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这段话,阐述了理论以及理论创新对于实践的重要性,对于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从中进一步认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自觉地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先进的理论是有力量的,因为拥有科学真理,先进的理论对广大人民群众具有凝聚力,对党的行动具有指导力。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面临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党的理论需要适应新挑战新变化,需要提高活力,增强力量,以应对这些考验。因此,党必须不断探寻真理,不断提高发现真理的能力,增强真理的力量。 我们党为了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很注重理论创新。为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我们党探索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为了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果没有这些理论的正确指引,就不可能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力量,取得前进道路上一个又一个胜利。 应对现实挑战,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给社会科学工作者进行理论创新留下了广阔空间,也向他们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课题。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深入研究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参与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的总结,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作出新的理论概括。目前,社会科学界思想活跃,新观点不断涌现,这有助于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也有助于繁荣社会科学,丰富和充实学术成果。 当前,面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挑战,面对党所遇到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墨守成规、循规蹈矩,不可能积极有效地化解现实社会矛盾,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为此,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增强社会责任感,以问题为导向,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课题。中国的发展需要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具有国际视野,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将中国遇到的问题放在国际大格局中加以考察和研究。同时,对中国在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又不能只停留在西方学者的认知上,应当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全面深入地了解社会实际。 推进理论创新,首先应当转变学风。应当看到,在实际工作中,有的研究人员并不去积极了解社会现实,提交的研究成果既不能对现实问题作出解释,也缺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对文化积累和传承也无意义。当然,这与现行的“重申报,轻研究;重立项,轻结项”的不合理学术评估和考核方式不无关系。可见,理论创新不仅需要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自身努力,也需要从体制机制上作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 学习型政党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方面。正是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我们党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的结果。今后,我们仍然要加强学习,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在改革开放中有所作为,必须进一步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方面,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与宣传,另一方面,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做到眼界宽、胸襟宽、思路宽。 |