很多中国的这种东西,用交响乐的方式或者室内乐的方式,把它做成古典音乐的演奏式样。

主持人郑煜:您刚才跟曹老师说了,我们在欣赏古典音乐的时候,是没有门槛的,大家只要能听就可以。

唐若甫(知名乐评人):我也觉得不需要有门槛,但是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一下,门槛不是从理解角度、欣赏角度,而是从产业角度。交响乐尤其是交响乐团,整个在西方演化过程中,比如一个杯子以前要造一星期,现在只要十天就能造出来,提高产能是整个社会进化的,但是交响团产能并没有提高,以前需要十个人、一百个人,来演四个小时、演两个小时,现在还是需要这些人,演两个小时、演四个小时,所以它还是维持了一个一两百年前社会的结构,还是在运作。我想说这点,我能够理解甚至能够接受,交响乐团在国内这样一个小众的市场,因为它历来就是一个小众市场,它不可能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东西,所以我刚才看了这个片子以后,我非常习惯这样一个大众的反馈。

主持人郑煜:虽然古典音乐是没有门槛的,谁都可以去听,但是针对的市场听众,它又是一个窄众群体。这个是不是会产生一定的歧义和矛盾呢,怎么看,曹老师?

曹工化(文艺评论家):这个不会。以前我们觉得好像要普及交响乐,我觉得交响乐不要普及了,因为它也普及不了。特别是现在多元文化的环境当中,很多东西你可以选择,你不可能像艺人团一样,我交响乐所有人都喜欢,不可能的,好像流行音乐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的,戏曲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的,但是每一块都有这么一个群体在。我们就是针对这个群体就可以,现在叫分众传播,不可能全覆盖的,赢者通吃是不可能的,做好自己这一块就很好。

主持人郑煜:没错。

李杭育(音乐家):我同意唐先生讲它是小众,但是光这么说还粗糙一点。我也粗糙一点分三块,像我这种,像谭先生这种就不用培育了,你一块钱我肯定来听的,你也不用鼓动。另外有一块,你怎么鼓动他也不会来听的,除非你倒贴他钱他会来的,这种也算了。当中有一大块是会受影响的,这一块人是会有变化的,我觉得这个是值得做一些工作的。

邓京山(杭州爱乐乐团团长):这个推广很有必要,还是很有必要,毕竟一它是一个小众,这是一个。第二个要让更多的人去体会到古典音乐,他的一种享受,或者逐步逐步把他能够吸引过来,这还是一个普及过程。包括在西方也是这样,我们到国外去演出的时候,剧场里大部分坐的观众,都是45岁到60岁左右,都是这样的,但是这个群体很大,而且非常的执着。一个我们要让这种群体逐步逐步推广出去,另外让年轻人也需要。反过来现在杭州也是一样,为什么我们的投入是高投入,但是我们卖的一块钱一张票,我们为这个城市要推广这个音乐,为这批年轻人,逐步逐步能够欣赏到这个音乐,或者他们逐步逐步能够接受音乐,我觉得这个还是要坚持,而且不是一年两年,五年、十年、十年要这样坚持。

主持人郑煜:从这种推的角度来看,你觉得这种工作推广,对杭州这座城市和我们的市民,会带来什么积极意义?

邓京山(杭州爱乐乐团团长):其实这个音乐发展的速度,或者交响乐的水准,它也可以体现一个城市的品质,它也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

主持人郑煜:你觉得它是在整个综合实力里面,软实力的一个载体,一个体现。

邓京山(杭州爱乐乐团团长):非常重要,而且它更国际化,它把古典音乐包括歌剧、芭蕾舞不断地引进到像杭州这个城市,一个都市的发展它需要有国际化,需要有都市文化的发展。这种新的品种不断的出现,对整个城市的提升、宣传,都有很好的作用。

主持人郑煜:是不是我们可以从你刚才的表述来(理解),有更多的人通过这种渠道来了解杭州,杭州也可以通过这种音乐的推广走出去,去宣传自己?

曹工化(文艺评论家):作为一个城市来说,现在的城市在全世界都一样,一个城市的文化它是有标志的,一个交响乐团就是一个城市文化标志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性的节点。比如说一个城市,像博物馆、图书馆,大剧场也是,但大剧场里没有内容,装内容就是我们的交响乐团。实际上一个城市你看它的文化软实力,交响乐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因为这个不是你一个国家,是全世界都是用这个指标来看你。我们一个城市,你要融入整个全球化的环境里面去,你必须要有很多人类一致性的文化标志,交响乐就是一个。现在我们这个城市,因为有了我们的交响乐团,它的标志性已经是非常明显。图书馆、博物馆现在免费开放,其实邓团长他们团,一块钱(门票)也差不多是免费开放。这个城市可以享受到人类最高端的成果,而且是免费享受,你看看这个城市,我们讲东方品质之城,品质在哪里你就不言而喻。

主持人郑煜:通过你们这样一个介绍,我们忽然发现比如说像邓团长这边,对古典音乐普及和推广,假如说力度或者其他方式更多一些,把就像李老师说的中间那部分人可以影响的人都影响到,都能够吸纳到古典音乐当中,可能会改变每个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把每个人的生活品质都会提升上去。这种推广目前难不难,难在哪里,又该如何去推广,我们下期圆桌会将继续关注。感谢收看本期圆桌会,再见。

再说几句

谭景深(音乐爱好者):希望杭州爱乐乐团能够更多地走入我们年轻人当中,能够走入大学校园。

李杭育(音乐家):我刚才看了一下音乐季曲目的安排,我觉得这是一个一流的曲目我肯定来看。

来源:杭州网 作者: 编辑:沈达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杭网议事厅动态
·“杭网议事厅”走进白杨街道 望公交更便捷
·热心市民称赞杭网议事厅进社区很贴心
·网友赞议事厅 建议采用回访制让平台更贴心
·“杭网议事厅”走进清波街道 聆听市民需求
·议事厅入选全国“社会管理创新”优秀案例
·杭州网杭网议事厅登上市两会宣传屏
·“杭网议事厅”被评为2011年度优秀窗口微博
·市领导慰问杭州网采编人员
·市民代表承诺要为杭州民主民生贡献力量
·杭网议事厅荣获杭报集团“最佳新媒”奖
联系 杭网议事厅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邮箱:hwyst@sina.com
热线:85052222
联系 我们圆桌会
地址:之江路888号杭州广电中心1610室
邮编:310008
热线:89912345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